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旗舰不是跑车,国内居然也有?

说本田,你们肯定满腔热血的喊着9千转、 思域、VTEC、integra、Type-R。

但是,本田的旗舰是什么?别急着说NSX,它是旗舰,但那是旗舰跑车。

奔驰会说AMG GT Black Series是旗舰吗?肯定S级啊。那本田有这样的车吗?有!但不是雅阁,是里程!

别以为本田只会做性能车,做豪华品牌,讴歌比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要更早。

讴歌的第一款车就是里程,跟英国的利兰汽车(British Leyland)也有关系,本田为什么要做这台车呢?

肯定是为了面子啊!JDM最疯狂那个年代,日系不只做性能车,豪车也很卷的!

皇冠就不用说了

日产公爵,是当时唯二用涡轮机的。

就连三菱Debonair都玩AMG版。

但是本田呢?没有!你话系咪嘿啊!别人的社长、高管,去大场面都是坐自己的旗舰车,你本田还想让社长自己开车,拉高转爆嘚嘚嘚吗?

别傻了,赶紧做一台里程吧!

但是本田又很有个性,别人的旗舰,肯定做后驱啊,定律来的嘛。

它呢,反其道而行,做了一台前驱本田王,横置前驱。

不懂的人,以为它是用思域、雅阁随便拉长一下就算了。

要这样说,你就不是本田粉了,MM理念啊,节约空间,还是横置发动机,同样的车长,里程的空间很无敌。

跟皇冠他们比,轴距肯定更长,车内空间更大。

跟S级没得比,但是比7系不会小太多。

所以,除了干掉日系对手,还以下犯上。别的不说,更便宜就能买到这么大的车,能不吸引人吗。

但是,本田肯定要热血啊,不要以为里程是前驱的大车,过弯必推头。

本田的运动DNA和调教前驱车的功力,开过的都懂。它也不例外,而且更下本。

就拿底盘来说,前面用双叉臂,后面用改良的查普曼式悬挂结构。

冷知识来了,查普曼式悬挂(Chapman Strut)是什么呢?

查普曼悬挂是Lotus的创始人,哥连·查普曼(Colin Chapman)在麦弗逊悬挂的基础上改良发明,然后用在Lotus Type 12 F1赛车上的,挺运动吧。

后期款就是用了当时本田的招牌,前后双叉臂,思域、integra也用那个。


发动机跟NSX有一点点同款,本田C系列。

全系V6,初代是C20A,2.0,北美版有排量更大的2.5和2.7。

涡轮版才厉害,叫“Wing Turbo”,后期款在C20A的基础上装涡轮,但不是普通涡轮,有VGT技术。

就是可变截面涡轮,扇叶自己会变角度,来减少迟滞。这个东西前两年还是大吹特吹的宣传卖点啊,你看看本田,30年前就用上了。

还没完,随速度可变的阻力转向,当年也算是黑科技了吧。其他什么侧气囊、ABS、TCS就不用说了。

那第一代里程,代号有KA123456,对应前后期和加长版,还有两门版。如果能再出个敞篷版,GT大轿跑就完美了。

不过,本田里程,好像不是很纯正的本田沃,跟英国品牌有一腿?

事情是这样的。开头说过,本田想做一台皇冠那样的旗舰车。其实在里程之前,就做过一辆高端版雅阁,叫Vigor。

它有一辆同平台的姊妹车,叫inspire。

发展到现在,就是东风本田的英仕派。

不过Vigor和inspire,当时要比雅阁……算是高了半级吧,有点像以前的思铂睿。

但是只高了半级,跟皇冠他们比,还是差了点。

这时候,他们就想到了英国有十几个汽车品牌的利兰汽车,(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 Ltd(BLMC)),后来改名叫罗孚集团。

为什么说是又想到呢?因为当时欧洲有限制非本土品牌进口的条例,本田就拿了换壳的思域Ballade,跟凯旋合作搞了一台Acclaim,就不受这个条例限制了,还在欧洲卖得很好。

不过,一年之后凯旋倒闭了,换代车型就叫Rover 200,罗孚200。

这个罗孚,在94年被宝马并购。

后来就是我们南汽和上汽之间的故事了。

最后呢,就在上汽再次发展罗孚汽车的两个商标,就是MG和名爵了。

那说回里程。就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关系,本田想做豪车,阿强就顺理成章的想到这个老牌汽车集团。

刚好,罗孚的SD1也卖得不好,想要搞一台新车做回男人,大家一拍即合。

在81年,本田就跟奥斯丁罗孚(Austin Rover)签了合作协议,项目代号“XX”,本田自己的内部代号“HX”。

中间怎么合作、怎么研发,就不得而知了。

只知道,这个项目出来了两台车,一个当然就是本田里程,另一个就是Rover 800。

那里程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很精彩,一直到第五代才停产。

大家如果还想听里程的故事,评论区告诉我,一定满足你们。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8关注 | 128作品
+ 关注
好玩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x 汽车知识 x 新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