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丰田做过最蠢的一件事

大部分车迷心目中的丰田,总体而言都是一个作风(尚算)保守,稳步前进的企业。虽然偶尔会有激动人心的作品出现(例如那些个Celica GT-FOUR、MR2,甚至再早些时间的Sports 800以及2000GT等车型),但总体风格还是十分大众化。

就是这么一家求稳的企业,却也曾经做过一些蠢事。今天笔者要(强行)科普的,则是其中一件——1999年-2004年的跨行业群交(大雾)大企划。

跨行业群交(大雾)企划——Will

在20世纪末的日本,非常流行所谓的“異業種交流”,简单地说,就是 Collaboration(协作、合作)。举个例子,你在一家牛奶店里却可以买到大米,或者在一家咖啡店里却可以买到你偶像的CD。

关于Collaboration笔者就不再展开,大家只需要知道,今天我们要说的Will,就是这样一个企划。当初它是一个由发起人招募了约30个在丰田工作的新人创立的品牌,在经过市场调研后,选择以他们认为的未来消费主力——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对象,开发出迎合他们消费观的多种产品。

▲朝日啤酒推出的Will Smooth Beer以及花王推出的衣服用除臭剂

而这一企划亦吸引了大量品牌加入,除了丰田自己也参与到其中,还有朝日啤酒、松下电器、近畿旅行以及花王四家企业强势进驻。此后,又有KOKUYO株式会社(卖文具以及办公室用品)及江崎Glico株式会社(格力高都知道吧,百力滋什么的笔者最喜欢了)等公司的加入,虽然是丰田内部人士主导的品牌,但各企业共同拥有Will的商标,同时为了保障各企业的独立性,产品广告宣传等均由各个企业自行负责。

▲松下推出的微波炉Will Range

而这一企划的反响如何?就企业自身来说,这个企划的确起到了扩宽销路的作用,毕竟以前卖电器就只能再卖电器的地方卖,买车亦然。但致命的是,Will的发起人和各大企业并不知道,当时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受到泡沫经济爆破后所谓的就職氷河期(通俗点说,就是就职难问题)影响,消费能力较为低下;其次,作为一个涉及到不同业界的大集合体,各企业间也难以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整合、调和,导致收益与巨大的投入不成正比;然后,就是当时大部分消费者仍未能接受互联网销售这一概念,他们更喜欢在接触实物之后再作判断,恰逢Will的部分产品只通过网络销售,最后,就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

▲当今你仍可以买到Will的产品:KOKUYO推出的Will Stationery Actic系列文具,虽然与Will已无关系,但是依然能看到一些Will当年的设计元素。

诸多的原因,导致Will在2004年土崩瓦解。目前仅有KOKUYO继续售卖Will品牌的文具。

在这个企划下,丰田都推出了什么产品?

正如Will本身超前的概念,丰田推出的三款Will品牌车型也称得上了惊天地泣鬼神了(至少从外观看来)。

第一弹:Will Vi

(2000-2001)

首当其冲的,是这款基于与初代Vitz同样的NBC平台(悬挂,动力系统都共用)打造的Will Vi。各位小公举最爱的南瓜车式外观造型是Vi的特点,甚至丰田还特意推出了一款名为Cinderella Pearl的特别版车型,而在内饰方面,Will Vi则以各种圆滚滚的元素取悦各位女性——不难看出,它是一款针对年轻女性消费者的产品。

但是相对这外观,更创新的是当时丰田在网上开设了一个“现场展示厅”,通过这个展示厅,消费者可以获得Vi的各种信息(主要以视频形式呈现),同时Vi最初是以互联网销售的形式供应。即便用当今的眼光这可是非常接地气的销售方式。

但是,那时候是2001年,这种方式还是太过超前,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台车每个月只能卖个几百台,而且,用130万日元(折合7.89万人密闭)买这样一台有着诸多盲点的小车,并不是每个年轻女性消费者都能接受。要知道,那时候一台视野更开扬外观也颇为讨好的Vitz只要84.5万日元(折合约5.13万)。

第二弹:Will VS

(2001-2004)

这可能是Will里面颜值最高的一台车,与当时的Corolla采用了一致的MC平台。与Vi不同,以隐形战机为设计概念的VS浑身上下一股科幻气息,甚至在VS的内饰当中,也能找到与战斗机有联系的元素——那根长得特像飞机操纵杆的排挡杆。

而在动力方面,最具亮点的自然是与其运动外观吻合的2ZZ-GE 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输出达到了190ps,与之匹配的则是6速手动变速器以及匹配度让人不甚满意的4速自动变速器,但是后者的排挡杆实在太吸引人了呢。

最终这款车甚至卖得比Vi还差,除了过于诡异的外观,同样较高的售价依然是症结所在。

第三弹:Will CYPHA

(2002-2005)

作为Will最后一款车型,这台CYPHA依然采用Vitz的平台。外观内饰依然走可爱路线,只是这前脸看起来有点苦逼罢了。

但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则是引入了丰田G-BOOK车载智能通信系统,当时的G-BOOK已可提供包括游戏、收发e-mail等功能(PS:当时G-BOOK通讯速度为144kb/s,以当时的车载机标准来看,这个速度已经不错了,然而根据笔者翻查日本媒体的评测看来,实际体验并不佳),甚至用户还可以将系统与手机连接,并通过系统收发短信,此外,G-BOOK还提供求助按钮,在用户遭遇突发情况时可提供24小时的救援服务。

除了搭载功能先进的车机以外,丰田还在当时推出了名为P-way的租赁服务(根据行驶距离计算租金,然后你每个月像交话费一样交租金就行了)。同时亦提供通过e-mail作为主要共同方式的“网络咨询”服务。诸多创新的手段一涌而出,也让CYPHA成为Will旗下卖的最后的车型(月销2000台),然而随着Will的谢幕,CYPHA也最终在一年后正式走进历史。

创新的概念,最终落得草草收场的结局,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聚集在一起发力并不一定是好事,过于超前的产品甚至概念消费者也不会买账。作为丰田的一个“黑历史”,Will的失败,相信也让不少企业获益良多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1关注 | 13作品
+ 关注
普通的日系爱好者
Ta的内容
3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