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到1973年,相对封闭的中国不仅道路上的轿车数量少,且品种更少(只有东欧轿车和国产轿车,两只手就能数清楚所有车型)。70年代进口的几款日本轿车让中国路上的轿车和国际上有了接轨的机会。
改革开放也让中国的公路全面向国外汽车开放,1984年,中国新的一轮轿车进口潮开始,国家不仅进口了大批日本轿车,西欧的轿车也在1949年后首次批量进口到中国。雷诺18、福特塞拉、菲亚特Argenta、Volvo 240GL、Simca-Talbot Horizon这些欧洲车算是让国人开了次眼。但是,不管是同时期进口的欧洲车还是日本车(丰田皇冠和日产公爵),它们都没有雪铁龙CX漂亮。
80年代中,美日流行的是下图这样的,而CX却是那样子的。
当时美国轿车和日本轿车流行的是棱角分明的造型,而雪铁龙CX是一款流线造型的遛背轿车,因而显得和日系轿车格外与众不同。在设计上,欧洲厂商一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少欧洲轿车的外形也更耐看。实际上,CX轿车在1974年就已经投产,当它在1984年首次批量登陆中国时它已经在产品周期的后期了(CX从1974年开始生产,1991年才停产),但是,和1983年问世的新一代日系轿车相比,它的造型依然更为出众。此外,其长轴距也很另类,轿车版车身长度为4650毫米,轴距长达2845毫米。
中国进口的CX大部分是CX20,动力为一台109马力的2.0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它有轿车版和Break七座位旅行版两种。北京的一个出租车公司采购了100辆雪铁龙CX用作出租车,在1986年轿车版CX出租车的价格为7毛/公里。旅行版CX的价格为8毛/公里。家里叫过几次CX出租,从而有机会以乘客的身份观察一下这个法国浪漫(另类)。
它不仅外形与众不同,一些部件设计更与众不同,单支的前风挡雨刷工作起来动静很大。驾驶人机工程独树一帜,当时美国日本很多轿车都采用了液晶数字仪表板,但是进口到中国的日本车还没有。雪铁龙CX的速度表是机械数字式的,一个纵向转动的滚子显示车速。车灯开关、转向灯开关、雨刷开关都是按键而不是其它轿车上采用的多功能控制杆。同时,反曲面的后风挡也是另类(滚动式数字速度表和反曲面后风挡在目前的雪铁龙产品中得到了延续)。
滚动式数字速度表和反曲面后风挡设计在目前的雪铁龙产品中得到了延续
雪铁龙CX绝门的科技是它的液压升降底盘,在发动机熄火状态时车身高度自动降低,当驾驶员启动发动机后液压悬架工作车身自动抬高,因而CX无论走到哪都会招来好多人的围观,这让司机很是自豪。它的液压悬架舒适性如何?只能说记不清了。那时候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北京最好的公路限速是80公里/小时(记忆中),司机也很规矩,最高车速就开到80公里/小时。随着车速的变化,CX仪表版中不是仪表的指针在动,是各种机械滚子在滚动……。
在三十年前,雪铁龙CX的外形和科技感给生活在大城市的国人印象太深刻了。正是有这样的背景,当雪铁龙表达合资制造轿车意愿时,很顺利的就谈成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车资料库”,分享一些老叶知道的汽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