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荣威和吉利的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汽车市场的江湖也是一样。

过去十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群雄逐鹿的十年,大量的外资本土品牌先后涌入这座早已验明成色的金矿。

据统计,国内乘用车市场,叫的上名字的品牌保守估计超过50个。

但是,淘金热潮总有褪去的一天。

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新常态”的下半场。

如果我们用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最相近的美国,作为一个成熟市场的参考。

可以看到,只有不到12汽车集团的20多个成规模的品牌依然健在。

其中,有9家外资制造商,和3家美国本土制造商(FCA这里还是视为美国本土厂家,因为主要销售的还是克莱斯勒、Jeep和道奇)。各占75%和25%。

虽然不能做严格的推导,还是可以有一个大胆的推论:中国也会走到这一天,喧嚣过去,逐步沉淀,品牌数量大幅精简。

本土汽车品牌的三国演义

最近两年,本土品牌迎来了触底之后的绝地反击,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从三分之一的天下,逐渐提升到了和外资各取半壁江山的水平。

·2017年1-4月本土品牌表现

2017年上海车展,经过对本土车企的重新审视,有三家企业,给我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他们是长城,上汽和吉利。

在老百姓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在自身力量积蓄多年之后,都在尝试着,向上进攻,在一块外资品牌统治了20年的汽车市场中,刻下更浓烈的本土印记。

为什么不写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前者聚焦低成本造车,短期内,还不会进攻到外资的领地内。后者过于偏科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但实际上,市场规模并未明显增长,内燃机车的产品线也比较薄弱)

这三家企业,行事打法,风格迥异。下面一一点评:

长城汽车

一句话定义长城:一家牢牢扎根中国,务实低调的本土汽车公司。

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长城2003年就在香港H股实现了上市,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

但是这家公司极度务实的本土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专栏文章,谈到了长城公司的特立独行之处。

现在把标题引用过来,具体就不详细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查看:

1 总部地址偏居保定

2 红色风格的企业管理

3 营销投入比例远低行业平均(广告投放量较少,媒体合作较少)

4 产品规划严重偏科,押宝SUV

5 始终挥舞“本土”大旗,服务本土市场

6 通过WEY,首次喊出“中国豪华”的概念

长城这家公司的打法,有点像扎根本地的游击队。

非常深入群众,有特别好的群众基础:他们一直在考虑来自最基层市场的真实需求。

在中国,到底是三四线的广场舞大妈和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平凡的大叔们多?还是在一线城市核心区时尚餐厅里的前卫青年多?

显然,后者是更年轻、更有知识、更爱上知乎,很可能也更懂汽车的一群人,但是前者才构成了真正庞大的市场需求。

而长城一直坚定的在为这样一群人造车。

有人批评长城的核心技术不够先进。

依我看,也确实如此。

在汽车技术中,最难掌握、最烧钱的部分,比如发动机、变速箱、新能源、轻量化等方面。长城并没有突出建树,似乎也并不着急。你永远不用期待看到的新闻就是:长城布局了某前瞻性技术,并且领先于他的竞争对手。

(PS:这篇文章的初稿我写于半个月之前,就在前天,38号的视频发布,引发轩然大波。某种程度上,38号的视频事件,恰恰是长城在核心技术上战略保守的一个代价)

因为长城的产品工程师盘算的很清楚,比起花钱费事烧脑的减重100kg,不如给汽车安上四只大轮毂,换上真皮大沙发,逼格霸气尽显,更讨老百姓欢迎。

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外观是不是大气上档次?车内够不够豪华大空间?仪表和日行灯是否够炫酷?轮毂是不是霸气十足?”这些方面,长城则表现出绝对的重视和足够的竞争力。

这种极为接地气的战略思维,可以说是牢牢奉行“用户永远是对的”,尊重国情。

也可以说是“投机取巧,避实就虚,迎合庸众”。

我很难下这个结论。因为商业上的很多事情,对错都不是绝对的。

知识分子可以鄙视《今日头条》,喜欢《南方周末》,大城市青年根本没听说过“快手”,他们要翻墙去用“Instagram”。

但从用户流量和市场估值来看,庸俗的今日头条和快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知乎er可以痛批长城不思进取,不如观致懂得如何正向造车。

但今天的事实就是长城活的很好。观致?暂时还没有倒闭,只是负债很多而已。

当咪蒙以文学硕士的知识分子身份撰写高格调的严肃文章时,她默默无闻。当知识分子毅然转身,用她自己根本不相信的心灵鸡汤浇灌空虚大众时,才成了10万+收集者,名利双收。

想把《一位演员的自我修养》送给码头工人,是徒劳的。他们需要的是,是下一顿的汉堡。

现实主义的态度是,恰到好处比绝对意义的酷和出色更加实际。

对于长城过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他们如今全球销量第二的专业SUV品牌市场规模,我必须给予理性的尊重。

只不过,一套能赢得过去和今天的打法,未必能赢得未来。

在2020年的CAFC(中国的车企平均油耗制度)大限越来越近的今天,在新能源车和智能车已经明显成为未来趋势,在本土品牌未来不可避免卷入全球竞争的下一个时代,长城的固有战略,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长城汽车总结

优点:

深刻理解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并将需求商品化的能力

强悍的管理作风和严格的成本控制

创始人牢牢控制公司的发展,确保了业务推进的一致性、持续性

SUV市场的领先者,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和现金流

缺点:

保定难以吸引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社会资源

缺乏对前瞻性技术的投入,难以赢得下一次市场红利

目前的业绩,依赖对SUV豪赌的成功——如果SUV市场发生波动,或者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油价大幅上升,排放法规收严,税费调整等等),业绩会有很大影响

因为聚焦高能耗的SUV产品线,会面临CAFC平均油耗制度的极大考验。个人觉得长城是自主品牌最难达标的,外部购买积分可能不可避免。

上海汽车

一句话总结上汽乘用车:资源最丰富、市场前瞻性最强的国有汽车公司。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在汽车这种重要的民用大工业中,国企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从中央直属国企,到地方国企,中国汽车行业的国企整车厂玩家起码有数十家。

目前在市场上,销量最高的是长安汽车,过去两年发展神速的是广汽传祺,玩自主品牌资格最老的是奇瑞,但在我眼中,更值得观察的国企样本,是上汽乘用车。

这四家国有车企,恰好占据了4月本土品牌销量榜单4-7名的位置。

但我把上汽单独拉出来写的原因是:

一方面,在销量与广汽、奇瑞相当的情况下,上汽有超过130%的同比增长。

另一方面,上汽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前瞻投资,让我更看好他们持续发展的潜力。

背靠上汽集团的大树,坐落在上海这座超级都市,让上汽乘用车在资源、人才和商业环境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尽管这种优势,并不能保证一家车企的成功。

有时候和业内的朋友交流,我们都感叹:其实这家公司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但是完全不像吉利一样,善于对外界讲故事。

究竟是国企的属性,导致了市场传播上的保守求稳,还是因为是国企,而被消费者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我就不得而知了。

下面就列举一些上汽乘用车的关键事件:

1、大胆投资韩国双龙汽车,希望获取轿车和SUV技术,加速自主品牌的发展。

这是国有企业历史上,第一次深度参与海外汽车业务并购,并且有所斩获。

虽然数年之后,这笔交易的结局令人唏嘘,韩国人声称中国窃取他们的技术,各种抵制上汽(嗯,韩国人可能觉得双龙是一家技术很先进的汽车公司)。但这不能否定上汽参与国际资源整合的魄力。

没有先行者的勇气和经验,就未必会有后来者的效仿。(南汽、上汽瓜分英国罗孚,吉利收购瑞典Volvo,北汽收购瑞典萨博技术资产,浙江万向收购Fisker Karma)

2、全面接管英国罗孚汽车的遗产

罗孚汽车,曾经是英国的国民品牌。但后来沦为了英国汽车工业衰落的牺牲品,被数次卖身之后,终于宣告破产。

破产后的资产,经过南汽、上汽的一番恩怨纠缠之后,最终被上汽全面吃下。

这次国际投资,为上汽带来了一个百年英国品牌MG,和一个重新孵化出的荣威品牌。

即使继承的是落寞罗孚的技术,也让上汽一度牢牢占据本土汽车品牌的技术制高点,定价策略一度和韩国车旗鼓相当。

当年荣威550,MG6也曾经一时成为车市的热点,俘获不少年轻人的心。

可惜,收购来的技术,保鲜时间有线,因为缺乏可持续性的技术投入。所以在第一批产品进入生涯末期之后,上汽乘用车的业绩就无法继续增长了。

顺便提一下,MG的销量目前不如荣威。但是MG的品牌意义在于国际化。

MG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放在海外,还是有人认识的。无论欧洲还是东南亚,MG都是上汽进军海外的排头兵。

3、开创性的与阿里巴巴组建合资公司

无论你相不相信“互联网汽车”的概念,事实证明,阿里巴巴和上汽合资打造的YunOS for Car系统,已经成为上汽新车在市场上的杀手锏。

当绝大多数车型的销量集中在中低配置的时候,荣威RX5的销量70%集中于中高配。就是因为独特的YunOS for Car互联网大屏系统。

从如今市场的成功向前回顾,就要看到2014年,当上汽、甚至包括国内自主品牌集体处于最低谷的时候,上汽果断选择了和阿里巴巴合作,组建合资公司。联手打造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开创了国内整车厂和互联网公司高度合作的先河。(从来没有车企和互联网公司联手组建合资公司,一般车企都把互联网公司当做软硬件供应商)

爆一个小料:其实阿里当初不只找过上汽。据我所知,有一家规模更小的车企,就在权衡一番之后,拒绝了阿里巴巴,理由是,想把关于汽车消费者的全部数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容忍外部势力的涉足。

其实上汽乘用车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的亲儿子。论傲娇清高的资格,上汽更加具备。

不过上汽还是选择了务实开放的态度,和陌生的甚至带有野蛮人色彩的阿里巴巴进行了合作。双方各自拿出自己的优势资源,车企搞定硬件,互联网公司则负责软件,大家不盲目涉足自身的弱项(汽车公司别随便吹牛逼搞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也别傻兮兮冲进来造车),守住业务的边界,才有了今天的阶段性成果。

4、前瞻性的投资,包括各项核心技术

上文说过,上汽收购英国罗孚之后,其实有过几年好日子。当时的荣威550,产品力在自主品牌中,无人能出其右。可惜后来研发资源跟不上,产品越来越老化。逐渐被对手们追上,日子一度非常难过。

这个教训就是:

关键技术,可以一时依靠外部收购,但长期来看,还要靠自己造血。

目前复盘来看,我觉得上汽是吸取了这个教训的。于是,后来的各种关键技术,上汽都顶着“自主业务糟蹋钱,吃力不讨好”的压力,不遗余力的进行投资。从这一点来看,上汽和长城的战略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几年前,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外界批评上汽,利用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每年产生的利润,去投资自主业务,但每年都亏损巨大。还不如把利润省下来,回报国资委和A股股民。

这是舆论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想认认真真做自主,初期肯定是要先有巨大投资的,就像Tesla、蔚来汽车一样,不投资哪会有结果,除非你按山寨路线,走低成本高回报的捷径。如果不好好做自主,把利润都留下来,那么舆论又要骂国企沦为外资买办和代工厂,毫无进取心。

从今天来看上汽,虽然在销量榜单上,并没有占据领先地位。但从内功来看,经过这些年默默无闻的努力,确实说到了回报。(研究上汽A股的股民朋友,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些默默无闻的努力,毕竟他们经常看财务报表,上汽集团的现金流和利润率都很健康,股价也一路上扬。自主业品牌业务表现是近两年的股价利好因素。)

·传统核心动力技术

2010年,通用刚经历过破产重组,缺乏资金。上汽抓住机会,和通用签署了联合开发新一代小型化动力总成的协议。

于是,今天大家看到,RX5,i6身上的1.5T,1.0T,和别克君越、昂科威身上的1.5T,欧宝在欧洲使用的1.0T,其实是一回事。

很多网友都说,买车关键看三大件。三大件中最关键就是发动机,这方面,上汽在国内本土品牌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优势。

·新能源核心技术

自主掌握了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以后不用再看合资伙伴脸色了。

新近的一个大新闻是:上汽和宁德时代,成立了电池和电控两家合资公司。最大的整车集团和最大电池供应商(没错,比BYD的电池体量还要大。同时也是宝马等车企在国内的电池供应商),实现了强强联合。

·车联网

与阿里组建合资公司,叫做斑马汽车。

现在看到的这套智能系统,YunOS for Car,还只是雏形,你也许觉得不错,也许觉得还不够实用。

但要知道,互联网IT产品的技术迭代速度是快过传统汽车的。特斯拉的智能系统在头几年也没什么特殊的,真正的的优势是后续不断通过软件开发实现的。

重要的是,首先搭建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硬件架构。未来更有价值的功能和资源应该会被不断导入,依托阿里巴巴丰富的本土资源,更大的实用价值我预计会在未来不断看到。(无线支付,地图导航,在线音乐,地图热点等等)

外资汽车也在大力推进汽车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但是由于国情,很多国外的东西是进不来的,这方面阿里巴巴等本土公司是有优势的。

·共享化

说一家公司,上汽环球车享旗下的EVcard。这家公司目前运营着超过一万台分时租赁汽车,以上海嘉定为总部,业务已经覆盖了国内数十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分时租赁运营商。

有人说汽车共享目前还不靠谱,分时租赁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太高,这个业务短期内注定亏损。

我觉得说的没错。

但是Uber、Facebook、Paypal,在早期,都是亏损的。今日的亏损,如果不是“为了补贴而补贴”,而是在培育一项有真价值的业务,则可以把亏损视为对未来的投资。

私人汽车的平均使用率过低,是百年以来汽车行业的痼疾之一。

汽车是价值巨大的消费品,它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折旧、消耗保险费、停车费。分时租赁将会大幅提升车辆的平均使用率,这应该是一项有巨大价值的业务。

中国汽车,已经追着外国人的屁股背后几十年了。是时候和他们一起并肩赛跑了。

比如说,在分时租赁的赛场上,上汽是不输任何国际车企的。

·自动驾驶

在自动驾驶这种顶尖前瞻技术方面,全球的专利几乎都集中在美国。

去拥有顶尖人才的地方开设研发公司,是德国、日本、底特律车企不约而同的做法。

本田在17年在硅谷成立一家研发公司,而三年前,上汽就在硅谷成立了一家风投公司。投资了若干家初创公司,包括研发最新锂电池技术的公司等。

两年前,上汽加州创新中心也跟着成立了。

以MG为原型的自动驾驶车已经在加州上路,并开始申请加州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是立体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手机。

10年前,谁能造出质量最好的手机,基本上,就能统治市场,就像Nokia和Moto。

但如今,最优秀的手机公司,同时提供了顶尖的硬件、顶尖的手机操作系统、顶尖的软件商店、顶尖的关键软件、顶尖的自营电商官网和顶尖的线下直营店。

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独一无二的领先优势。

手机市场的战争,已经升级完毕了。

而汽车市场的战争,升级之路,即将拉开帷幕。

面对汽车“新能源、车联网、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趋势,光打赢一个局部战役的品牌,可能并不能算的上出类拔萃。

某种意义上,汽车公司需要进化成“科技公司”,才能在未来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汽车的机械制造属性,将变得越来越相对次要——就像这次上海车展,汽车Tier1供应商,如Bosch、大陆等,已经言必谈智能互联,根本不展示机械技术了。

从这个“面向未来”的视角来看,我个人觉得,上汽凭借雄厚的资源实力和超过一般国企的战略眼光,取得了一定的先机。(大国企确实有钱,某种程度上,更能不顾成本的投资先进技术。上汽投资的力度和前瞻性,比长城强太多了。当然,从生意的本质来看,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投资多的,不一定经营的好。省钱不肯投的,也未必就是坏生意。)

上海汽车总结

优点:

在国有车企当中,最有资源优势、战略眼光,操作思路市场化

过去10年,上汽自主业务吃过不少亏,交过不少学费(海外并购,自主开发,外部合作等等方面),通过这些,积累了经验。这比“不敢投资,不作为也不交学费”要强。

充足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保证了上汽有能力为长远价值,进行持续投资

在发动机、新能源,车联网、汽车共享、自营售后渠道等关键点,相对于大多数对手,上汽具备领先优势

大型国企的行政资源优势

缺点:

前几年上汽自主品牌业务表现一般,积累的规模和口碑都不突出

在充分发挥高管才能、调动积极性方面,有一定的体制劣势

国企的战略施行,容易因为人员更迭而发生变化

吉利汽车

一句话评价吉利:充满企业家智慧,善于运用各种资源的汽车公司。

吉利汽车刚崭露头角的时候,汽车从业者是不太待见他们的。

当年的自主招牌是奇瑞。吉利造的车,总让人联想起李书福先生说过的“四个轮子加一套沙发”,有胡乱拼凑之嫌疑。

靠便宜货在饥渴的市场完成了初始积累之后,吉利和当时同期的很多自主品牌一样,玩起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游戏。

当年的自主三强不约而同大跃进:

奇瑞:一家伙孵化了4个以上的新品牌,名字复杂到让人不想打出来。

BYD:一个BYD,分出了ABC三套销售网络。

吉利:帝豪、上海英伦、全球鹰,三线作战。

这一波新品牌的大跃进,几乎全军覆灭。

唯一一个幸存者,就是吉利的帝豪。

复盘来看,帝豪的成功,在于两点:

1 有一定的差异化,比起当时典型的本土品牌轿车,这台车有一定的高级感

2 定位务实,没有像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盲目定到15-20万左右的售价,而是稳稳守在10万附近

后来,有人把帝豪视为吉利的2.0时代,而几年之后的博瑞博越,则掀开了所谓的3.0时代。

博瑞博越的成功路径,其实和帝豪是如出一辙:小步快跑,务实上攻。

帝豪把吉利的售价拉高到了10万,而博系列产品则让吉利站在了15万的新高峰。

本人试驾过吉利博越,可以说,这是本土品牌最优秀的产品之一,造型设计出色,静态和行驶质感俱佳,遗憾之处就是动力不足、油耗不佳。与长城类似,在传统核心动力技术上,与国际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因为这东西太烧钱太需要日积月累了。

除了持续的对自主品牌业务,进行渐进式改良,吉利还做过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就是并购Volvo汽车,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众的北欧豪华品牌。

在这次蛇吞象式的收购中,李书福和吉利集团,展现出了高超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谈判能力。

李书福成功的将“急于寻找下家的福特集团”,“希望提升GDP和政绩的多个地方政府”,“冉冉升起的中国汽车市场”, “Volvo的技术和制造资产”等要素,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

这场国际并购,从今天来看,丝毫没有当年人们担心出现的“消化不良”。

甚至,Volvo和吉利一起,孵化出了一个新混血儿,LYNK&CO。

LYNK&CO代表了吉利一直以来的国际化野心。

这个品牌,从设计到包装,完全国际化运作的思路,直指大众通用丰田。

初期,肯定是在主场中国作战,后期再进入国际市场。

LYNK&CO承诺了终身保修,承诺了终身免费道路救援,承诺了终身免费流量。猛一看,似乎惊艳,但其实这些承诺,基本属于产品和营销层面的微创新。

宣称会做汽车电商,宣称会做汽车共享,宣称会做各种新能源版本。暂时还是宣称而已,从宣称到落地到总结经验到不断完善,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融合了Volvo工程资源和吉利人才、市场资源的LYNK&CO,是一个全新创立的品牌。

全新的品牌,就会有最大的行动空间。

但你想看到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惊世骇俗的魄力吗?大概你会失望。

它没不会开展颠覆式创新——而是继承吉利一贯的思路,小步快跑,积极向上,但步子稳健。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吉利又拿下了东南亚最大的当地汽车公司宝腾接近半数的股权。于是,宝腾品牌和归属宝腾的英国莲花跑车,都被纳入了吉利汽车的实力版图。

在吉利-LYNK&CO-Volvo-莲花-宝腾的五星品牌矩阵下,吉利汽车集团,业务遍布全球,俨然有未来国际汽车行业巨子的风范。

坐落在杭州湾和哥德堡的吉利集团旗下两大技术中心,如今都厉兵秣马,全力开动。

可以预期的是,从今年开始,吉利投放新品的速度会更加迅猛,就像过去两年吉利汽车股价在港股的强势表现。

盛况下的隐忧就是:吉利集团过去数年一直在高速扩张,收购Volvo,孵化LYNK&CO,并购宝腾莲花,都需要大量资金。在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无法与丰田大众们相比的情况下,如此的大手笔,会给公司背上较高的财务负担。

如果市场发生剧烈的波动,风险和损失,也将成倍扩增。

吉利汽车总结

优点:

创始人的战略眼光,对企业的把控力,和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务实稳健的经营策略:聚焦主业,全面发展,渐进式提升

行成“吉利-LYNK&CO-Volvo”高中低核心品牌矩阵,全面覆盖汽车市场的不同需求

预计新购入的宝腾品牌将主要应对东南亚市场,通过导入吉利品牌的合适产品贴牌

缺点:

高速扩张之下,对资金和资源的持续依赖。摊子铺的太大太快,不一定是好事。我们都知道有家玩命扩张的公司叫乐视,当然吉利比乐视要稳妥太多了

重金推出的LYNK&CO品牌需要从0起步,新建渠道和消费者认知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收购东南亚的宝腾,但只有接近半数的股权,日后两个股东能中外一心吗?

同时管理五个汽车品牌的难度是巨大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多品牌战略的汽车巨头,最后下场都不是特别好,除了大众。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菲亚特的多品牌战略,几乎都成了制造危机的毒药。

收购Volvo多年以后,协同效应和在Volvo推行改革,见到了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汽车市场的下半场:优胜劣汰,兼并重组

在2017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留给新品牌的空间并不大——如果你去问全国各地经销商的投资人,有一个新品牌的4S店招商项目,投资两千万,问问他是否感兴趣,多半会受到冷遇。

因为4S店三年回本的神话时代,早就结束了。

现在的中国,唯一能比汽车4S店更泛滥的,恐怕只有传销和P2P(噢,不好意思,差点忘记了,很多时候,这俩家伙其实是一种东西)。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LYNK&CO,与长城的WEY一样,包括借助互联网汽车等新技术的名义大幅提升销售单价的荣威一样,都遇到了一个天时上的利好——萨德事件。

韩国车在国内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现代起亚16年可以卖出超过179万台汽车。

这个大盘子里,咬下一大口,就够本土品牌开心的了。

除了韩国车,三流的法系和日系合资品牌们,也该想想自己在这个全球最大、竞争最惨烈的市场里,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独特价值呢?

如果没有,你们迟早要滚蛋。

除了把目光往外看,觊觎外资锅里的肉,其实更应该把目光往内瞧。

锅里还有一大把呢。

数十个自主品牌乘用车,在神舟大地上,遍地开花,开到荼蘼。

这本身就是一种短期内难以避免资源的错配。

从长期来看,错配的资源,总是要回归正常的。

当优质的本土品牌准备崛起的时候,那些“演技派的假洋鬼子”,那些“取巧派的山寨作坊”,那些“割据一方的地头蛇”,必将让出路来。

因为汽车消费本质上是一个To C的生意。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即使再顽固,最终也会被消费者的钱包投票所打败。消费者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他们必然会努力选择这个市场上相对优质、价格合理的商品。

从17年1-4月的数据来看:

Top10的自主车企,4个月卖出了232万台车,而11-50名的自主车企,一共只卖出89万台。

Top10在自主品牌业务中的集中度达到了72%。

未来预计还会进一步提升。

下一个十年,在自主品牌覆盖的市场内部,逐步完成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预计会催生5家左右年销量破百万的本土车企。

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一下有了五家马自达或者三菱汽车?

届时,本土车企进军海外的基础,才会真正踏实,中国汽车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刻也会正式来到。

------------------------

我是一苒,知乎汽车话题优秀回答者、什么值得买生活家、汽车之家说客作者,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号「一苒说:yiransay」,随时和我交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67关注 | 36作品
+ 关注
电动车品牌和用户咨询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