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对小鹏这个品牌的好感度很高,从当年第一次试驾P7开始,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小鹏P7的车身侧面比例,是最好的。即使放到2024年年末这个时代,我依旧这么认为。当然,吸引我的不能只是姿态和比例,P7de操控感受,以及后排的地板高度都是吸引我的地方。所以当我们公司在面对多人出行用车需求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小鹏X9.
可以说,对于一台车或者一个品牌的好感,就是从第一面开始的。有了外观或者说设计上的吸引,才会有后来更深入了解的机会。同理,当我在摄影棚里第一次看见小鹏P7+的时候,好像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我们先不看细节,如果退后几部,再眯上眼睛,你可能会和我一样,感觉这并不是一台属于这个时代的车型。而是一台属于未来的星际飞船,穿越而来,这种感觉会愈发强烈。
如果非要解释这一设计的由来,我相信小鹏旗下的临一个产品“飞行汽车”,能给出答案。同样都是为了对抗空气阻力,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是共同的追求。小鹏全新P7+的设计语言名为“聚变几何”,好像将科技,AI与美学聚合在一起后,诠释出一种全新的科技美学。
可能会有人会说,这台小鹏P7+的前脸设计,有那么一丝熟悉。毕竟,延续自家族化的Robot Face,依旧能在这个设计同质化的年代,让你在车流中一眼认出。当然,这样的设计如果交给AI来做,可能会更加激进。但是在更新换代如此快的今天,我们也要给未来,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
车身侧面,是这台小鹏P7+最值得仔细欣赏的地方。双色的涂装,让悬浮式车顶的存在感更强了一些。利落修长的线条,除了增加了车辆本身的设计感,也将功能与追求合二为一。刚刚我们说到了空气动力学,没错,这台P7+的风阻系数只有Cd 0.206。可能在2024年10月这个时间点,这个数值的绝对值不是一味的小。但是仔细观察P7+的车身,你不会看到很多繁冗复杂的线条,留下的只是生动优雅的曲面。
也是因为悬浮式车顶的使用,我们可以在小鹏P7+的车尾部,看到难得一见的双层尾翼。这种双层尾翼的设计看似简介,但配合车尾扩散器的使用,能给车辆带来更低的风阻系数。即使设计上如此高调,但小鹏P7+并没有放弃车辆的实用性。作为一辆大掀背车型,开口的长度和宽度都超过1米,外加超长的进深,给了小鹏P7+一个多变的后备箱空间。
内饰部分,我觉得小鹏P7+最吸引我的,莫过于空间。其实我们这代人,是被“惯坏了的”。30年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里还不存在私人用车这个细分市场。20年前,开始逐步有了私家车的概念,10年前,加长已经成为合资品牌成功的必要因素。而到了现在,我们为了空间,在电动化的红利时代,车内的布置可以更加自由,“得房率”也越来越高。
所以说,在可见的未来,不一定只有SUV或者MPV才是大空间的必要前提,一台5人座的轿车,甚至是轿跑车,都可以是大空间的代表。回到P7+上来看,不仅全车的座椅都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后排的腿部空间更是接近了1米。当年在小鹏P7上吸引我们的超低的后排地板高度,在小鹏P7+上同样延续下来。采用了业内最薄的800V电池包,高度仅有109mm。
作为国内第一家搭载激光雷达的车企,小鹏在智驾线路上的选择,绝对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在小鹏P7+上,我们看不到激光雷达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清摄像头为基础的视觉方案。相对于上一代感知原件,感知范围提高了125%,达到了180米。与之搭配的,也是两颗来自于英伟达的Orin-X芯片。
我相信,更多的朋友和我们一样期待这台P7+的动态驾驶体验,但由于条件限制,这一次只能给大家分享静态的感受。随着今天小鹏P7+正式发布,相信在不久之后,就可以带来更多动态驾驶,以及智驾系统的使用感受。更多消息,还请持续关注《蔻蔻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