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 ID.4 GTX 评测——未达预期
尽管普通版大众 ID.4 作为家庭用车已足够出色,但 GTX 版本并未如预期般令人振奋。
ID.4 GTX 实质上是大众推出的首款电动性能车型,并搭载了该公司全新的“GTX”标识。它可被视为经典“GTI”的电动版延续。然而,现实却让人略感失望。
但遗憾的是,我觉得它不能延续过去GTI车型所累积的辉煌声誉。
它跑的挺快
中国版ID.4 GTX车型基于大众专属的MEB平台打造,配备了82kWh的电池组。
与所有电动车一样,它油门响应迅速,动力输出平稳且易于控制。它不会像某些高性能电动车那样带来令人窒息的加速冲击,但平稳的加速体验在日常驾驶中更为舒适。此外,其充沛的动力足以让你在车流中自如穿梭。
前部增设的电机将动力从普通版的282马力提升至335马力,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缩短至5.4秒。有趣的是,两款车型的扭矩均保持在545牛·米。
驾驶体验未达兴奋点
尽管性能有所提升,但GTX版本与标准版在驾驶感受上并未拉开明显差距。它配备了四轮驱动系统,有助于在湿滑路面上提供更好的牵引力,但对于大多数日常驾驶场景而言,较低的功耗或许能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
你可能会期待GTX为驾驶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驾驶模式选择,但大众在ID.4上依然坚持简洁的设计理念:没有可变再生制动选项,仅提供D档和B档两种模式。
即便在B档(代表制动能量回收)下,再生制动的力度也并不激进,与常规单电机车型相似。不过,制动踏板的感觉较为渐进,在踏板行程的末端提供了更多的再生制动效果。
在运动模式下,转向手感偏轻,在急转弯时无法给予驾驶者足够的信心,让你感觉方向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
这确实有些令人失望,因为ID.4 GTX在高速过弯时实际上能够保持不错的稳定性。低速时可能会略显转向不足,但由于更多动力被分配到后轮,车辆的操控性相当中性。牵引力控制系统也表现得很微妙,确保驾驶平稳而不至于过度干预。
当巡航机更适合
ID.4 GTX 最适合作为长途高速公路巡航的伙伴,它能够行驶长距离并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同时车内噪音控制得相当出色,轮胎噪音和风噪都被有效降低。
然而,当你离开高速公路,驶上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时,驾驶感受会变得有些颠簸,路面的起伏感更加明显,仿佛车辆的悬挂系统是为了更舒适的乘坐体验而特别调校的。即便是配备了运动套件,也无法完全抑制这种重量感带来的不适。
续航表现优异
中国版ID.4 GTX同样基于大众的MEB平台打造,并配备了82kWh的电池组。平稳的油门操作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能效表现,ID.4 GTX每百公里平均耗电量仅为17.7kWh(相当于每kWh能行驶约5.6公里),这在双电机电动车中表现尤为出色。
一次充满电后,ID.4 GTX能够轻松行驶至少450公里,对于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需求来说,这通常足够使用一周时间。
皮毛不错
与常规版ID.4一样,大众ID.4 GTX的外观设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无折痕的设计简洁而富有未来感,同时又不失现代气息,在停车场中也能脱颖而出。
没有物理开关,过于简洁
一个小插曲是,方向盘上虽然配备了一些触觉开关,但很快就会发现ID.4并没有物理的信息娱乐系统控制开关。你与这款电动跨界车的所有交互都围绕在中间那块巨大的触摸屏上进行。
这块12.9英寸的屏幕拥有高分辨率的图形显示效果,并设有四个快捷按键以方便访问常用菜单。在实际使用中,屏幕的表现相当出色。不过,未来如果能加入无线或安卓功能,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大众声称其“Hello ID”语音助手能够弥补屏幕操作的不足,但并非所有驾驶者都热衷于使用语音命令来控制各项功能。
在触摸屏的底部,音量和温度调节滑块的操作可能会显得不够精准,特别是需要微调时,很难把握细节度。
方向盘上的电容式触摸控件也存在类似问题,它们过于敏感,特别容易被误触,而且在选择功能时缺乏明确的反馈感。
对于那些经常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下车办事的人来说,每次离开座位时车辆都会自动熄火,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且,目前看来,这个问题还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案。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众汽车正在积极听取用户的反馈。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更新,系统已经得到了改善,并且该公司也表达了在未来车型中恢复物理按钮的意愿。
充电麻烦
简约的内饰设计带来了宽敞的空间感受,地板的平坦设计使得后排空间充足,即使同时坐下三名成年人也毫无压力。控制台储物空间既宽敞又实用,配备了多个口袋用于放置手机和其他物品,同时还提供了充足的USB端口。
ID.4 GTX 还在车内增加了一些专属的 GTX 标识和缝线装饰,为车辆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格。运动座椅的设计也非常出色,提供了适当的侧翼支撑,确保在转弯时能够紧紧包裹住乘客。此外,车辆还配备了哈曼卡顿音响系统,相较于普通版 ID.4 有了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ID.4 GTX 配备了全景天窗,让大量自然光线涌入车内,为整个驾乘空间营造出一种明亮而宽敞的氛围。
后备箱空间达到了543升,超越了大多数同级别车型。不过,令人稍感不便的是,充电线缆的存放位置在后备箱地板下方,而非在前舱盖下的专用空间内。这意味着在需要取用充电线缆时,可能需要先卸下上方的货物。
此外,ID.4 GTX 还配备了大众的“ID”灯带,这是一条位于挡风玻璃下方的LED灯带。当车辆接近路口或根据导航提示时,灯带会向左或向右扫描(尽管这一功能目前还不支持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这一设计有助于提醒驾驶员注意行驶过程中的变化。
GTX之名是否名不副实?
当然,ID.4 GTX 拥有出色的加速性能和宽敞的空间,还能跑的飞快。
但是,你完全可以在普通版 ID.4 上获得这些体验。没必要花更多的钱,买GTX。
从GTX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款车型似乎并不足以完全承载 GTX 的称号所带来的期待。
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款双电机版的 ID.4 变体,还是将 GTX 的铭牌保留下来,以备大众未来推出更令人兴奋的产品时使用吧。
不得不说,挺遗憾。
这款车的外观设计相当出色,内饰的装饰也确实为整体增添了不少光彩。然而,考虑到 GTX 与其单电机兄弟车型在整体体验上共享了高达90%的内容,剩下的10%差异,并不足以它构成“必须”升级,能让车友更喜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