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皆主角 驾上汽大众ID.3享受全能酷跑

它是玩转城市的精灵,紧凑的车身、小转弯半径,拥有着应对拥堵防加塞和狭窄停车位的灵活性。它亦是跨城通勤的尖兵,德系的底盘,紧致的操控,享受L2驾驶辅助与稳健的底盘带来的波澜不惊。偶尔它也能在市郊的山路和非铺装道路上小试牛刀,它正是能满足全场景出行的酷跑主角,上汽大众2024款ID.3。

市区通勤小能手

进出车位方便,拥堵防加塞,是我们对日常城市通勤用车的基本诉求。一款灵活好开的车,会让我们在城市道路中行车变得游刃有余。4261mm的车长,2765mm的轴距,四轮四角的设计保证了车内驾乘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操控表现。

最直观的就是侧方停车,尤其是运气不好碰到商务车、很多车长超过4米7的中型车侵占车位空间,造成停车位空间变小而放弃停车。而ID.3在面对这种车位时,反而能凸显出它的优势,轻轻松松就能泊入。车身尺寸的优势只是一方面,再有就是短车头+大斜角风挡玻璃带来的极佳的视野,让驾驶员能够更有信心地掌握车辆之间的距离。

大城市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常态。走走停停的蠕行前进,难免会遭遇加塞儿的情况。相反,并线进出匝道前,我们时常也会图省事用加塞儿来缩短通行的时间。ID.3的0-50km/h加速时间仅为3s,1760kg的整备质量也并不算沉。作为一台瞬间动力输出迅猛,体重又轻的小车,就会带给你灵活好开,还能防加塞儿的畅快感。

不论是在老城区狭窄的街道里错车,还是在小区及胡同内躲避摩托和共享自行车,对于新手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短前后悬的ID.3拥有超小的转弯半径,别的车需要揉两把三把才能通过的狭窄路口,ID.3仅用一把就能通过。再加上360度全景影像+毫米波雷达及一圈的超声波雷达,能够清晰地辅助你躲避周围的障碍物。

作为一台合格的家用车,行李厢的装载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ID.3在常规状态下的行李厢容积为385L,下沉的内部空间非常的平整。往里放两个常规体积的登机箱,饮料和矿泉水等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车内的储物格也十分丰富。面对周末郊外的露营需求,还可以4/6放倒后排座椅,将行李厢容积扩展到1267L。像图中这样放倒后排60%的座椅,能够满足三口之家日常的超市购物,以及周末郊外出行的全部需求。

跨城驾控小霸王

高房价、高房租不得不让很多上班族面对双城通勤的尴尬,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到了周末又渴望逃离都市享受人烟稀少的郊区来放松疲惫的身心。因此,跨城通勤和周末郊游的人群,就成了高速公路上的常客。

很多消费者对电车存在刻板印象,认为电车只适合城市通勤,并不适合跨城高速行驶。然而一台车行驶品质的好坏,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例如燃油车中的马路三大妈,只能算代步出行工具,并不会带给你任何的驾驶乐趣。松垮的底盘,稍稍开快点跑高速或者过弯,飘忽不定的重心转移就会让你很没安全感。

来自上汽大众的ID.3是一款全球化车型,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在调校上还是德系那种一如既往的紧致且扎实。行经桥梁接缝和井盖时的震动并不生硬,也没有多余的弹跳。精准的指向以及良好的侧向支撑,能够让你在紧急变道时做到游刃有余。再加上新能源车本身低重心的设计,能够带来人车合一的操控体验感。当然,如果是经常在高速上跨城奔袭,开启带车道居中保持功能的L2级驾驶辅助,能让你的长途行车更轻松更安全。

针对ID.3在中段和中后段的加速能力,我们在高速路上也进行了体验。车速从40km/h加速到80km/h,ID.3用时为3.52s,车速从80km/h加速到120km/h,用时为6.30s。这样的成绩放在整个12万级的纯电动车阵营中,属于中上游水平。

ID.3流畅的车身线条,低趴的俯冲姿态,不仅视觉上看着非常动感,更让其风阻系数低至0.267Cd。这样的设计不仅抗风能力强,在超越同方向行驶的大货车时,受到气浪的影响幅度也会更小。四轮四角的设计,再加上德系紧致的调校功底,行驶在高速上,能带给你稳健的踏实感。

满配底盘山路强

说完了城区和高速的用车体验,我们再来聊聊ID.3的硬件。ID.3全系三款车型均为后置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的52.8kWh三元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为450km。

ID.3诞生于大众MEB纯电动平台,该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覆盖的纯电动车型,从轿车、SUV到MPV,从斯柯达、大众、再到奥迪,都出自于此平台。升起底盘后我们看到,诞生于MEB纯电动平台的ID.3,整个底盘非常平整,正是由于没了传统的排气和传动系统,跟油改电车型的底盘有着天壤之别。

ID.3前桥的下护板采用了树脂材质,全框式结构的前副车架不仅横梁位置靠前,还采用了两层钢板冲压焊接而成。给整车带来更好刚性支撑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车头的响应速度和操控表现,并且转向电机和转向拉杆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悬架为麦弗逊式结构,下控制臂为冲压钢板形成,并且由优化底盘气流的树脂护板所覆盖。同时转向节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有助于降低簧下质量。

底盘中间位置的三元锂电池组,外圈配备了铝合金保护壳。铝的优势在于重量比钢轻,并且还有更好的散热表现。铝合金保护壳不仅将底盘封得严严实实,而且还可以很好地优化车底的空气动力学,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续航。

后悬架采用了五连杆式设计,两根下控制臂和束角控制臂采用了钢板冲压材质,两根上控制臂和轴承座为铝合金件。车轮弹跳的角度和车轮前后位置通过上下两根前控制臂操作,两个后控制臂用于承载车辆在运动中的横向载荷,其中,后下控制臂也负责承托减振弹簧和控制车轮倾角的工作。

后副车架与车身之间采用大尺寸的液压衬套相连,减小行驶过程中车身振动的同时,还能抑制电机大扭矩输出时对副车架的共振,保障乘坐的舒适性。不仅如此,后轮拱内侧还大面积的采用了玻璃纤维材质的内衬,相比常见的树脂护板,砂石撞击时的噪音更小,防护性能也相对更出色。

开着ID.3去跑山会有一种人车合一的享受,一台12万元级别的纯电动车,能在底盘轻量化和防护方面下如此大的功夫,反而衬托了上汽大众ID.3的用心。毕竟驱动电机后置,轻量化的设计有助于分担整车的重量,让ID.3的前后配重比达到了50:50。

手感扎实的转向,精准的指向,能够感知到动能回收的制动踏板,虽然有一点点市面上大部分电车都有的电子味,但德系的基因还是没有丧失。响应迅速的车头,循迹性良好的后轮,再加上优秀的侧倾抑制,让我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通过每一个弯道。

有人说纯电动车只是占标代步的工具,供应商都是大厂,选一个好看的车壳子就得了。但有些样子货终究逃不过时间的磨合。来自上汽大众的ID.3,通过自身过硬的实力给予了有力的回击,紧致的底盘悬架,出色的侧向支撑,澎湃机敏的动力响应,这些开出来的惊喜,是东拼西凑的样子货们所替代不了的。不论是城市通勤、跨城飞驰,还是山路操控,ID.3总能带给我们稳稳的踏实感。而这也是一台12万元级的纯电动家轿理应具备的素质。

新能源车,痛点就是保值率。为此,上汽大众推出了ID.Care保值包,甭管全款贷款都可以!只要你的爱车满足3年内累计行驶里程≤9万公里,3年内的累计理赔金额≤30%车价这两个条件,你就能享受购车后3年60%车价保值回购。活动截止到6月30日前,感兴趣可以行动起来。虽然特斯拉也有类似的服务,但特斯拉要求车主3年内行驶里程每年不能超过1.5万公里。并且特斯拉还限制不能有结构性损伤,反观上汽大众却没有事故种类的限制。这么一对比,是不是上汽大众慷慨了很多?抓紧行动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大众ID.3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0万关注 | 2255作品
+ 关注
聊聊关于车的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