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关于报送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闲置车辆情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名单流出,通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涉及“车辆闲置”情况的企业共有69家,涉及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共有50942辆。其中,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数量有29661辆;终端用户闲置21281辆;未提车数量为6093辆、已提车数量为15188辆。
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车辆最多的企业是吉利汽车,闲置数量达到了15560台。这与2016年9月财政部流传出来的骗补谋补企业名单数量相符,去年那份骗补谋补企业名单中,吉利汽车除了这15560辆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车辆外,还有6225辆新能源汽车涉嫌有车缺电,险些被划入第二档处理名单中(仅次于第一类恶意骗补的5家企业)。
与去年9月流传出来的骗补谋补企业名单不同的是,去年的名单是按照企业统计的数据,此次《通知》则是下发给各地方财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是落实到地方情况统计的数据。
吉利汽车这15560辆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车辆都集中在宁波地区(从浙江地区独立出来单列一项),吉利电动汽车在宁波地区销售的车型主要还是知豆和康迪的电动汽车。而这些车辆直接销售给个人用户的并不多,大多数都以分时租赁的方式销售给了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
吉利汽车这些车辆之所以主要销售给这些汽车租赁,是因为很少有个人消费者会为这样的产品买单。知豆和康迪的电动汽车,大小与目前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车相仿,动力电池换成了锂电池,补贴前售价动辄10几万,于是拼命冲量的知豆、康迪,只能把目标锁定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市场。
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的老年代步车有升级的锂电版本,没有补贴的售价也基本就在3-5万之间,只有知豆、康迪电动汽车的1/3-1/4。那么知豆、康迪这样的企业通过与吉利合资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目录,然后再将车辆销售给相关的汽车租赁公司,从而赚取的补贴就相当可观了。
事实上,左中右、宁波小时代这样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本来就与康迪系出同门,所以这些电动汽车租赁公司能够将电动汽车低价(月租399元等)租给消费者使用,至于消费者如何使用,以及运营如何产生收益,租赁公司其实并不用太过费心。
知豆、康迪这样的操作模式吉利显然也很清楚,但是为了完成新能源汽车快速冲量的目标,吉利汽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吉利很快发现国家开始对骗补、谋补现象进行调查,于是在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车发表申明将康迪和知豆剥离出吉利汽车,甩给了母公司吉利控股,并且还直白地说是因为补贴政策不利。
当时四部委的骗补调查还没有出结果,为何要把给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带来快速增长的知豆、康定划清界限,吉利当时的做法似乎还有点逻辑不通,未售出的资产,为何就要公然指出对方的问题呢?骗补谋补追查结果一出来,所有的逻辑都通了,吉利如果不早早和康迪、知豆撇清关系,很可能就在“骗补”事件里“中枪”了。
而在吉利汽车将知豆、康迪的合资项目当做不良资产剥离给母公司之后,今年3月1日,知豆汽车(包含兰州知豆、宁海知豆)拿到了发改委的第11张纯电动汽车生产牌照。5月陆地方舟又拿到了发改委的第14张纯电动汽车生产牌照,如果康迪电动汽车未来再拿个电动汽车生产牌照,更隐蔽的左手倒右手交易还在继续,那么在补贴时代最挣钱的可能还是这些低速电动车的升级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