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军和他的“兄弟”往事

作者:普森

王忠军再次收警示函,来自浙江证监局,因为违规减持。

警示函显示,王忠军作为华谊兄弟董事长,在华谊兄弟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前30日内卖出华谊兄弟股票32.87万股,成交金额99.9248万元,违反了上市公司董事减持股份的相关规定。

此前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王忠军减持主要是为了偿还股票质押融资,降低质押风险,更好地保障控制权稳定性。

在2018年“阴阳合同”事件之后,华谊兄弟市值大跳水,王忠军要卖画卖豪宅救华谊兄弟,之后每一年华谊兄弟都会收到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

比起各种警示函、问询函,让王忠军更难受的是眼下完全没了邀请函,社交达人实在憋得难受。

要知道,王忠军曾喊出过一句口号:“无兄弟,不华谊。”

这句最早出现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是王忠军频繁参加各种论坛,和各类企业家交朋友的时候说的。华谊兄弟最初确实是和老弟王忠磊一起创办,王忠军更深一层的意思泛指华谊生意往来的兄弟。

而在2014年,王忠军做客《开讲啦》,发表以“无梦想,不兄弟”的主题演讲,又将梦想作为兄弟之间的纽带。

这一年,王忠军做起“中国迪斯尼”之梦:如果在20个核心城市,都有旅游小镇、电影公社,每年如果有6000万游客,就会有180多亿元的门票收入,相当于6个中国香港迪士尼的规模,这个现金流和利润的稳定性,可以帮助华谊兄弟上一个大台阶,那时候真正迪士尼的模式出来了。

为梦想插上翅膀的是“三驾马车”——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他们给王忠军带来的是36亿元投资,还有300多亿元的合作额度,堪称中国影视行业的神奇。

弹指十年,迪斯尼还在保持百年神奇,而王忠军的“中国迪斯尼”梦碎,他还能等来“兄弟”吗?

“投”出来的兄弟

王忠军十分敢“投”,不仅因为名导明星的光环,而且因为才华氪金。

2000年,青年导演陆川筹资,要拍摄自己的首部电影《寻枪》。

当时,陆川是个刚毕业两年的学生,由于没有资金,《寻枪》剧本被雪藏了两年。当时国家一般把拍片计划下放到各个制作厂,把部分资金也分到那儿。一个电影制作厂里导演就有上百个,哪会有年轻人的机会?

经过朋友介绍,陆川找到了王忠军,王忠军3天内就给陆川回复,会投资500万元。

2003年是内地电影体制改革深入的一年,国家允许民间制作机构与国外公司共同投资拍电影。

陆川写《可可西里》剧本的时候,王忠军一下又投了2000万元。王忠军之后说:“第一次见面时,陆川很羞涩,一些话都说不清楚,但我仍然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和才华。”

早年,张纪中听马云说,拍大制作的电视剧可以找王忠军聊聊。

张纪中就真去找王忠军谈,谈了15分钟,王忠军大手一挥:“要拍多大的电视剧,我只听你一句话,要多少,我投多少。”

彼时2005年,王忠军看上了电视剧制作,和高管们协商却一直遭到反对,王忠军表示,我们只做真正赚钱的20%。随后,他把中国前十名的电视剧制作人、导演列出,并和他们秘密接触,并且承诺给予股票。

而这中间的牵线人马云,和王忠军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好到超过了普通商业伙伴的边界感。每次马云去北京,王忠军一定请他吃饭;而王忠军去杭州也不住酒店,几乎都是住在马云家里。

也是在马云的提议下,王忠军开始对企业改制,华谊兄弟的股东名单有了资本大佬的名字:马云、鲁伟鼎、江南春……

2009年10月,华谊兄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影视行业第一股”。

上市当天,华谊兄弟打出漂亮的第一仗,发行价为28元/股,以63.66元/股高开。

10时51分,因涨幅达到开盘价的20%而被临时停牌30分钟。

11时21分复牌后,华谊兄弟股价继续迈进高峰,当天最高达到91.80元/股。尾盘收于70.81元/股,涨幅达到147%。按收盘价计算,华谊兄弟上市当天市值超过119亿元。

其中,王忠军身价高达31亿元,王忠磊身价10多亿元,一众明星股东赚得盆满钵满,王忠军过足一把“大哥”的瘾。

持有288万股的冯小刚,账面价值高达2.04亿元;

持有216万股的张纪中,账面价值高达1.53亿元;

持有180万股的黄晓明,账面价值高达1.27亿元。

另外9位明星股东也成为千万富翁。其中,李冰冰、张涵予身家都达到了2540多万元。

上市之后,王忠军将视线挪到了影视之外,他承认自己很喜欢去“IT数字中国领袖峰会”,真心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华谊兄弟做的生意原来可以叫B2C,也会琢磨下“平台思维”。

他在内部就定下了“去电影化”的战略:不仅要做“中国版迪士尼”,而且还期待从传统的制片、发行方,成长为横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书籍出版、网络游戏、实景文化、互联网……”等诸多文化领域的娱乐媒体集团。

同时,王忠军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布局:“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一定是结合互联网营销,你要手机订位、手机订票,你手头需要大量数据……在现在的市场形势下,谁不布局互联网就完蛋了。”

王忠军首次探索的领域就是游戏,是好友史玉柱推荐说游戏行业是个金矿,王忠军在互联网的投资风格,还是延续投资影视的豪气和快速,只是没有了看剧本时的感动落泪,变成了看到金矿的眉开眼笑。

2010年,王忠军只与掌趣科技创始人姚文彬谈了十几分钟,一分钱都没讨价还价,王忠军就投资1.5亿元收购掌趣科技22%的股份。两年后,掌趣科技上市,王忠军的这笔投资变成了15.2亿元。2017年,王忠军清空掌趣科技时,共套现了28亿元。

2013年,王忠军又投资6.7亿元,投资了银汉科技,用时1小时。

2015年,英雄互娱公司进行C轮融资,表示需要10亿元,但王忠军却大笔一挥表示,“给你20亿元,你们高管也套套现”,用时半小时。

王忠军“豪”的底气,不只是2013年华谊兄弟制作的电影票房超过30亿元,占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的25%,蝉联民营电影公司冠军。

而是2014年“三驾马车”的加码,才让王忠军感受到资本运作为“中国迪士尼”之梦加上的翅膀,但王忠军那时哪会想到,现实能让自己和兄弟们“同床异梦”。

首先建成的海南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作为“中国迪士尼”的样本,总投入32亿元,开业时王忠军曾畅想2015年就能回本收益,事实上,2014年净利润也仅100.96万元。

2018年7月,苏州华谊电影小镇开园,总投资35亿元,当时年收入也仅约2亿元。

现实让王忠军清醒了很多:“中国想要做迪士尼,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的。前几年我们太狂妄了。”

第三个“兄弟”

1994年,王忠军刚回国,从朋友的手上接手了华谊广告公司。

办理过户的时候,要求在原公司的名字里加几个字才能重新注册,王忠军随口一说:“那就加上兄弟吧,反正也是我两兄弟一起创业。”

当时征求家人意见,大哥虽然支持,但他有自己的生意,没有进公司;老三是个出租车司机,没有钱入股,王忠军就给了他5%的股份;幺弟王忠磊最热心,他拿出自己10万元的积蓄,要和二哥一起干。

表面上,华谊兄弟是王氏兄弟的,但在公开场合王氏兄弟表示,华谊兄弟还有一个兄弟:

“我是依赖冯小刚的。如果没有冯小刚,我可能成了个地产大亨,可能都破产了也说不定。”

“华谊不是俩兄弟,是仨兄弟,还有冯小刚导演。”

“华谊的半壁江山是冯小刚打下的。”

坊间对“王冯”结义的说法有很多:

有说是,1997年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大卖吸引到王忠磊,终于在第二年的《不见不散》北京民族宫电影院首映时求人介绍结识冯小刚;

有说是,《心理诊所》的开机宴上,王忠军认识了为英达捧场的冯小刚。

有说是,董平将王忠军引荐给正在打扑克的冯小刚……

无论是如何认识,王忠军最终以400万元年薪外加华谊兄弟股票,说动了冯小刚,加入华谊兄弟。

1999年,两人联手推出了电影《没完没了》。当年这部电影华谊兄弟投资几百万元,票房进账3000万元,贴片广告盈利1500万元。

王忠军直接对冯小刚许下承诺:“以后你也不要到处去找钱了,你的电影我都投。”

冯小刚也直接用票房成绩回报这个承诺:

2000年《一声叹息》收获3000万元票房,当年票房排名第二;

2001年《大腕》收获4200万元票房,还是排名第二,但第一是当年大火的《珍珠港》;

2003年,根据作家刘震云小说改编的《手机》上映,票房5000万元,成为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04年以后,《天下无贼》《夜宴》票房都过亿元。

2008年的《非诚勿扰》票房更是达到3.5亿元的,打破华语电影的纪录。

有人出来说冯小刚老,王忠军第一个跳出来不同意,“冯小刚是中国导演里持续盈利能力最强的一个导演,他在华谊兄弟的十六七部电影,只有一部(《1942》)赔了。

除了《1942》,王忠军和冯小刚合作的最大失败就是,被人诟病的2015年空壳公司收购。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以10.5亿元从冯小刚手中收购成立仅两个月的东阳美拉70%股权。彼时,东阳美拉总资产仅1.36万元,收购溢价率高达10万倍,华谊兄弟的解释是:看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冯小刚的个人IP价值。

当然,命运的礼物当然是明码标价的,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约定2016年至2020年,东阳美拉需要分别实现净利润1亿元、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和1.749亿元(每年增长15%),若无法完成目标,冯小刚需以现金补足差额。

5年,6.73亿元,冯小刚“还债式创作”着,穿插着一部正剧一部喜剧地来,最后的兄弟情BE美学还得是冰冷的数字,冯小刚赔付了2.35亿元。

王忠军也不独善其身,除了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他还收购了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杨颖)、郑恺、杜淳、陈赫6位明星持有的仅成立1天的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

为了完成对赌协议,这6个人玩了命地上综艺。

王忠军同样要为“兄弟情”买单。多次的高溢价收购为华谊兄弟埋下了商誉炸弹,2018-2020年,华谊兄弟连续3年计提巨额商誉减值,总金额高达29亿元。

和“兄弟”做生意有错吗?

王忠军卖画卖豪宅,仅2019年便还了47亿元的贷与债,嘴上说着“如果没有这磨难的3年,我可能已经退了,但现在退不了了”,手足之间还透露自信与潇洒。

2023年4月27日,华谊兄弟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忠军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由弟弟王忠磊接任。

王忠军是不敢投了吗?

不,还投,在华谊兄弟最新的财报显示,华谊兄弟与阅文集团合作出品的短剧《鸿天神尊》预计于2024年5月开机制作。

华谊兄弟还在试图用微短剧业务挽救颓势。

弟弟王忠磊在2023年底信中指出,“要明白唯变不变,如果今天找不到创新突破的动力,那明天就可能要面对掉队淘汰的压力” 。

这番对于变化的言论,说得颇有危机感。

还是哥哥王忠军在2018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的演讲说得更加官方,更有松弛感:“华谊兄弟作为影视企业的重要一员,将继续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积极探索跨界合作模式、创新产业业态,为行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不否认王忠军对影视投资的嗅觉,但作为一个大哥有钱有资源,在娱乐圈的香鬓丽影中沉浮,王忠军很难不在这种氛围里有一些畅想。

王忠军生在昌平的一个大院里。

大院子弟几乎撑起了文娱的一片天,前有王朔、叶京、马未都、郑晓龙,而王忠军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大院子弟天生就拥有更好的资源倾斜,也就有着异于普通人的配得感。

王忠军在参加互联网峰会时就用票房成绩,叩响了一众资本大佬的心门。哪怕获得这些资源,王忠军在使用时还是保持豪爽,或者说是大手大脚。

虽然王忠军演讲最爱引用早年在美国留学当外卖小哥的经历:

1989年,两人辞掉工作,来到美国。王忠军进入纽约州立大学攻读传媒学硕士。他和妻子定下目标,既要拿到学位,也要赚10万美元。因此,两人都四处打工。王忠军几乎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在纽约的大街小巷穿梭,给人送外卖。

王忠军说:“我现在看到奔忙的外卖小哥,特别理解,因为他们身上就有自己当年的影子。”然而,王忠军的豪爽又让这种理解又带着一种俯视的意味。

华谊兄弟还在广告公司探索的时期,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多少客户,王氏兄弟只能四处贴传单,找生意。

真正让两兄弟发家的是中国银行的一单生意。当时中国银行为了提升形象,准备对15000个网点统一标识。

有人说,敏感的王忠军迅速跟进,最终中标;有人说,王氏兄弟通过自己的人脉中标。

无论如何,后来兄弟二人拿下国家电力、中国石化、农行金穗卡等大客户。华谊兄弟由此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在华谊兄弟内部,两兄弟分工明确:王忠军定战略,王忠磊执行。

很多电影制作过程中,具体都是王忠磊在操办,看剧本,找演员,拉投资。王忠军说起弟弟就是夸:“忠磊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是亲兄弟,可能早就被人挖走了。”这句评价,王忠军肯定了兄弟,也肯定了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当前的困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开始有很多“兄弟”的时候吗?

参考文献

《华谊大败局:王中军的下坡路越走越顺》文娱春秋

《“兄弟本是同根生”,但抱歉,王中军这次救不了王中磊!》狐娱记

《王中军:不忘初心坚守光影之梦》文化产业月刊

《透视中国富豪》李远力

《王中军专访 | 华谊兄弟的进击》财富中文版

《王中军谈鹿晗吴亦凡:时代造星不一样了》新浪财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展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0关注 | 706作品
+ 关注
关注汽车产业及汽车消费以及汽车科技,见证汽车产业的发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