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发展史(上):“德系品质”和“大众平替”怎么不灵了?

“懂大众的都买了斯柯达”。过去的十几年间,斯柯达4s店总会用这样的宣传语卖车,斯柯达车主们也会用这句话标榜自己懂车也懂性价比,发动机盖打开,里面的大众logo更印证了这一点,比较高级~

渐渐的,大家也把“大众平替”当成购买斯柯达最实际的理由之一。

虽然对品牌来说,这并不光彩,但在初期,这种打法却让斯柯达实打实的打开了市场,巅峰时期一年也能卖上30多万辆,是所有以斯字开头的品牌中,销量第一的。

但是各位仔细想想,你已经多久没在路上看到一辆新的斯柯达了?看看销售数据,斯柯达目前有销量统计的就剩5个车型,4月份加起来的销量正正好好1000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就这么说,斯柯达品牌一个月的销量,不如秦plus DMi一天卖的多,非常符合我们节目的嘉宾要求。

所以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聊聊斯柯达在中国是怎么凉的。

先给不熟悉的朋友介绍一下斯柯达。斯柯达诞生在捷克,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之一,创立于1895年,最开始造自行车,后来造军火,比如……

改行造车之后,搞了个售价远超劳斯莱斯的世界最贵汽车,后来还给朱老总送过座驾,帮我们搞过卡车和公交车。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斯柯达又成了我们进口最多的品牌之一,其中就包括第一代 明锐Octavia,只是当时还叫作欧雅,甚至想过跟石家庄一家企业合作在国内生产汽车,但计划不如变化快。

1991年,一汽与大众合资、斯柯达被大众收购,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随后捷达的下线,让斯柯达在国内的生产计划不得不停止。

等斯柯达再次正式准备进入中国,已经是2005年4月了,斯柯达与上海大众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准备进入国内,作为大众在国内的第三个乘用车品牌。

至于为什么斯柯达落户上海大众,虽然上汽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但在后续的很多年间,大众导入国内的新产品都是一汽大众优先,所谓“德原朗”这种特供车,也是逼不得已的产物,所以拿到斯柯达,在外人看来,算是大众对上汽的补偿。

在敲定引进车型、招募经销商一系列操作后,2006年9月,斯柯达品牌正式在中国发布,也正式定名为斯柯达,logo长这样,一个圆圈,里面有个像绿色的草一样的东西。

在车型上,斯柯达当时在欧洲热销的三个轿车产品线都准备进入国内,也就是后来的昊锐、明锐、晶锐,三个系列从大到小,分别对应大众的帕萨特、速腾、polo。

2006年11月的北京车展,斯柯达第一款国产车型Octavia亮相,并正式定名为明锐。

在随后半年多的练习时间内,上海大众先是给斯柯达包了售后,又给斯柯达建了单独的4s店,2007年1月,又把上海大众第350万辆整车的名头给了明锐,整的是热热闹闹。

到6月正式上市,人们发现明锐这车确实有点东西,当时大众大力宣传的什么激光焊接、TSI发动机乱七八糟的全都有,尺寸跟速腾差不多,1.8T发动机也一样,但1.6L、2.0L自吸发动机的版本价格却低了好几万块钱,又跟宝来差不多,掀背式后备箱开口还巨大,翻译翻译,什么叫性价比!

所以虽然外形非常东欧,但买的人还是不少,甚至从始至终明锐都是斯柯达的销量支柱,各位贵宾早些年在马路上肯定见过。

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明锐的销量刚要起来,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我们看看斯柯达当时在中国是个什么定位,它跟雪佛兰都是先富带动后富,大众和别克主品牌成功的情况下,引入中国抢市场的品牌,但斯柯达的定位就比雪佛兰聪明多了,它只是另一种口味和风格的大众,而不是大众的下位替代。

但这样一来,大众这个自家人就成了斯柯达最大的敌人,斯柯达又往往是战败的一方,打不过了只好降价。

这种情况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明锐身上。斯柯达和上海大众虽然在营销渠道上完全独立,但车型却都是共线生产,大众当年搞平台化车型好处就在这,明锐、帕萨特领驭、途安都在一条线上,本来生产效率高是好事,但前提是,别出刺儿头,2008年6月上市的朗逸,就是这个刺儿头。

这玩意大家都熟悉,德原朗,一上市就是热门车,每个月能卖一万大几辆,问题来了,朗逸和明锐也是同平台、同产线,甚至同款发动机,一下就抢走了明锐的产能。

到2009年4月左右,本就为数不多的斯柯达经销商,基本都陷入无车可卖的境地,展厅里只有刚上市的晶锐。

同时,朗逸、明锐都收回了几乎所有优惠政策,想买车得等,少则一个月,多则俩月,不想等可以加价,甚至还有登记身份证付定金的情况,提前发明大定。

所以当时的主要矛盾,成了朗逸、明锐的旺盛需求,和上海大众的落后产能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直到上海大众开始在全国各地疯狂建工厂、爆产能之后,才得到缓解。

说回斯柯达,即便受到了自家兄弟车型的狙击,斯柯达还是按照既定规划,每年一款新车,把明锐、晶锐、昊锐都先后引进国内。晶锐和昊锐这也是两款有点东西的车型。

晶锐2008年上市,算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便宜的精品小车了,好看又好开,但起售价比polo高,还不让4s店放价格,所以新车卖的一般,倒是二手车挺受欢迎。

昊锐2009年下半年上市,跟帕萨特迈腾同级别,但比上海大众自家的帕萨特更早用上PQ46平台,更像迈腾,但配置比迈腾高,价格比迈腾低。

2010年,主力车型明锐换代,换装了PQ35平台,也装上了TSI+DSG的黄金动力组合,甚至还推出了有史以来唯一一款国产的性能版本:明锐RS,同时还有进口版的明锐旅行版,选项相当丰富。

所以斯柯达头几年的节奏还是挺好的,虽然产能受限,但整体销量还是往上走的。

2010年开始,中国就成了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13年7月,上汽大众斯柯达第100万辆轿车下线,成功当选中国汽车市场最快销量破百万的欧系品牌。

你看,用定语抢第一,这事也不是新势力们发明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56关注 | 285作品
+ 关注
大小伙子谁不想开车啊~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