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刚度是衡量汽车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自身抵抗变形的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对整车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优化车辆NVH性能、提高操纵稳定性、改善疲劳等。提高车身刚度需考虑截面形状、材料、连接方式等因素,但需平衡成本、重量等限制,可以采用车身轻量化系数作为评价指标。
在众多汽车制造商的新车发布宣传中,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车身刚度比上一代提高百分之多少”或“车身刚度达到多少,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等表述。那么,究竟什么是车身刚度?它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被频繁提及作为衡量标准呢?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网络上有许多实车测试车身刚度的视频可供参考。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汽车斜停在一个坡面上,使其三轮着地,然后观察侧面腰线是否仍然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检查车门和后备箱是否能顺畅地打开与关闭,以及两侧的间隙是否有所变化。这些观察结果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车身刚度的初步印象。观察侧面腰线是否仍然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检查车门和后备箱是否能顺畅地打开与关闭,以及两侧的间隙是否有所变化。这些观察结果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车身刚度的初步印象。
01
刚度的定义
定义:刚度是机械零件和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或者位移的能力。在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载荷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
计算公式:k=P/δ
P是作用于机构的恒力,δ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刚度根据载荷形式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当所作用的载荷是恒定载荷时,称为静刚度;为交变载荷时,则称为动刚度。
对刚度的理解,可以参考下面弹簧受力变形的示意图片:
02
静刚度的定义
根据刚度的定义,静刚度是指构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变形可以包括弯曲、扭转和拉伸等多种形式。
以弹簧为例,当弹簧受到静态力F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此时满足关系式F=kX,其中k代表弹簧的静刚度系数,单位为N/mm,表示每增加1mm长度所需的拉力大小。弹簧的静刚度常数与材料的杨氏模量、线径、中径以及有效圈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施加于弹簧上的拉力逐渐增大,其相应的伸长量也会随之增加,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红色曲线所描绘出的斜率正好反映了该弹簧的静刚度特性。的拉力逐渐增大,其相应的伸长量也会随之增加,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红色曲线所描绘出的斜率正好反映了该弹簧的静刚度特性。
03
动刚度的定义
动刚度是衡量构件在动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在动态荷载影响下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当载荷频率极低或接近于零时,动刚度与静刚度相等,此时相当于受到静态载荷的作用;
2. 随着载荷频率逐渐接近结构的固有频率,系统将进入共振状态。在这一阶段,即便是非常小的外部作用力也可能导致大幅度的位移响应,因此动刚度会达到其最小值;
3. 当施加的载荷频率非常高时,由于每个周期的时间间隔极短,使得结构几乎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实际产生的位移量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动刚度增加。这种情况下,实际产生的位移量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动刚度增加。
04
车身刚度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车身刚度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体现在优化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粗糙度)性能上。车身作为一个由众多薄壁结构元件组成的多自由度弹性系统,在受到外界激励时会产生变形,进而引发系统的振动。当外界激振频率接近或成倍数于车身的固有频率(即动刚度,以Hz为单位表示)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种共振不仅让乘员感到不适,还会导致噪音增加以及部件因疲劳而损坏。提高车身的动刚度能够提升其共振点,减少震动幅度和频率,从而显著改善乘坐体验,这也是为什么高级豪华车型往往拥有更高的车身刚度。
此外,高刚度的车身对于增强悬架的支持作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汽车的操控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速转弯过程中,离心力会使车辆重心偏移,给外侧轮胎、悬架及其连接处带来更大的压力。此时,如果车身具有足够的刚性,则可以有效限制扭曲程度,确保车辆按照设计的最佳状态运行。通过安装额外的稳定杆件来加固车身就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从耐久性角度来看,加强车身刚度同样重要。车身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就是疲劳破坏,尤其是在长期承受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出现较大范围的扭转或弯曲变形。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薄弱环节可能会逐渐显现出裂纹或者变形等问题,比如地板区域或是纵梁部分。另外,当车身承载负荷发生变化时,也会影响到移动部件如车门、引擎盖等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这些部件本身并不直接受力,因此它们倾向于保持原有形态不变,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存在相对位移的现象。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条老化导致异响、密封效果下降甚至失效、门锁功能异常以及门缝间隙增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