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PeterHorbury:Lynk&Co就是要不一样

作为最洋气的中国品牌,Lynk & Co首次亮相是在2016年10月20号的柏林。生于天平的它,必须要作一个平衡。于是中国的首次亮相选在了2017年3月28日的上海半岛酒店,从11楼的露台望去黄浦江和浦东陆家嘴的地标一览无余。

夜幕四合,春风微拂。舞台上一架Lynk & Co概念跑车,在浦江两岸的灯火与天际线映衬下,初露峥嵘。与柏林展出一款01车型不同,本次上海亮相的概念车未来也不会量产,是一部真正的概念车。始于颜值,终于设计。

坦白说,同样的Lynk & Co家族设计语言,放在这款概念跑车要比放在01量产车上要顺眼的多。或许,这套L基因的设计更适合轿跑。怪不得它家的公关负责人会前一再强调:一定要来啊,实车比照片好看多了。

清一色的洋设计团队介绍完Lynk & Co的设计初心与哲学后,是一场纯西式的晚宴。面包、汤、前菜、牛排、甜点一样不少、一丝不苟,周围除了媒体几乎都是老外,要不是落地窗外明晃晃的“厨房三件套”,直让人觉得是在欧洲某个城市。

席间,车聚君发挥不要脸的精神,摁住吉利汽车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Peter Horbury(彼得·霍布里)先生,做了20分钟的独家专访。大概Peter在中国待了好几年,对国人的Chinglish早已了然于胸,所以车聚君蹩脚的石家庄口音+英式发音+美式发音,并没有影响宾主双方愉快的沟通。

这可是全网第一次就Lynk & Co首款概念车独家专访它家的设计大boss啊,多年英语补习班的学费,回本儿了。灯光、剧务、音响,都准备好!表演开始了!

一、不是别墅白富美,只做都市夜行侠

车聚网:Lynk & Co既然和沃尔沃共享CMA平台,那在设计上是否也有共通之处?

Peter Horbury:我们想的是如何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当我们走近一辆沃尔沃时,会想到什么?明朗的夏日时光、蔚蓝的天空、航海的肌肉男、金发碧眼的女郎,无论长长的夏日还是沉沉的冬季,都充满了普世的幸福感。

这很好,但Lynk & Co正相反。

Lynk & Co的目标客户可以是一个年轻作家,在深夜里写一部侦探小说,或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本。最好是北欧的长夜,带着一种斯堪的纳维亚的黑色。这种黑色非常有神秘感,一点也不负面。

在瑞典设计中,我们有一个术语叫:Sophiscated。它能被黑色很好的诠释:精致、质感和神秘。总之,黑色是世界的底色,又让整个世界完整,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颜色。我们的Lynk & Co正是基于这种底色,这与沃尔沃正相反。

车聚网:所以,沃尔沃代表一种自然、阳光的田园生活方式,而Lynk & Co则更像一种充满激情的都市夜生活?

Peter Horbury:嗯,我们的目标客户与众不同,我们的设计理念也必须特立独行。在中国设计中,最特别的颜色应该是黑色,因为中国设计中缺少黑色。所以,Lynk & Co前脸有一个最明显的家族设计,就是正中的一个黑色长条。

可以说,我们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

二、北欧帅小伙,兼具东方神秘力量

车聚网:沃尔沃的设计灵感来自北欧,那Lynk & Co作为中欧混血儿有多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

Peter Horbury:因为我们有吉利品牌和Lynk & Co品牌,前者担负了体现中国元素的任务,并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比如中控面板的线条,灵感来自于杭州西湖上的断桥。很开心中国消费者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设计。因为中国消费者有一种“故事”情绪,他们很想知道某一设计的渊源是什么,并且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

Lynk & Co处在中间位置,即北欧的坚固和东方的神秘感。

如果我们看北欧的设计,它是一种结实可靠的设计,带着优美简洁的线条与截面。比如这个概念车,车头正中贯穿了一条黑色区域。站在远处,你可能一时不知道是神马玩意,只是感觉粗壮有力。如果走近看,又会发现黑色的进气格栅是由精密细致的花纹组成,并且还有立体感和渐变感,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意境。

最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问:哎,大灯去哪儿了?我们看不见头灯啊。其实,大灯就隐藏在那一排黑色区域的两端。而引擎盖两端凸起的灯组只是日行灯。够特立独行吧?

其实设计语言,是跟设计它的人与背景文化有很大关系。Lynk & Co的设计团队非常国际化,各地的设计精英自然会把一些当地的特点融入其中。如果你说它有北欧风,它并不只是沃尔沃的风格,而是揉合了德国、英国、瑞典等欧洲北部地区的风格,所以你或许会发现捷豹、保时捷、奔驰那些品牌的感觉,而不是阿尔法.罗密欧、雪铁龙、雷诺那些南欧国家的拉丁风。

三、对,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人喜欢我

车聚网: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对于Lynk & Co,喜欢的人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人觉得它太奇怪了。您怎么看?

Peter Horbury:哈哈,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正如Stefan(Stefan Rosen,Lynk & Co前瞻战略设计副总裁)刚才说的,如果你想设计一个被所有人都接受的汽车,那你永远不会打动任何人。

我们不care是否有人讨厌它,只要有很多人喜欢它并愿意买它就够了。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极端设计(Polarizing design)。还是如Stefan所说,如果你想重新发明一种饮料能行销全世界,那只能是瓶装水。

不是所有人都有一样的口味,Lynk & Co也不可能取悦于每一个人。你看刚才的那个视频,上面那些激情四射、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城市年轻人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本期车聚君年届不惑、才思枯竭经常被公关娘娘拿着刀逼稿儿、更不知时尚何物、甘心一日三餐并泯然与众,听闻此言万箭穿心痛不欲生,要不是看在老板发工资的份儿和Peter曾经是Volvo ECC之父的面子上,早撂摊儿走人了。)

四、双标设计,彪悍的车型不需要解释

车聚网:在引擎盖上有一个方形的车标,似乎也是Lynk & Co的一个logo。这是在用双标吗?

Peter Horbury:最重要的标当然是字母标了,就是大家看到最多的那个Lynk & Co。因为这个字母标太具有辨识度了,如果你从车后面看这个标,会发现它格外漂亮。不同于二维的效果,实车上的三维字母标更有立体感,在光线的映射下会更有魅力。说实话,我们想一直想把这个字母标用下去。

只是,在考量车头的美感时,发现用一个装饰性的、珠宝化的象形标更合适。你仔细看一下那个方形标,是不是像两支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本身就象征了一种link。你也可理解成,那是两块宝石结合在了一起,珠联璧合,坚若磐石。

车聚网: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方标更像是道教中的太极图,一阴一阳,交相辉映。

Peter Horbury:大道相通。你也可以理解为这代表了东方和西方,Lynk & Co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在欧洲设计,但试图吸引中国消费者,以及全球用户。

车聚网:是啊,极昼和极夜、东方和西方、个性和共享,这些人性深处的哲学元素对中国传统人士来说,很有吸引力。你们的设计团队很了不起。

Peter Horbury:没啥,这标是李书福主席定的。

五、自由的像风筝,只愿把线放你的手

车聚网:好吧,既然您提到了李书福先生,那Lynk & Co在设计中的重大决策是如何确定的?

Peter Horbury:首先,我们设计团队是独立的,我们也有信心独当一面。在Lynk & Co没有人是独裁者。经常是这种情况,我们设计团队拿出几套方案,管理层一般都会认可,并选出其中一种。

其次,我们很庆幸Lynk & Co的管理层非常尊重设计团队的专业性,并鼓励我们创新。毕竟到我们这个级别,设计上的事儿很难有对错之分了。

这不像工程开发总监,他可以站在整个董事会面前说:看,这是重力X,这是侧偏力Y,通过公式得出悬架的最佳支撑力是Z。这些工程上的事可以用数字来证明,但我不能依葫芦画瓢来证明设计是对的。因为这是艺术。

最后,我们的设计团队和其它公司的设计团队,有一点不一样。别人总是想参照一个他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漂亮车型,比如他们会说:呶,这个奔驰车型不错,我们就设计出类似感觉的车吧。可是他们忘了,这个参照对象是今天的车,等他们的新车出来不知道要被时代甩多少条街。

而在Lynk & Co,我们讨论的是5年后的设计趋势。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必须超前、必须与众不同。

幸运的是,我们的管理团队支持我们这样做。安聪慧先生是一个非常棒的CEO,他的眼光非常锐利,经常能看到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我们也有很强的独立性,经常是我们自由发挥,拿出几套方案问他的意见。如果他有所保留,我们就说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番开诚布公的讨论后,大家都能愉快的达成一致,所以我们关系挺铁的。

当然,偶有一些争执,我会尽力去说服。只是尽力,并不强求,毕竟人家是老板。

六、请不要再问了,我的牛排都凉了

车聚网:最后一个问题,你多长时间待在中国,多长时间待在瑞典?

Peter Horbury:我家人在瑞典,每个月平均有一周时间在上海,其它时间也会在巴塞罗那、洛杉矶逗留。因为吉利全球共有四个设计中心呀。要想知道更多Lynk & Co设计上的事儿,4月上海车展见。我们会给大家惊喜的,么么哒。

车聚小结:

走出半岛酒店,站口停着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宝马i8,传统豪华的厚重感和现代科技的时尚感,交相辉映。而走到不远处的外滩再看,一边是象征历史传承的外滩各大银行旧址,一边是代表中国速度与高度的陆家嘴金融区。在这种东西交汇、新旧错落的氛围中,Lynk & Co会像华为手机一样,代表中国品牌汽车驶入欧美主流市场吗?汽车圈的“洋务运动”,这次能成功吗?

灯火璀璨。眺过黄浦江,依稀能看到对岸国金中心8楼的灯光。那里,曾经是观致汽车的总部所在地。

夜色渐凉,今年春天比往年更冷些。车聚君却仿佛听到一句句热切呼喊:我不是沃尔沃的廉价版,更不是观致的升级版。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转载请注明来源车聚网,专栏作者:封士明)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

欢迎微信扫码 ↓↓↓ 或搜索:autoju 关注车聚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3857作品
+ 关注
车聚网,网聚汽车人的力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3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