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在外,发生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但发生事故后是该私了或自掏腰包,还是直接走车险理赔,却是很多车友都弄不太清楚的。今天,我们就分情况理清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哪些情况坚决不能私了,哪些情况可以考虑私了。
坚决不能私了的几种情况
1、车辆/驾驶人存在严重违法行为
无车牌、未年检、未投交强险这类“三无”车辆,以及无有效驾驶证、有饮酒/吸毒/服用国家管制药品情况的驾驶人,都是不能合法上路的,出了事故也不能向保险公司理赔。
若选择与其私了,就等于放任了对方非法上路的行为,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即便违法上路的是自己,也不能私了,不然无异于授人以柄,很容易被敲诈威胁。
2、对事故事实有争议
“私了”的前提是在双方对责任的划分都认同的情况下共同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双方对交通事故事实存在争议,对事故责任又划分不清,那只能报警,由警察来现场勘查之后判定责任。
3、造成人员死亡、受伤
在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就医才是正确的做法,避免私了后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同时,伤人事故也比较复杂,很难清晰判断哪些费用该赔,赔多少,所以最好不要擅自私了。
4、碰撞建筑物或公共设施
撞到马路边公共设施需要按照实际物价赔偿,这时不能私了也没人跟你私了,只能报警处理。
什么情况下,可以私了呢?
关于私了的前提条件,除了没有前面提到的几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主要提到了两种情况:
● 情况一:行政区内的道路上发生的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且车辆可以自行移动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 情况二:行政区内的道路上发生的受伤人员认为自己伤情轻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且车辆可以自行移动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简言之,只有较为轻微的交通事故,比如轻度刮蹭磕碰之类的,才会考虑私了。不确定是该私了还是走保险理赔的,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在理赔员的指导下再考虑是否要私了。这样,既不用担心私了吃亏,也不用担心冒然出险影响来年保费了。
擅自私了可能面临的风险
1、涉嫌肇事逃逸
觉得是对方责任,但自己大方不想追究,摆摆手就开车走了,这样未留证据未达成任何协议的“私了”,很可能会被控肇事逃逸,到时候无责也变全责了。
2、误判损失,陷入纠纷,费时费力
私了之后,若后续检查发现损失严重被低估或高估,存在重大误判的,即使双方自行签订了书面协议,也可申请撤销,重新审理,但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精力将更多。
3、影响后续车险报案
一般保险公司都规定,事故之后48小时内如果不报案,则不予立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及时上报保险公司,冒然私了,后续赔偿就得自掏腰包了。
所以说,即便是要私了,也要把握好相关程序,确定私了的,也要拍照留证据,并双方签署《交通事故私了协议书》,其中要包括双方当事人信息,事故描述,事故处理方法、检查结果以及赔偿金额等信息,签字按手印,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后续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