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海外
不出我之所料的,吉利收购了宝腾。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宝腾被称为马来西亚的“国宝”。当年沃尔沃不也是瑞典王国的“国宝”吗?看来吉利是一家与“国宝”有缘份的公司。不光是有了宝腾,还顺手把那朵半死不活的莲花给摘了下来。不管有没有大用,反正也没多少钱。而且吉利在收购之外,还开始了全面的海外布局。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调到海外事业部当老总,看着吉利这是上足了发条要大干一场了。
吉利一直想复兴出口市场
换标博越
无独有偶的是就在吉利收购宝腾之后,网上马上流出了换标的博越,不管这个图片的来源是否官方,但至少吉利没有否认。而且从产品和品牌的角度上看,博越作为吉利手里的王牌,通过投产博越可以迅速的提高宝腾的生产标准和人员素质。
换上宝腾标,还是吉利车
期待已久的对决
很多年之前,自主品牌们还是没见过世面,“轮子加沙发”、“卖到全世界”这类的豪言或是胡言比比皆是。于是我们看到过夏利出口美国、中华出口德国的种种“闹剧”。等碰到头破血流之后则是一股脑的杀向世界动乱的前线——中东地区。中国汽车或是自主品牌们,一直以后不敢,也没有机会真正的与世界级强手对抗一回。而现在吉利则拉开了中国汽车真正走向世界大市场的大幕。这不同于在境外建厂,吉利要承担的东西远比找个外国合伙人多得多。如果站住脚,那中国自主品牌从此就第一次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与外国的本土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中国汽车“势力范围”的扩张。
签约只是开始
与日系的较量
原来吉利收购沃尔沃,竞争对手主要是ABB之类的高端产品。这次的宝腾则完全是一个“大路货”的品牌。而在东南亚,日系产品则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吉利以自己的产品要在“客场”从丰田、铃木嘴里抢到一块肉,对此不少人都不是太乐观。但我认为,这至少比当年收购沃尔沃要好得多吧?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虽然我们不能在整个市场架构下与世界前十竞争,可对于东南亚这种消费能力不强,标准要求不高,市场产品结构单一的地区,吉利利用宝腾的渠道和体系,注入自己成熟的车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东南亚地区的收入结构,也使吉利与日系的竞争变成了一篇“命题作文”,既在现有的成本的前提之下,吉利与日系的竞争。这种局面我想我们在国内天天见到。我们的远景、帝豪在与威驰之类的竞争中并没有落了下风。
算大帐还要拼出口
在最近的几个月,吉利已经是中国自主品牌中销量最大的企业。不过吉利对这种“天下第一”似乎没有什么兴趣。从吉利官方没有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宣传,对于吉利2017年的目标来说,这本来就是一种完成任务的自然。而吉利现在要正视的的确是自己的海外市场。虽然吉利一向对销量谨慎,从来不把在海外合资生产的数量算成出口量,但吉利在国内的产销达到100万以上之后,海外市场维持在整体销量的10-20%是很正常的要求。稳定的海外市场可以平衡国内市场变化带来的销量波动,同时带来更加深远的品牌影响力。而品牌的建设是吉利现在极为重视的。吉利一直强调2020年实现世界前十的目标。也就是200万销量。以今年的水平,2017年吉利国内100万,加上沃尔沃60万,合计160万。虽然吉利自称的是在不计算沃尔沃的情况下销量达到200万,但是只靠国内市场再榨出100万的销量对吉利还是难度很大的,而这些销量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海外市场。
大国的投影
当年我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历史证明我对了,我是那少数人。现在我一直说吉利会拿下宝腾,历史又证明我说对了。有人说我运气好,其实我只不过是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那我们下一个命题是什么,有人说东南亚是日本人的后院,吉利不过是拿到了门票。而我想说,这世界就是几个大国的后院。我一直在强调一带一路,从政治角度上说吉利收购宝腾的必然性。如果将我们中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一带一路就是我们枝叶成长的方向。而一带一路这中的小国们,则会享受大树荫下的荫凉。但凡事都是相对的,小国们享受的这片荫凉同样是大国身躯的投影。不是哪个国家都具备完整的工业化能力和条件的,更多的国家只是大国的一个市场。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向外争夺世界市场的时候了。我们不输出革命、不输出饥饿,我们用那些规则制订者制订的规则去赢得他们的市场。那些对我们说三道四的国家可以安静了。
此时此刻,我想到老人家60多年前的那句话: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伟大光荣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不管你想买车,想了解汽车知识还是想了解行业资讯,加汽研社微信号:qiyanclub,关于技术、行业、行情、导购,一一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