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的“加特林”?到店体验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

后台有网友留言,手握15万预算,想买一台插混SUV,不想千篇一律,要有点特色,这个预算下可选的车型就太多了,比如长安UNI-Z、启源Q05、宋Rro DM-i、银河L7、蓝电E5等,但要有特色的插混SUV的话,那么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肯定算一个。

“加特林”般的动力性能,快人一步

从车型的名字带的加特林就能看出,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和其他插混SUV最大的不同就是动力性能。

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搭载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高效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当你踩下油门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120kW的发动机和150kW电机的默契配合,最快零百加速仅为7.8秒,很轻松就能感受到推背感,对于用户来说,强大的动力系统无论是高速超车,还是等红绿灯时,都能做到快人一步,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有着加特林般的强大火力。

而且和很多插混车型发动机介入有很大噪声或者抖动不同,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的发动机介入时,几乎没有太大的体感差异,舒适性很高。

另一方面,启辰大VDD-i插混加特林搭载了领先同级的5连杆独立后悬挂,相比常见的3连杆悬挂,车身稳定性更好,对侧倾的抑制也更高,比如在加速过弯时,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可以有效拉住车身,不会有很明显的侧倾,带来不错的驾驶信心,再比如过一些颠簸路段(减速带)时,底盘的滤震表现更好,车身不会出现明显的弹跳,车内成员的舒适性较好。

对于插混车型来说,纯电续航当然也很重要,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最高110km的纯电续航,用来上下班通勤的话,基本可做到4-5天充一次电,如果没有家充桩,平时当做油车开也没问题,百公里馈电油耗只有4.3L,以当前92#汽油的价格来算,每公里成本大约为3毛左右,非常省钱。

智能化体验不错

当然作为新能源车型,智能化体验也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

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搭载了双12.3英寸的大连屏,和大多数新能源车型采用悬浮式中控屏相比,双联屏的视觉效果有更强的冲击力,科技感更强。

在人机交互层面上,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的配置相当到位,比如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型都没有物理按键,很多功能只能通过语音控操,但这种交互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而启辰大VDD-i插混加特林在中控屏下方就贴心地保留了一排物理按键,可以用来调节空调,平时驾驶员开车时完全可以盲操,安全又好用。

再比如说语音控制系统,该车的启辰V-Link智联系统支持语音分区识别、连续对话、声纹识别等等,基本上目前主流的语音控制功能都有,所以在车内时,基本上只需要对嘴就可以完成对车窗、空调、车灯等等的控制,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还配备了同级独有的V2X通讯功能,这一功能在隧道和山上手机信号极弱的地方保持了导航的连续无阻,喜欢自驾游的用户开车去川藏线或者大海道这一类的信号不好的地方,车机导航也能保持网络通畅,比较安全。

另外,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在智能辅助驾驶上表现同样很强,像常见的并线辅助、车道保持、居中保持等都有,让天涯君比较意外的是,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还有自动泊车和遥控泊车的功能,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比较友好。

运动化风格明显,质感出色

这个价位大多数新能源车型的设计都大同小异,封闭式设计加上简约的造型,见多了也就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但当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摆在你面前的时候,还是会让你眼前一亮。

它沿袭了启辰大V的“家族式”风格,V字形的熏黑前格栅很有辨识度,而且尺寸很大,直接拓宽了整个前脸的视觉宽度,上方贯穿式的灯带,加上分体式大灯设计,既有主流电车的科技感又不失层次感,前后侧翼子板微微宽出车体,配合车门下方内凹式的筋线设计,不仅有丰富的光影变化,看上去也更具力量感。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车身侧面和尾部的细节设计,整个车身呈现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而且并没有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冬天结冰的时候不用担心被冻住,而尾部的高位刹车灯也被设计成V字形,和前脸相呼应,有着相当不错的设计感。

进入到车内,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也比天涯君想象中的内饰质感好不少,不管是扶手箱、中控台,再或者是门把手,都是软包材质,很亲肤的手感,摸起来还挺细腻的,还有各种仿碳纤维饰板和镀铬饰条的搭配,第一眼看过去的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总结:

综合来看,如果是十多万预算想买一台不一样的插混SUV,那么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动力性能和操控上,有着超过同级车型的实力,并且颜值设计相当出彩,智能化体验也符合主流的设计水准,值得一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海选导购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8万关注 | 1.7万作品
+ 关注
有趣 有料 陪你解读汽车圈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