四车高速 NOA各显身手,最大的黑马是谁?

我们《超级开箱》本周刚刚进行了一场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大横评,四位参赛选手分别是:问界M7 Max、小米SU7 Max、理想L7 Pro、领克08EM-P。


华为、小米、新势力和老牌造车,新能源市场四大阵营的产品这一次我们都找来了,毫无疑问的顶流阵容。


通过一场高速 NOA 大横评,不仅能带大家了解目前主流车企在高速NOA功能的前沿进展,也可以给大家在买车购车时提供一个有力参考,值得买单的高速NOA功能应该是什么样的?



此次测试路线的有效高速路里程共575km,包含城际高速公路和城市内的高架路两部分,同时我们也统计了变道、接管、降级、匝道等一些客观数据。


针对这些数据我们提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NOA启用里程占比、有效变道占比、每两次成功有效变道的平均里程、匝道通过率、每两次置险接管之间的平均里程。



从测试整体来看,问界M7 Max、 小米SU7 Max、理想L7 Pro、领克08EM-P四台车,在高速NOA功能表现上可谓各有风格,总结下来就是;


问界M7 Max:大胆奔放,狼性加成

小米SU7 Max :初生牛犊,性格分裂

理想L7 Pro :慢工细活,i人走位

领克08EM-P:稳中求胜,体验出色


问界M7 Max,搭载的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系统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高速NOA。


测试过程中,着实领略了一把华为NCA全国范围内的道路覆盖的实力。


首先在启用里程占比这一项上,因为问界的高速领航已经切换成无图,所以不存在降级的说法了,即便是临时改道到对向车道,功能仍然不退,整个测试过程全程零降级。



“无图NCA,全国都能开”诚不欺我,只是全程不降级并不意味着全程驾驶员都可以“放手”不管,一些施工复杂场景还是非常考验驾驶员心理素质的。


全程不降级,也不代表全程体验都在线。


在自主变道这一项,问界M7 Max的风格着实奔放了一点,全程215次变道总次数,是四车中变道意愿最强的,但再一看,变道结果只有193次成功,有效变道占比96.74%,是四车中变道成功率最低的。


另外,体感上问界M7 Max也属于果敢型,有时会给后车带来压迫感,我们内部戏称:狼性NOA。


其实频繁发起变道也体现了这套智驾系统的信心很强,即便失败也无妨,这或许就是华为的风格吧。



问界M7 Max表现较好的场景是匝道通过率,匝道通过率100%。即便是施工场景+大卡车近距离cut in,也依然挺得住,当然驾驶员心理上也得绷得住。


总的来说,问界M7 Max高速NOA实力确实很强,但前提驾驶员要有心理准备,要能hold住。


小米SU7 Max是小米3年造车的成果,围绕全车从硬件到软件都有诸多热点话题,这次高速NOA大横评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


小米SU7 Max配备的是Xiaomi Pilot智驾系统,搭载有2颗算力502TOPS的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类似于城市领航辅助、高速领航辅助、代客泊车、智能泊车辅助、遥控泊车辅助等都不在话下。



高速NOA实际表现如何?


坦白说:有时候挺生猛,有时候也挺怂。具体来说就是降级很多,变道很猛、匝道易甩锅。


比如在匝道表现上,小米SU7 Max的通过率比较低,有时会出现匝道入口前狂飙不变道,有时则是在匝道的汇入/汇出口会出现降级,把最难的工况交给驾驶员。


其次,四台车中,降级最多的也是小米 SU7 Max,降级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或地图断点或是匝道过不去了,最终小米 SU7 Max 在五百多公里的测试中降级了 57.92 km,NOA 启用率为 89.93%。



有时路况很好也会遇到降级,这种要么是高精地图有断点,要么是高精定位信号不稳定,不过小米SU7 Max作为刚入场的新人,一上来就挑战高速NOA这张高难度考卷,其表现暂时也能理解,期待后续优化升级!


问界M7 Max和小米SU7 Max都有激光雷达加持,我们拿到的理想L7 Pro是无激光雷达的版本,搭载了理想AD Pro系统,采用算力为128TOPS的征程5智驾芯片,也能实现高速领航辅助、城市LCC、智能泊车等智驾功能。



从实际表现上看,最新的5.2.0版本的理想L7 Pro多少有点i人的感觉。


曾经是降级狂魔,变道E人,这一次变成了降级次数并不算多,575km测试总里程中仅降级8次,此外还是四车中全程变道次数最低的车型。


新版本迭代后,明显感到理想L7 Pro变道更谨慎,对左侧快车道也会更加执着,不会轻易向右超车变道,此次全程变道成功次数126次,无效变道仅3次,有效变道占比97.79%,整体表现也不错。



在匝道通过率上,理想L7 Pro几次未通过基本都是因为施工情况,和领克08EM-P 基本一致,都因为施工和道路变更,系统没有提前规避风险,需要驾驶员主动接管,其余场景也都基本顺利。


理想L7 Pro和领克08EM-P的成绩很接近,在智驾的硬件系统上,这也是唯二没用激光雷达的车型。



领克08EM-P智驾系统是Lynk Co-Pilot Navi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基于亿咖通天穹 Pro 行泊一体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搭载了两颗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 芯片,具有116 TOPS的算力,结合高算力芯片及高精地图,领克NOA高阶智驾领航辅助系统能覆盖0-150km/h工作速域,涵盖全国高速/高架100+日常使用场景。


而从NOA启用里程占比、有效变道占比、每两次成功有效变道的平均里程、匝道通过率等这几项测试数据,以及驾驶员实际体验来看,领克08EM-P的表现都是挺让人意外的。


首先是降级次数,领克08EM-P全程降级仅7次,是除问界M7 Max因为无图全程不降级之外,降级次数最少的。


而且领克08EM-P测试过程中每次降级也都是因为施工,不会无故降级,且免疫隧道伤害,3km的隧道依然稳定在线,说明定位信号丢失后的推算能力比较强。



在全程变道次数中,领克08EM-P变道次数仅次于问界M7 Max。看起来变道次数多,但无效变道抑制地非常好,成功有效变道185次,有效变道占比98.48%,四车最高。


变道次数的多少体现智驾策略的不同,但有效变道占比更多,更能给驾驶者带来信心,此外领克08 EM-P 的变道体验对新手用户也挺非常友好的,不冲不猛,动作很柔和,让初次使用功能的人能够很快建立信任感。


在匝道通过率上,领克08EM-P和理想L7 Pro成绩接近,但还是胜出了理想L7 Pro 1个匝道。


在同一个匝道上,领克08EM-P是提前200米就开始减速,打灯汇出主路,匝道内,系统也跳出了前方车道交织,请谨慎驾驶的提示,但系统依然稳定运行,在岔路口自动选择了正确的车道行驶,直至汇入主路,非常靠谱!



其实几台车中,论智驾硬件装备领克08EM-P或许在参数上不是最强的,但其高速NOA最终实际表现却让人意外,功能不仅足够稳健,且对比新势力等智驾热门对手也不落下风。


据悉,领克08EM-P搭载的中国芯片厂商黑芝麻智能自主研发的华山A1000芯片,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本土芯片平台,也是目前面向主流车型L2+高阶行泊一体的,具备性价比的,高算力强视觉方案。


毫无疑问,这套芯片平台未来还会赋能更多的车型,这也都为国内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规模化上车提供更多的选项,让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全面普及来得更快一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碰撞测试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5万关注 | 9602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