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 Car Body 2024。
我自己处在动总的领域,以前没有关注过这个大会,但是行业内嘛,大差不差,形式上是清楚的。十佳发动机,十佳变速器,或者到智驾的各种比赛,造型的各种大奖,都是一样的,而Euro Car Body这个大会,顾名思义就是专属于车身的存在。
为什么会讲这件事呢?
因为你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有一台中国自主品牌的设计,会在冠名以“欧洲”的大会上获奖。
其实没那么烧脑,或者阴谋论。
这是一个国际汽车联盟组织的顶级峰会,三十多年了,只不过“老欧洲”是这个行业积累最多的地方,多多少少,东道主了的意思,仅此而已。这次参展的10款车里,自主车型有俩,一是比亚迪 海豹,另一台,是上半年舆论界的流量天王,MEGA。
更不可思议的在于,海豹在专家打分当中,排序第一。
只是现场的玩法是“观众打分占60%”,最后被刷到了第三。
仅仅从专业上来看,那个40%的专家组,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但是也没有那么“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海豹是最早使用CTB的车型。
新能源最开始的时候,多数产品是在燃油车的构型下去做改型的,电池对于这个构型,其实是个多余的存在,挂在底盘下,会带来许多不可控的问题,比如底盘硬生生被拉低了,为了通过性,要反向增加车高,为了控制车高,就得压缩头部空间,于是遮阳帘普遍地,就无了。又比如最典型的问题,重心变化了,对吧?以及底下一堆重量对过弯的刚性影响等等。
操控的下限,肯定是低了。而上限,也上不去。
在这个背景下,CTB得以出现。
电池,和底盘车身,是一体的。它是电池,也是车身底盘的一部分。
集成一体以后,少了中间许多过渡件,整体重量下去了不说,结合更紧密以后刚度也提升了,操控的上限,就上去了。
但是你会发现,在设计车身底盘时去考虑电池的话,这就会是一个专有的、排斥燃油车型的构型。
它得是一个新的纯电平台。
于是新能源的时期,谁跑得最快,谁最早面临这个问题,谁最早想到这个点,谁就能最早拿出CTB,这就是海豹的意义,也是它获奖的真实原因。
CTB省下了海豹Z向上的15mm的空间,对减小迎风面积、降低能耗,都有很大的帮助---再考虑到刚度的问题,它的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分别可高达40500Nm/°和31700N/mm,你会发现这个技术是全方位的优点。
燃油车的上限,开始成为新能源的下限,也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