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隐秘角落:贾可与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一位名叫贾可的“高知”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他头顶着“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以及“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等多个重量级头衔,看似风光无限,但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故事远比表面的光鲜复杂得多,不禁让人感叹:“原来贾可背后这么多料。”现在的互联网都是有记忆的,不管网上的信息是真是假,真相总会露出水面。


贾可,本名余勇,其职业生涯早期作为报社编辑,后来创办了《汽车商业评论》杂志,逐渐在汽车圈内建立起一定的影响力。2016年,太原一名出租车司机因病猝死,贾可却未经证实便散播谣言,称该司机系被比亚迪电动车电击致死,此事对比亚迪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最终以贾可公开道歉收场,但这一事件无疑让外界对其言论的公正性和真实性打上了问号。

更引人注目的是,贾可创办的“轩辕大学”,标榜为“成就新汽车人的宗旨”,但其高昂的学费(近10万元/年)和招生对象(主要为汽车产业链高管)不禁让人质疑,这所“大学”是否真的在培养人才,还是仅仅作为搭建人脉、利益输送的平台。更严峻的是,该校因涉嫌违规,被国家八部委点名查处,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其合法性和教学目的的疑虑。

而贾可的“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也显得神秘莫测,没有正式的介绍文书,仅在某些活动中作为主办、协办单位出现,这种模糊不清的定位,让人难以判断其真实功能与影响力。尤其是,该协会与“轩辕大学”、贾可本人创办的其他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由贾可一人主导的“生态闭环”,这种闭环模式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利益链条。

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贾可关于中国汽车行业“内卷”现象的言论,特别是针对比亚迪的暗讽,再次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贾可试图以行业观察者的身份提出批评,但鉴于其过往记录和复杂的商业布局,这些言论的真实动机和背后的商业考量,也被置于放大镜下接受公众审视。

贾可的故事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对于权威声音保持审慎态度。汽车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需要公正、透明的舆论环境。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以诚信为本,以真实贡献说话,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和信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热点聚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关注 | 143作品
+ 关注
新能源汽车爱好者 比亚迪汉DM-i 车主 喜欢华为,支持国产分享、体验、客观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