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们继续着在SUV上几近于“浮夸”的表演。好像SUV代表了整个自主品牌,好像SUV代表了自主品牌未来唯一的出路。对此我只能抱之无奈,事实证明——自己退出的市场,真的就很难再回来。而在SUV方面,自主品牌们的竞争已经从“地上”打到了“天上”。例如长城的魏派还有沃尔沃的领克,都希望自己能代表国产SUV最高水平。近似的定价又引发了媒体的轮翻比较。对这个现象,我想说说我的观点。
谁的领克?
我现在向100个人提问,领克是谁的?得到的答案会划分为两个阵营——吉利的,或是沃尔沃的。对于领克这个品牌来说,应该是属于沃尔沃的。
![](http://cjh2.autoimg.cn/youchuang/g14/M07/7D/65/1000x0_q100_autohomecar__wKjByVkAozaAQOvvAADgpd5sh54970.jpg?x_image_process=text/55SY5a6H5rOi/fontSize/13)
领克一直以西洋口味现身,淡化吉利的影响
第一,“领克”品牌的根本存在意义是为了调和“吉利是沃尔沃的老板,但又无力直接在产品上消化沃尔沃的技术成本”这个问题的。如果吉利直接把沃尔沃的技术拿来用,就凭吉利最高17万的价格水平,成本是很难消化掉的。所以吉利的3.0时代仍然是以吉利自己开发的技术为主,沃尔沃提供些技术支持。
第二,领克的技术体系完全是沃尔沃的,基本上是等于沃尔沃的平移,共用的平台、动力、电子技术这些都和沃尔沃的产品没有原则性差距。沃尔沃的产品具备的能力,领克也具备。但是领克的技术,就算是未来的吉利也不会全都有。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动力总成上吉利的某些“博字辈”产品会和沃尔沃共用,比如博瑞以后会使用1.5T发动机和DCT。除外电子系统之类的就比较有限了。
第三,对于领克的市场定位上,我们不应该把领克当作一个“合资自主”,领克是一个世界性品牌,并有由沃尔沃团队来运营。领克的市场不仅是中国,甚至于中国只是作为领克的工厂而不是最大的市场都有可能的。相对BBA或是雷克萨斯,沃尔沃作为豪华车的路太窄了。而放眼世界市场,能消费得起高端品牌的地方也不多,所以在不适合沃尔沃发展的市场,不如换领克上阵。更低的价格,更低的定位。就如同大众与奥迪的关系。
长城的向上
而长城的新品牌叫魏派也好,或是简称WEY也好。我认为这还都是长城的车。就像奇瑞的观致、吉利的帝豪一样,是长城为了向上延伸品牌价值而存在的。
WEY则是自主品牌的形象——块大量足让你觉得超值
第一,WEY的品牌意义是长城的高端。也许长城认为凭长城的品牌价值不足够在17万以上的市场上得到广泛的支持,所以就包装出WHY这个向上冲击的新品牌来了。这个套路在自主品牌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第二,技术体系上开发WEY的还是长城,不管被包装成什么样,都是没有区别的。这里和领克有很大的区别。举个例子:如果WEY这个品牌发展不成功,那长城没准把它废掉,换上长城的品牌继续征战市场。而领克如果在中国市场不成功,那也不可能换上吉利的商标当吉利卖,大不了沃尔沃就自己直接下场,出些XC20之类的产品把价格拉低。
第三,市场定位上,WEY既然是一个“高端”就要时刻有高端的样子,比如现在出的车尺寸都够大,至少让人有一种“跨级别”的感觉。但这种市场是最不好把握的。WEY的推出基本上定了长城H8/9的死刑,以后也没这二个车什么事了。但是长城本身的H7已经又和WEY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也就是说长城的技术储备不够同时推出二种不同的产品线。那么感觉差不多的二个产品,又分成二个品牌,互相之间的挤压也是在所难免。
向左与向右
从前我写过一个说客,说长城H6和博越不是一类车,不能放一起比。今天我还是想说,领克和WHY不是一类品牌,存在的意义不同,日后成功与否的标准也不同。各方面不适合放在一起比。就算是现在把领克01和WEY的VV7里里外外都比一个遍,等到领克01上市时两个产品的主打车型又不一样,如果领克比VV7还便宜,那么就能说明WEY更强吗?近似的推出时间、近似的价格区间,并不能体现出这二个品牌,二个产品背后所代表意义。
不管你想买车,想了解汽车知识还是想了解行业资讯,加汽研社微信号:qiyanclub,关于技术、行业、行情、导购,一一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