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热门家用SUV盘点!第二代宋Pro DM-i如何成为“同级最优解”

紧凑级SUV市场的竞争一直以来都十分激烈,因为这个级别确实可以走量,所以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有非常多的硬核产品。

今天要聊的这4款车——第二代宋Pro DM-i、丰田锋兰达、本田CR-V、银河L7,都属于主力车型。

它们涵盖了插混、油混、燃油等多种动力总成,在同级别来说非常有竞争力,如果你手握十几万的预算,可以看完再做决定。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

厂商指导价:11.28-14.28万元

第二代宋Pro DM-i造型得到了全面升级,新国潮龙颜美学设计让前脸更简洁更年轻,看上去更有新能源的典型特征。

前保险杠采用了叠层设计,左右两边的倒钩型转折非常生动形象。

车身侧面是悬浮式车顶,银色的D柱和前脸遥相呼应;波浪一样的腰线带来了运动鲜活的车身姿态。

整体来看就是,第二代宋Pro DM-i外观虽然改动幅度不大,但是都踩在了年轻消费者的点上了,在同场的对手中,第二代宋Pro DM-i好像要年轻几岁。

再看座舱,第二代宋Pro DM-i内饰布局清新,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设计理念。

整个仪表台都是大面积的皮质软包、金属以及钢琴烤漆装饰,用材很有档次感。

全新琥珀棕的颜色看上去很优雅温馨,副驾还有几何美学氛围灯,相信年轻的消费者会很喜欢这样的风格。

宽敞的空间是这个级别家用SUV的刚需,第二代宋Pro DM-i的尺寸为4735/1860/1710mm,轴距2712mm,在四位选手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车内空间充沛,第二排座椅十分厚实,坐垫长度也很优秀,能够很好的承载三名乘客。

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全部放倒与后备厢齐平,空间可以从407L扩展至扩展至1430L。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宋Pro DM-i依然保持了比亚迪配置丰富的特点,DiLink智能座舱和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标配。

12.8英寸中控屏可以自适应旋转,以配合不同的使用场景,原厂自带的应用就非常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

屏幕滑动操作特别顺滑,语音控制的范围也很宽泛,不用唤醒词也可以直接操作,全场景智能语音支持连续对话,基本实现了所见即可说。

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包含了ICC智能领航、ACC自适应巡航、ISLC智能限速控制、FCW前向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BSD盲区监测、DOW开门预警、LDA车道偏离辅助等智驾功能。

在高速行驶时基本上可以解放双脚,大量的主动安全配置进一步提升了上下班开车的安全性。

难得的是,第二代宋Pro DM-i并没有用配置高低来区分不同的安全性,比较良心。

新车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相比之前又有了不少精进。

发动机热效率进一步提升到了46.06%,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3.7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400km。

这样的表现在整个市场中都是很强的,本场的四位选手基本上都要甘拜下风。

在充电条件良好的情况可以当纯电车使用,用车成本更有优势。

而且入门版本的纯电续航就有75km,装上家充后其实完全可以当做纯电车型使用。

比亚迪的DM混动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得到了超大规模验证的插混技术,几百万的消费者享受到了高性能和低油耗。

所以第二代宋Pro DM-i的这套混动总成,堪称同级别的黄金动力。

此外,第二代宋Pro DM-i还拥有3D全景透明影像、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前排双气囊+侧气囊+贯穿式气帘、自适应旋转悬浮Pad、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比亚迪智能云服务、手机NFC车钥匙、车载ETC、VTOL移动电站功能、智能上下电功能等16项核心标配。

在本场的四位选手中,第二代宋Pro DM-i配置相对是最丰富的,即便是低配也有足够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宋Pro DM-i是比亚迪的中流砥柱,在品牌和销量上有双重优势。一代车型就拿下了极高的销量,今年上半年以120721辆的成绩,勇夺插混SUV冠军,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第二代宋Pro DM-i进一步巩固了产品力,在本就不错的基础上,在包括核心技术、设计、配置、动力等方面都有提升,实力再次进化,是名副其实的国民SUV,也是这个级别中可以闭眼入的存在。


广汽丰田-锋兰达

厂商指导价:12.58-18.48万元

锋兰达是丰田双车战略的产物,也就是荣放的兄弟车型,主打实用主义。

车身外观和荣放有些许的区别,前脸的下进气格栅更为威猛,高配还提供时尚的双色悬浮式车身。

车身底部的黑色塑料装饰和黑色轮眉,让锋兰达充满了跨界气质。

丰田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很多年没有太多的改变,也没有向新能源靠拢,所以锋兰达总体而言就是比较常见的燃油车风格。

如果体验过同价位的新能源,会觉得锋兰达的内饰比较传统。车内还有大量的实体按键,其实和十年前的丰田车相比也差不太多。

还有就是内饰用料,锋兰达中低配用料完全无法和自主品牌新能源相提并论,只有很高的配置才稍微好一点。但也没有太多能撩动消费者的设计,稍微有点跟不上时代,中老年消费者可能会更适应。

不过丰田对于空间的拿捏还是很老道,轴距2640mm并不夸张,但是前后排都比较宽敞。

后备箱容积也有427L,后排座椅支持4/6分割,可以实现灵活的空间组合。

以前合资品牌的车机系统功能都非常单一,基本上只比收音机强一点,锋兰达还是有不小的进步。

10.25英寸中控屏全系标配CarPlay、HiCar、CarLife三大手机互联,无论你用什么手机都能轻松连接车机,这一点做得很好。

不过车机本身只能说够用,还远远达不到新能源的好用程度,况且语音控制功能也只有最高配的车型才有。

所以丰田的想法就是普通消费者还是直接用手机来代替车机。

锋兰达比较有惊喜的是,全系中除了最低配,其他车型都标配了Toyota Safety Sense规避碰撞辅助套装,包括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

虽然无论从感知硬件规格,还是具体的功能上都比不上自主新能源的智驾功能,但是丰富的预警功能,能够在日常行车中帮助驾驶员规避事故风险。

锋兰达在主动安全上舍得下本,多少还是挽回了一点劣势。

锋兰达的价格跨度比较大,这是因为有好几种动力总成和配置。

2.0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属于经典的燃油版本,主要出现在中低配上,主打皮实可靠。

2.0油混定位稍高,动力表现更好,同时油耗更为优秀。

HEV油混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充电,不用改变燃油车的使用习惯,更适合只考虑燃油车的用户。

无论是哪种动力配置,在可靠性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相对新能源的体验会传统一点。

广汽本田-CR-V

厂商指导价:18.59-26.39万元

CR-V是紧凑级SUV中的元老级车型,在国内卖了很多年,也是燃油车时代家用SUV的代表作。

全新一代的车型外观更为硬朗,前脸大灯和格栅都使用了更多的折线,相比锋兰达还是要更运动更时尚。

腰线也是四平八稳,中庸大气的风格比较符合中国市场的审美。

尾灯其实很有辨识度,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沃尔沃。

CR-V的内饰也属于很传统的燃油车,传统到不需要任何适应就能上手。

唯一比较花心思的,就是中控台上的隐藏式出风口,但是对提升车内质感用处不大。

启动、空调、换挡等都是实体按键,所在位置也是经典布局,一眼望去实在没有什么新鲜感。

好在中高配配备了无线充电,不至于太古板。

从视觉观感上看,新款CR-V尺寸比上代大一点,轴距2701mm,实际上还是比第二代宋Pro DM-i短一点。

但是CR-V居然提供7座车型,第三排实际体验一般,只能应急使用,不过本田对于空间的利用确实很上心。

本田其实很早就有自己的车机系统,目前已经迭代到了Honda CONNECT 3.0。

但是和其他大厂的车机系统一样,没有发生质变。

基本上还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功能没有太大的突破。

CR-V采用10.1英寸中控屏,支持CarLife手机互联,适应性比丰田还要差一点,屏幕上面居然还布置了实体按键。

车机内置的应用并不丰富,而且语音控制不算太流畅,谈不上什么智能化。

混动版甚至有两款车不支持Honda CONNECT,看来本田对于智能座舱重视程度很一般。

在自主品牌的带动下,合资品牌也在逐渐普及智驾功能。

CR-V除了最低的两个配置以外,都搭载了带L2级辅助驾驶的Honda SENSING智能驾驶系统和全速域自适应巡航。

高速工况比较实用,低速工况以防碰撞预警为主,属于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基本操作。

但是并线辅助、变道辅助、车侧预警这些功能只有高配备才有,本田将智驾功能切割得太细碎,用来拉高价格。

所以CR-V有太多的车型配置,消费者必须很仔细的对比选择才行。

动力总成方面CR-V和锋兰达一样分为纯燃油和油混两种,1.5T加CVT的组合比锋兰达的燃油版更具爆发力,2.0油混版本也能很好地兼顾动力和油耗。

本田的动力性能在同级别的燃油车中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CR-V长期以来都是同级别最有驾驶乐趣的车型。

但是面对同级别的新能源时就很普通了,即便是混动车也更偏向于油车,赶不上新能源的爆发力和经济性。

吉利汽车-银河L7

厂商指导价:12.57-16.947万元

银河L7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封闭式前脸很有电感。

车身线条很复杂,腰线上翘,车顶下压,银河L7想表达更为运动的车身姿态,实际看上去也是如此。

从侧后方的角度看确实很动感,只不过尾灯末端的转角稍微有点画蛇添足。

相比于丰田和本田,银河L7车内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10.25英寸液晶仪表、13.2英寸中控屏加上副驾驶的16.2英寸娱乐屏,充分迎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当然屏幕堆太多了,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光污染。

内饰还使用了大面积的皮革和木质材料,精致度显然比合资品牌好很多。

车内的实体按键数量很少,三块大屏幕足够容纳绝大部分的功能。

银河L7的内饰结合了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的优点,和第二代宋Pro DM-i一样属于新时代的座舱。

银河L7的车机采用了8155芯片,使用吉利银河N OS车机系统,硬件相当主流。

不过车机的流畅度只能说一般,等待后续如果能升级Flyme Auto系统才能赶上第二代宋Pro DM-i。

因为有足够多的屏幕,银河L7安排了很丰富的主流应用,还可以通过下载来获取更多App,可玩性十足。

车机支持手势识别和多音区语音控制,体验和智能化程度领先同级别燃油车一个时代。

智驾功能银河L7也比较丰富,全系标配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和L2级辅助驾驶,基本上解决了高速巡航的需求。

但是相同价位来说银河L7的主动安全配置要比第二代宋Pro DM-i低,智驾功能也更少。

比如银河L7最顶配甚至都没有倒车车侧预警、并线辅助、遥控泊车等功能。

配置是有了,但是没有落到实处,整体的性价比没有那么好。

银河L7的动力总成由1.5T加3DHT组成,系统综合功率确实比较高,能够有效缓解低电量状态的动力衰减,极速也很高。

不过银河L7的驱动电机功率更低,一旦需要急加速发动机就要介入,换挡还有顿挫。

这台P1+P2.5的混动构型,还是更偏向于发动机介入出力,这样就造成了银河L7驾驶的电感没有第二代宋Pro DM-i好,加速也并不顺滑。

最关键的是,1.5T发动机频繁介入,实际上也并不省油,和普通家用消费者的需求有一点错位。

只能说这套系统理论上限更高,但实际使用中只有极端工况表现更好,日常代步油耗和体验都没有第二代宋Pro DM-i好。

紧凑级SUV市场已经变了天,不再是合资品牌的天下,中国新能源扛起了销量大旗。

其中,刚刚上市的第二代宋Pro DM-i是同级别SUV里面风头最盛的明星产品,入门即高配,并且拥有同级最低的油耗经济型,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都低,是目前紧凑级SUV车型的首选。这其中,75km续航版本具有高性价比,115km版本体验更全面;

银河L7强调亏电状态的加速能力,适合对于动力要求更高的用户;

锋兰达和CR-V是合资品牌中为数不多仍然坚挺的产品,它们技术路线比较一致,更适合比较传统,或者只考虑油车用户。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海选导购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9.6万关注 | 8543作品
+ 关注
《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一本书看懂智能网联汽车》等4本新能源车科普书作者,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