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理解“中国式”买车的怪象:看看你是不是也一样!曾几何时,美国也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受到中国人的羡慕。但现在,我们也“富有”了。比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民用汽车数量已达3.36亿辆,比美国多5100万辆!但有趣的是,虽然我们有更多的汽车,但真正的“汽车文化”似乎没有跟上,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购车奇怪的形象。例如,以下三点特别明显,外国人不明白,看看你是否也一样!
01 过分重视“品牌”一是特别注重品牌。说白了,车好不好都无所谓,品牌一定要好!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买车不是买交通工具,而是搞“面子工程”。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甚至可以认为:空间、舒适度甚至配置差都无所谓,但是标志必须豪华,品牌必须响亮。以我家乡的叔叔为例。给女儿买车时,女儿坚决要一辆“有品牌”的车。原因很简单:开车出去有面子。叔叔也同意这一点,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一个标志“好看”的品牌。是的,这就是典型的“中式”买车逻辑——标志越豪华,感觉越值钱。
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面子的权利,但问问自己,这真的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肯定不是!在追求标志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汽车本质的忽视。虽然不可否认,豪华品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代表了质量和高端。但时代不同了,都是2024年,还盲目迷信奢侈品牌就是“牛逼”,有些脱离现实。毕竟,市场已经改变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性能、配置、空间方面——许多独立品牌已经可以提升同一水平的品牌。更何况价格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因此,与其迷信“品牌商品”,认为“飞度是50万以内最好的车”,不如睁开眼睛看世界。看看汽车市场变成了什么样子!同时,问问自己,买车的目的是什么?02 无脑购买热门车二是无脑跟风,买热门车。看到新电车非常火爆,周围的人纷纷入手,于是也赶紧买了电车。看到增程车受到表扬,又匆匆开始了一辆“可油可电”的增程车——仿佛没有赶上这一潮流,就显得“落后”。
但是问题是,真的适合自己吗?也许不是!有个朋友很典型:他住在老城区,没有充电桩,平时工作场所充电不方便。听说增程车很火,直接开始了可油可电的增程车。花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被坑了:因为“可油可电”虽然没有长途焦虑,但也有“短途焦虑”。说白了,没有家庭充电设施,买增程车真的很难受—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归根结底,这类汽车的纯电动续航能力很短,充电速度很慢,非常耗时。尤其是冬天,情况更糟。耐力在低温下进一步缩短,他的焦虑也随之升级,整个人都快崩溃了。不到半年,他就选择卖掉这辆车。是增程车的问题吗?其实不是!但是车这个东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盲目跟风,看到什么火就买什么,最后很容易买到不适合自己的车。不但没有享受到车的便利,反而给自己增添了不少麻烦。03 “二手车”市场被忽视最后,看不起二手车市场。在他们看来,新车是值得的,二手车肯定不好。因此,即使预算紧张,也要咬紧牙关买一辆新车,认为“全新”的标签,是质量的保证。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二手车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和标准化,许多汽车状况良好的二手车只是“捡漏”。比如有的车主买了新车后,开了几百公里就转手卖了。这样的二手车不仅车况几乎和新车一样,而且价格便宜几万!你认为这不划算吗?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提供了详细的检测和保修服务,根本不用担心车况。而且,你真的很担心,花几百块钱请“专业人士”检查并不难。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一辆“准新车”,享受与新车几乎相同的质量——为什么不呢?当然,有些人会觉得心理上过不去,觉得“二手车不够体面”。
但是你自己不说,谁知道你买的二手呢?此外,汽车的本质是为生活服务,而不是为了“暂时的幸福”。因此,还是现实一点,不要忽视二手车市场!总之,汽车最终会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是为面子、潮流或虚荣心买单。无论是“品牌”还是“品牌”、热门车型,还是新旧之争,最终都应该回到一个问题:你到底需要什么?不盲从,不跟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真正的“会买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