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综合驾驶体验,似乎已经无需再多言。这么多年,在同级车里能全面超越它的,并不多。可这一回,试驾宝马i5时,我发现,在智能驾趣领域,它把它自己给超越了。
1,试驾车型
如今在售的宝马5系属于第8代,燃油车主要是525和530,电动车叫i5,主要是35L、40L和50L,我试驾的是35L尊享型豪华套装,指导价46.59万元。
2,动力与指标
35L和40L都是后置后驱——下图拍的是后悬架,隐约可见挡板里面的电机。与国内厂家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不同,该车用的是励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10千瓦,最大扭矩410牛·米,百公里加速6.7秒,最高时速190公里。
至于定位更高的50L,前后各有一台电机,四驱,总功率385千瓦,总扭矩775牛·米,百公里加速4.2秒。
3,底盘
底盘方面,前悬架是双叉臂式,后悬架是多连杆式,标配空气悬架,软硬可调,高低可调。从前到后,整个底盘进行了全覆盖,且十分平整,此举有利于提高操控性能,是5系及5系往上的一贯做法。
4,轮胎
前后轮的制动盘均为通风盘,配备19英寸车轮,轮胎规格245/45R19,无备胎。此外,可以选装20英寸车轮,前轮规格245/40R20,后轮规格275/35R20。如果买的是50L,就用不着选装了,原车配的就是20英寸。
5,驾驶感受
与相对经济的3系相比,5系自诞生起,就拥有技术、豪华等标签。比如,它的第1代车型虽然出现在50多年前,但在结构设计时,居然用的是计算机,并配备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转向助力、盘式制动、空调和调频收音机。
我试驾的这辆第8代宝马5系,是它的首款电动车。事实上,我对现阶段的电动车,并无太大兴趣,因为除了充电比加油便宜,没什么货真价实的优点,而电与油的售价,对于宝马5系车主来说,或许没那么重要。尽管如此,这辆电动车在操控方面,依旧保持了原来的味道——那个非常熟悉的味道,因而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所谓非常熟悉的味道,主要指的是底盘,包括悬架和方向,该车配备的是空气减振,从根儿上说,就已经超越了一大堆同级车,再加上软硬可调,总体表现可谓恰到好处,即使细微的颠簸也能做到良好过滤,急弯中的支撑又十分有力。至于方向,同样是它的一大亮点——转向比根据状况可变,或沉稳、或轻盈。
也就是说,这辆电动车与我之前试驾过的5系燃油车相比,底盘表现几乎完全相同,依旧是质感十足,机械素质极佳,尤其在高速公路或盘山公路上,是最能让人感到舒心与畅快的时刻。
事实上,底盘是汽车工程当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科目,是宝马的强项之一。我虽然不知道慕尼黑的那些工程师是如何做到的,但我知道驾驶它,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与那些售价同样高达三四十万元、但亮点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的车相比,用物有所值来形容它,恐怕很恰当。
宝马历来以追求驾驶乐趣而著称,乐趣不仅源于底盘,同时源于动力。
由于动力电池的缘故,i5的自身重量超2.2吨(10年前的535自重大致在1.8吨左右),导致比功率并不高,仅为0.075千瓦/千克,比当年装备直六的535低了0.02。不过,由于电动机的先天优势,加速过程更为顺滑,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中后段加速相当给力,主观感受与当年的535不相上下,驾驶乐趣的获得,只多不少。
有些驾驶爱好者对直六念念不忘,或许,那种澎湃感,在i5身上,基本能找回。
6,驾驶辅助
既然操控感与昔日的5系没什么差异,我为何在开篇时说,这款新车超越了自己呢?原因之一是智能驾驶辅助。
该车的驾驶辅助是L2级,主要功能包括驾驶疲劳提示、开门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救援呼叫、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交通标识识别、自动泊车、遥控泊车、寻迹倒车,等等。
进入自适应巡航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按一下方向盘左手的按键。这个细节让我很感慨——去年试驾另一款德系车时,光是这个操作,就琢磨了半天,反复尝试,虽说能用,可到最后也没能完全适应它的逻辑。
在路况好的情况下自适应巡航时,如果前面有慢车挡道,仪表盘会提醒驾驶者变更车道。此时,有两种方式:第一,开启转向灯,车就能自动变道。
第二,由于配备注意力监控和电容感应方向盘,可以通过视线确认,确认成功后,同样可以自动变道。两种变道的角度都很合适,犹如一位驾驶技术不错的人在掌控。
包括车头的单目摄像头在内,该车共配备5个摄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能提供前、后、左、右的预警。在试驾中,我制造了几个场景,预警都能准确出现,只可惜没能在更为复杂的天气状况下,做进一步体验。
7,车机与抬头显示
新车超越自己的原因之二,是车机。车机硬件是高通骁龙8155P,系统是宝马的iDrive,功能包括娱乐、导航、信息、服务、空调、通信、设置和帮助。语音控制的内容是导航、娱乐、电话、空调。语音识别为双音区,可连续对话。除了以往的标准唤醒词,一些热词,诸如温度高/低一些、风量大/小一些、打开/退出导航、打开微信,等等,可以直接说,用不着唤醒,系统就能识别。
据目前的消息,宝马首创的全景iDrive量产版将于2025年发布,它搭载全新一代的宝马自动驾驶技术,平台性能实力提升5倍,并采用新研发的电控单元,配合宝马自研的动态性能控制系统,算力提升10倍。
抬头显示的内容很丰富,一方面是仪表盘上的行驶信息,另一方面是开启导航之后的导航信息,清晰度很好,显示效果令人满意。
8,单踏板模式
挡位操作是个水晶拨片,往前是倒挡(R挡),往后第一下是前进挡(D挡),第二下还是前进挡(B挡),但能量回收明显增强,其实它就是网上经常有人讨论的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不是真的只有一个踏板,而是一种模式,指的是单纯依靠加速踏板,就能完成加速、减速与停车。这东西早就有,但用在量产车里,特斯拉是头一个。有人质疑它的安全性,我倒是觉得在市区驾驶,这模式挺不错,比右脚在加速和刹车2个踏板之间,来回移动,要便捷多了。
此次试驾当中,所有的市区驾驶,我都用B挡,右脚一直呆在加速踏板上,需要加速时往下踩,需要减速时抬脚,根据所需要的车速,决定抬起的幅度,需要停车时完全抬起。整个过程相当平顺,非常好用。
如果驾驶技术太差,或车感太差,怕误操作的话,别用这种模式就是了。
挡把的后面,还有2个操作间,一个是驻车挡(P挡),另一个是驻车制动,也就是俗话说的手刹。
手刹是自动的,根本无需理会它。但挂P挡,必须靠驾驶者的操作,我认为它的P挡按键太小,操作时,往往需要低头看一眼,才能找到。当然,多数人只有在抵达目的地时,才会挂P挡,小一点儿也无所谓,反正不常用。而我有个与多数人不太一样的驾驶习惯,那就是每遇红灯,都会挂P挡,因为我不喜欢一直踩着刹车。
9,模式与氛围灯
该车的驾驶模式,分为舒适、经济、运动和自定义,此外,车内氛围也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个性化、运动、节能、悦动、舒缓、影院、数字化艺术、静谧。
就拿静谧模式来说,选择后,娱乐静音、来电屏蔽、遮阳帘与氛围灯关闭。
氛围灯颜色的选项很多,包括蓝、紫、粉、橘、红、白、黄、金、绿,等等,可以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氛围。
10,续航与充电
该车由三元锂电池供电,电池容量79.05千瓦时,CLTC续航536公里,百公里耗电15.6千瓦时。在试驾中,市区行驶的时候,仪表显示百公里电耗大都在15千瓦时上下,与标定非常接近。
在高速公路上的电耗,大致在18-20千瓦时之间。在这方面,我的经历是:满电出发,未开空调,以120公里的时速驾驶,行驶358公里,电量还剩15%,续航还有60公里。
电动车不适合跑高速,这是铁的事实。但在此之前,我有过2次类似经历,都是续航打5折,这辆车打的是6.7折,至少比那2回强多了。
交流慢充位于车身左侧的前部,从0充至100%需8.25小时。试驾期间,我有过一次慢充,从40%充至100%,耗时6小时38分钟。
直流快充位于车身右侧的后部,从10%充至80%需0.53小时。如果在宝马超级充电站,用最大200千瓦的充电功率,约需32分钟左右。宝马超充目前已有50多个,分布在17个城市。
我在试驾期间经历过的直流快充,是从14%充至70%,耗时33分钟36秒。
最后的总结:操控感依旧,智能驾趣有新意。
通过一番实地体验,我认为,新车的操控感受,与昔日5系没什么不同,依旧质感十足,驾驶乐趣十足。
由于电机驱动,加速时的力量和线性,有所提升,顺滑感尤为突出。
由于采用空气悬架,舒适感提升明显。
在智能驾趣方面,它的成绩最为显著,很有新意,一是内容较全的驾驶辅助,二是非常智能的车机,两者结合,很好适应了当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