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ODE,能帮大众找回中国的密码吗?

大众应该是第一个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概念车的外资品牌。


原因也很简单,再不加以重视,这个曾占到全球销量近一半的单一市场,就快被一众势头强劲的中国品牌瓜分殆尽了。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卖了134.5万辆新车,只占了大众全球总销量的 30.9%,同比下滑 7.4%。再加上猛打价格战,大众中国上半年利润只有8.0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2.6亿人民币,同比锐减30%。


这台集成了针对性解决方案的 ID.CODE,能立竿见影地为大众中国止颓向好吗?




面对新玩家们的猛烈竞争,大众想到的最根本的办法,依然是不断强调百年品牌的基因。


于是他们在ID.CODE的身上特意强调了轮拱的设计,并与经典的高尔夫做关联,意图给那些曾经喜爱大众的人一个继续忠于品牌的理由。



不知这种关联,是否与现任大众设计总监Andreas Mindt操刀过第七代Golf的经历有关。但与过去的高尔夫相比,ID.CODE确实充满了更多动感与活力。


上任一年多以来,Mindt也在努力理解中国用户的新需求与大众品牌过往设计表现之间的矛盾,并给出了活力、出众和灵感三个词,作为ID.CODE及未来中国市场产品的设计准则。


翻译过来就是,与过去严谨、理性且稳重的风格相比,Mindt希望新的设计风格更加在意跳脱的变化。


包括更动感的溜背,没了经典肩线的光滑侧身,以及更加简约的前脸元素。



尽管这些变化让ID.CODE看起来有不少自主品牌电车的影子,但既然过去的路子行不通了,又想快速做出变化,迎合“大众”做法,也不失为一条适合大众的路。



解读ID.CODE的亮点时,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不断在强调“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并以对智能网联功能丰富的探索作为践行这一战略的力证。


灯光的智能化是他们找到的第一突破点。


ID. CODE配备的交互式灵眸3D灯语由967颗LED组成,在L4级自动驾驶模式下,“眼睛”的动态变化可以向行人发送信号。



此外,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智能硬件被藏在了ID. CODE的前风挡内,进入L4级自动驾驶模式时周边的一圈灯带会和前保险杠处的雷达、外后视镜、后摄像头与行李架尾部的示廓灯共同亮起,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



当然,也许是受到新势力们的影响过重,大众也陷入了一些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设计怪圈。


比如被称为智慧交互车窗的概念,大众设想用户走近ID.CODE时,需要和车窗上显示的拟人化AI智能助手进行对话,了解天气信息,并阅读带雨伞或涂防晒的提示。



显然,为了给AI助手创造一个应用场景,大众的设计师们有意地忽略了手机的实用性,并预设用户只有在出门要上车时才需要看天气预报,而且哪怕车内有更清晰的屏幕,也要站在车外把车窗上的信息读完。


 

至于内饰,结合大量氛围灯点缀的环抱式的IP、方向盘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收缩、座椅可前后旋转等功能,已经是近些年来大量概念车的标配技能了。



当然,在智能化的传统设计范式下,ID. CODE的设计也有一些“独立思考”。


比如嵌在前风挡下面的Wide-R曲面屏,为如何将屏幕与内饰其他组件融合的更整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与去年宝马在Vision Neue Klasse概念车展示的风挡HUD有所不同,ID. CODE采用的实体屏幕位置更靠下,依然为前方的实景路况留出了充足的视野。



其实无论是全新的迈腾、帕萨特还是途观L Pro,大众这一代新车的屏幕布置可以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独立于IP造型的中控屏幕打破了内饰的整体感不说,看起来像后加装的副驾屏也充满了山寨风,硕大的黑边和11.6寸的屏幕比例在视觉体验上也并不出色。



希望ID. CODE的量产车型,能尽快解决掉这个最直观体现智能化水平高低的关键问题。


其次,除了认可国内车企们扎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产品策略外,ID. CODE还为这个第三空间设计了个可通过紫外线和过滤器净化空气的吸尘机器人,并赋予了它一个GTI风格的外观,用实际行动加入了这场“汽车家电化”的军备竞赛。



此外,可滑动的中控台,在杯架和氛围灯间切换的升降机构,以及不出意外的车载冰箱——在用户场景的创新上,大众的设计师们也在尝试着理解与认同,并向那个将驾驶奉为第一要务的老钱形象说再见。



未来,ID. CODE将会化身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大众安徽三家合资公司的量产车。


它可能是下一代ID电车的雏形,也可能是大众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六款混动车型的序曲,还可能是已有数百位大众工程师入驻的合作伙伴小鹏的某款先导产品。


在谈及中国元素的时候,Mindt表达了一个批判意味较浓的观点:将龙的图腾融入设计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即便在欧洲人们也不会用图腾标记自己的设计,从市场的根本需求寻找灵感,比浮于表面的元素装饰更有价值。



后者显然更难,也显然能成为大众在中国市场破局的关键。只是对于曾经“花了40年只研究中国人”的大众来说,如今更应该弄明白的,是中国人的需求突然就变了,还是曾经的研究只浮于了表面。


过去40年,大众在中国培育了汽车产业链,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也通过几代产品为行业树立了不少标杆与规范。从ID.CODE开始,期待以合资身份同样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贡献的大众,能尽快找回中国的密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ID.CODE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78关注 | 325作品
+ 关注
聚焦出行领域的设计体验与科技变革,20万+车企从业人员/供应商/设计爱好者/车主用户关注 不止聊设计,分享新出行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