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纯电+发动机?纯电相比混动有哪些优势?看完文章你就懂了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往往会因为“里程焦虑”拒绝纯电车型,转而选择增程或插电混动车型,“混动就是纯电加一台发动机”这种观念普遍存在。不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混动车看似只加了一台发动机,但其实会失去纯电车型的很多优点,本篇文章就来盘点一下:纯电车型相比增程和插电混动车型到底有什么优势。注:本文提到的混动车型包括增程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如果需要单独介绍会分开讲。

驾乘体验

纯电车型相比混动车型,只有一套动力系统,就是“电机+电池”组合,电机响应更快、扭矩更强、更安静、更平顺,几万块的五菱缤果只有68马力,但在城市中驾驶,不管是加速还是隔音都要比10万的日产轩逸体验好。虽然插混车型也有“电机+电池”,但它们还有另一套“发动机+变速箱”的组合,这套组合在纯电模式下会成为累赘,白白增加车重,而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的介入时间要慢于电机,急加速时会产生很大的顿挫,影响驾乘体验。

增程混动的发动机虽然不参与驱动,同样具有纯电车型的一些优势,但绝大多数混动车型都是所谓的“油改电”平台,是基于燃油车平台研发的,燃油车平台的大多数指标都是根据燃油车的特性设计的,就比如悬架结构,新能源车因为电池的存在车重普遍大于燃油车,针对燃油车设计的悬架(比如前麦弗逊悬架)可能无法在激烈驾驶时提供足够的支撑性,从而影响车辆的车身动态,影响驾乘体验。

现在大多数纯电车型都基于纯电凭平台研发,前后悬更短,行驶稳定性更强,并且15万以上的纯电车型大多数都是前双叉臂/五连杆+后五连杆悬架,悬架的支撑性和操控性都更好,所以驾乘体验更好。

用车成本

纯电车型的用车成本相比混动车型更低,在家充电,峰电0.5元谷电0.3元,按15kWh/100km的能耗来算,1公里不到0.1元,油车即使再省油,1公里也要0.4元以上,而且纯电车型的油耗是“一视同仁”的,6万块的五菱缤果电耗15kWh/100km,60多万的路特斯EMEYA电耗可能也是15kWh/100km,而对于混动车来讲,即使用纯电模式来开,发动机的重量也会拖累能耗,更别说加油开了。而在保养方面,纯电车型一般2年到店检查一次,费用在500元左右,增程和插混车型依旧每年要换一次机油+三滤,保养费用甚至比燃油车型还要再贵一些。

另外纯电车型在日常使用方面也更省事,如果你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每周只需要充一次电就能覆盖一周的行程,晚上停好车插上枪,第二天上班前再拔掉就行了。如果你没有充电桩,买一辆800V大电池的纯电车型,每周去附近有充电桩的停车场/商场,插上枪1个小时也能充好。

前沿技术

纯电车型搭载的前沿技术要远多于混动车型。就比如现在最火的800V高压平台+SiC碳化硅功率模块,除了能大幅提升充电功率,对整车的性能和能耗表现也有很大影响。业界一般把系统额定电压在550-900V之间的车型称为800V车型,就比如 小鹏G6这个551V的“800V守门员”,峰值充电功率能达到280kW,而同级400V的比亚迪宋L,峰值充电功率只能达到140kW,整整相差一倍。在纯电车型纷纷上马800V的现在,混动车型却只有400V电压,并且快充功率比400V的纯电车型还要慢,理想L9(增程)的峰值充电功率为75kW,而理想MEGA(800V纯电车型)的峰值充电功率能达到520kW,相差接近7倍,如果说在家充电那大家都一样,都是7kW的慢充功率,但在外面充电的差别就很大了。

除了800V,其它新技术还有:前后桥一体压铸(简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电池车身一体化(增加车身刚性,降低地台拓展头部空间)、CDC电磁悬架(动态调节避震阻尼,提高舒适性和操控性)、高阶驾驶辅助(能实现包括避障、转弯、超车、上下匝道在内的自动驾驶功能)等。虽然这些技术并不都是纯电车型的专利,比如一些增程车型也有一体压铸、CDC悬架以及高阶智驾,但在同价位的纯电、增程、插混车型中,纯电车型搭载的新技术是最多的,增程次之,插混最少。

智能化程度

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纯电>增程>插电混动>燃油(大多数情况),纯电车型是最高的,很多人觉得智能化无非冰箱、彩电、大屏幕,只要想大家都可以实现,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就拿驾驶辅助功能来讲,燃油和插混车型是无法实现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的,很多燃油和插混车型支持L2级驾驶辅助(ACC自适应巡航+LCC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自动泊车),甚至能在L2的基础上实现打灯自动变道功能,但真正能实现L2.5级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的燃油和插混车型目前还没有出现,只有纯电和增程车型支持L2.5级高阶驾驶辅助。

原因为何?我不是专业人士,无法给出科学的结论,但我猜测是因为发动机能参与直驱的动力形式,在动力输出的响应时间、控制精度等方面与电机驱动的车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后者能对复杂路况做出快速反应。同时燃油和插混车型的电池电量供应、总线技术也无法支撑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高算力芯片和各种传感器,所以如果你对高阶驾驶辅助非常感兴趣,那么最好选择纯电和增程车型。

安全系数

纯电车型的安全系数要比混动车型高上不少,首先纯电车型只有“电池+电机”一套系统,结构简单、BMS管理难度低、远离火源(发动机的热量和油路的燃油)。其次,很多纯电车型都基于纯电平台研发,相比“油改电”的燃油平台,纯电平台针对纯电车型的需求和特性都做了针对性的改进,比如纯电平台的车头因为没有发动机,可以针对碰撞测试做结构上的优化,碰撞测试成绩更好。再比如纯电平台会对底盘和电池包做结构强化,用高强度钢保护电池包,一般纯电平台车型的车身扭转刚性是燃油车型的两倍,也强于增程和插混车型。最后,800V平台相比400V平台,不仅仅是额定电压高了,在整个电气系统的标准和防护等级上都有质的改变(哪怕是小鹏G6的551V),而800V平台目前只有纯电车型搭载。

总结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纯电车型的优势了,但本篇文章并不是向大家无脑推荐纯电车型,具体如何选择,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来判断。如果你确实没有稳定的充电条件,或者经常需要开高速或者跨城通勤(通勤距离超过300公里),那确实不能买纯电车型。但如果你一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城市用车,但总幻想时不时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我建议你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要为了所谓的“里程焦虑”而放弃纯电车型的这 些优势。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048关注 | 151作品
+ 关注
一个和车有关的地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