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启辰品牌正式独立,在汽车圈掀起了波澜。然而在看了一圈新闻报道以及评论之后,发现别说是读者了,很大一部分汽车媒体都对这件事儿云里雾里:独立?相对谁独立?独立之后变成了什么性质?独立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启辰与东风自主品牌有何关系?实际上,在此前数个月内各种传言就已经四起,总体上负面预期大于正面。然而,如果大家理清启辰与东风、日产、东风日产等等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
启辰独立依然是合资性质 不是自主
有媒体声称,启辰独立之后,就会并入东风“大自主”框架下,有助于东风自主板块的发展壮大。然而当我们梳理他们之间关系之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有一个从名称上完全看不出合资性质的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有限)——才是是东风与日产50:50持股的合资公司。而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奇骏等挂着“Nissan”标的“东风日产”车型,是一家全称叫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简称东风日产)的企业销售的,这家公司是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Nissan产品的生产商是东风有限自己。如下图所示。
而所谓的东风自主,如东风风神系列产品,实际上是东风乘用车公司,这家公司并不是一家独立的企业法人,而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集团)的分支机构,而东风集团持有东风有限50%的股份。从持股比例角度,东风集团是国有企业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后者持有东风集团66.86%的股份。
在此次独立之前,在“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内部的市场销售总部,有一个“启辰事业部”,独立运营启辰品牌市场、营销、传播工作,但并不具备独立的研发、生产能力和资质。
而此次所谓的启辰独立,指的是此前“启辰事业部”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独立出来,升格成为一家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相对独立但级别相同的“分公司”,叫做东风启辰汽车公司。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东风启辰依然是东风与日产合资的一部分,可以看成是东风日产的亲兄弟 。
分公司是什么意思,分公司意味着他们实际依然同属一家公司,即东风有限、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依然是一个整体,只不过在具体的分工和职能上彼此有所区别。例如,东风有限专心搞生产,包括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以及东风英菲尼迪的所有车型都是由东风有限生产的。而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则专心搞市场、搞营销,以及一定的设计开发工作。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认为启辰独立将会壮大“东风自主”板块,实际上是不对的,东风启辰依然是一家合资性质的公司,依然要依靠日产的技术和资源,与以东风风神为代表的所谓的东风自主没有关系。
启辰独立 利多弊无 前景向好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启辰的独立实际上依然是在东风与日产的合资企业框架内的运作,所谓的独立实际上更多也仅仅是品牌层面和管理层面的独立,目前看来利多弊无。
从有利的方面看,启辰的独立将为启辰品牌带来更大的自主性,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等方面,其战略战术的确定将可以更多地立足于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而非此前立足东风日产整体战略。当然,这种独立依然是有限的,三家公司作为一个合资公司整体,依然要遵循合资公司的整体利益。不过独立之后,启辰无疑将在资金方面获得更多资源,以实现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技术层面,除了外观设计可能由自己负责之外,启辰依然可以继续获得来自东风有限的支持,例如基础的技术架构、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支持,依然可以继续与东风日产共享研发资源、共用零部件,甚至以分公司的身份向日产要求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除非有证据表明启辰的独立是中日双方利益斗争的妥协,否则启辰品牌的独立无疑表明日产了对于启辰销量和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启辰的发展对于日产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销量、盈利表现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有理由认为掌握着技术的日产有动机、有意愿向启辰提供更多更新的技术输入和支持,而非此前为了应付政府“合资自主”要求而仅仅提供“老旧技术”——尽管老旧技术成熟可靠,但无益于提升启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实际上,5年时间在全国发展了近200家独立的经销商,为启辰品牌的独立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持,且目前月均约1万辆的市场成绩能够保证启辰独立后短期内生存无虞。从这一点上看,东风日产显然从一开始就已经为启辰独立做好了准备。
因此我们认为,启辰品牌的独立总体上利多弊无,不论对于启辰品牌还是对于东风日产都是一件多赢的举措。而良好的发展势头结合更加自主的市场运作、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样坚定的日产品牌背书,我们相信启辰将以此为契机快速成长,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