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上海」钻进奥迪的脑洞:车灯的未来也是 AI 的?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搜寻车灯设计的信息,无论你是想溯源看看古早的车灯是什么样子,还是向后探索车灯有什么发展趋势,你都很快会发现奥迪的身影。


灯厂绝非浪得虚名。



除了技术过硬、引领潮流,宣传也做得比其他厂积极多了,不仅车展要参加,在像「设计上海」这样的全球设计大展上,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甚至还是主赞助商。



在开幕首日,我们来到「家具与灯具设计」的展馆,眼见一众「静如处子」的灯具之中,奥迪 Q6L e-tron 的车灯,显得格外有性格。



在展台上,奥迪用一面朴素的墙呈现出自 20 世纪末至今,它成为灯厂的历史过程。但如果我们往前追溯,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奥迪就已经是率先使用卤素大灯的车企之一,并且「通过优化灯丝布局和反射面设计,有效提高了光通量。这使得奥迪的车型在夜间行驶时,能够提供更明亮、更均匀的照明效果」。对于被迫要在夜间赶路的人们来说,奥迪给的就是其他车稀缺的那一点安全感。



在 1994 年,奥迪在第一代 A8 上首发了氙气大灯。14 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那一年, 奥迪 R8 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全 LED 大灯的量产车型,正式开启了大灯的时代。




又过了 6 年,2014 年,奥迪在 A8L 上搭载了全球首款矩阵式 LED 大灯,灯组内的每个 LED 光源均可独立点亮、关闭,这带来的好处是,奥迪的远光灯是可以「分叉」的,只要将直射行人或对向车辆的部分光源关闭,就可以实现既有照明、又不晃眼睛的神奇效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走夜路」的一大困扰,但可惜这项技术,大概是成本太高,在十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被广泛普及。




再往后,2017 年,奥迪带来了激光大灯;2020 年,奥迪推出了数字矩阵式 LED 大灯以及数字 OLED 尾灯……每一个都是全球首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照明面积、智能而精准的控制以及令人兴奋的个性化。整体上是朝着不仅给驾驶者提供方便,还要与其他道路使用者和谐共处的方向去了。



对了,还有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出来「比较」的车头大灯「投影」功能,奥迪早在 2021 年就在 A6 Avant e-tron Concept 上应用了。但这项功能到底有多少实际的用途,有多少用户真的会用它「打游戏」而非利用车里更清晰多彩的屏幕,我确实是有些疑惑。




奥迪中国设计中心总监欧德玟(Eduard Ollefers)说,在智能驾驶突飞猛进的时代,汽车设计不再只是关乎如何快速地从 A 点到 B 点,而更重视这个过程当中的体验。毕竟,未来方向盘可能是会「消失」的,如何突破现有的用车场景,以人为中心重新打造数智化时代的整体汽车体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永远是美学与功能的一种微妙的平衡。所以欧德玟表示,奥迪将专注于「智能美学」(Aesthetic intelligence),追求「创新技术与先进设计之间的迷人共生关系」。说得很浪漫,其实具体来说,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很多电动车,由于不再需要在车头放一个巨大的引擎,所以也不需要传统格栅来协助散热,因而车头的设计出现了许多变化,比如采用封闭式格栅,或者更流线型的设计。



这种变化,自然也给车灯的设计留出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详细阐述车灯设计的部分,奥迪全球灯光负责人孟达熙(César Muntada)带来了一段虽然有些卡壳但整体非常精彩的演讲。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时刻,是他站在舞台上,背后的屏幕简单显示着光速的数字,而他向上望着天,双手向上举着,仿佛是用全身心的力量,在赞叹光的神奇。



也许拥有了这种了解光、敬畏光的精神,才能掌握灯光的艺术 。


这次,奥迪带来了首创的第二代 OLED 尾灯以及开创性的动感数字灯光签名,由奥迪 Q6L e-tron 首次搭载。




第二代 OLED 尾灯含有 6 块 OLED 面板,每块面板的发光单元数量由第一代的 6 个增加到了 60 个,所以 6 块面板一共是 360 个发光单元,这就带来了许多个性化的可能。同时,这些面板还拥有 12 段明暗调节,每秒钟可以刷新 100 次——这还是那个动感的奥迪会做的事。



这种数字 OLED 技术最特别的地方,是它「消除了表面光源所需的反射器、光导或光学器件」,从而「确保了均匀性和高对比度的灯光表现」,并「打破了设计上的二维和三维限制」。此外,「车尾的集成 LED 灯带和 3D 玻璃结合,使尾灯样式与其他照明功能区分明显」。



目前奥迪给大家安排了 8 个数字灯光签名,用来满足个性化,或者说美的需求。而更实用的部分是,第二代数字 OLED 尾灯可以显示带有警告示意的静态尾灯信号,比如这个三角形符号是危险警告灯,这样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紧急情况,就可以亮灯示意后车,多一份安全的保障。其他的信号还包括「紧急辅助、追尾碰撞警报信号(RECAS)、紧急呼叫(eCall)、路边援助呼叫(bCall)、紧急刹车灯、离车提醒、接近警告、自动泊车等警告符号」。



由此,奥迪希望能让车实现与周围环境的一种「通信交互」,又称为「car-to-X 车联网」。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让同样奔走在路上的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能接收到这些信号,让大家都更有安全保障。



不过这次活动上,我并没有见到所有的信号样式,大概后续奥迪还会带来一些惊喜。让其他道路使用者也能迅速识别、熟悉奥迪发出的「信号」,也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数字化车灯最大的意义。




演讲结尾的时候,孟达熙引用了著名设计师查尔斯 · 伊姆斯(Charles Eames)的一句话:「跨越信息时代,我们已步入选择的新纪元。」



这句话,与这次活动的伴手礼——一个像素风的蓝牙音箱,有一种奇妙的连接。这个有趣的音箱配备一块 16x16 的像素屏,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手机 APP 为它创作图案,这些创意的「画作」就会同步显示到像素屏上,成为你音乐律动中的一部分。同时你还可以借此连接「全球像素社区」,与更多的人沟通交流。



要单说这个音箱有什么特别高级的地方,从功能性上说,它的音质也就是平平,但是联想到这次活动上奥迪给出的灯光创意,特别是极具个性的「数字灯光签名」,这就像是把人类关于车灯的最新想象握到了手里。



更有意思的是在展区,奥迪还安排了一个独特的 AI 体验,简单来说就是你回答 AI 几个问题,比如你休假的时候喜欢宅家还是出去玩?你喜欢怀旧的旅行还是前往全新的目的地?AI 就会据此为你生成一段个性化的灯光秀。尽管灯光比较简单,但这个与 AI 对话,进而获得对应产出的过程,正是人类逐渐熟悉与智能体交流的过程,这是人类未来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需要走的路。



结合这些体验,我想奥迪下一步还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者说人类汽车的灯光技术要向何处发展,似乎也已经有眉目了。也许我们真的要步入「有选择的新纪元」。如何在提供选择的同时,保证道路上所有主体的「同频」,是车企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设计论坛的结尾,主持人问孟达熙,到底是技术在驱动着你,还是你在驱动技术?孟达熙的回答说,两者都是,因为人类有梦想,我们需要等待技术的到来,同时也需要推动技术来实现我们的梦想。



所以,是技术决定人,还是人决定技术,还要看主角的能量有多大呀。


点击进入 盘点欧洲车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万关注 | 2088作品
+ 关注
最快最深刻最好玩的智能汽车点评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