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链接http://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2032284
上篇主要介绍了86/BRZ悬挂为什么不行的原因,那么下篇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86/BRZ悬挂的各个细节。
86/BRZ前悬挂
斯巴鲁为了提高FF车的牵引力以及车辆四驱化,喜欢把引擎放在前半轴之前。但是斯巴鲁为了极力降低86/BRZ的旋转力矩(yawing),反而将引擎放置在了靠近驾驶室的地方。所以86/BRZ的前半部分完全是全新设计的,但是因为水平对置引擎宽度大,所以把它放置在靠近驾驶席的位置会碰到许多问题,然而斯巴鲁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导致麦弗逊悬挂的设计与理论背道而驰。
下面用图示进行细节说明
1 盘头(HUB,钢制)
在BRZ之前斯巴鲁所有车的方向机拉杆都位于盘头的前部,而BRZ的方向机拉杆在后部,所以盘头也是新设计。盘头的中央部也为前半轴预留了空间,也许是当时为四驱版本准备的。
2 弹簧和避震
麦弗逊悬挂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对抗横向力,但是从BRZ这个结构来看,斯巴鲁完全没有做好应对。避震桶接近直立状态,弹簧也几乎是直卷。在实际的驾驶中也能明显感受到横向力对操控的影响。横向力对避震桶的作用,使得避震桶内对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因此避震开始减衰的时候不能顺畅的工作,随着减衰发生延迟,突然在之后的某一个点开始减衰,感觉“一跳一跳”的,另人失望。
3防倾杆连接杆
直接装在避震上,杠杆比例良好。(丁老司解说:这里的杠杆比例简单概括就是:轮胎上下运动的时候,轮胎上下的移动量和弹簧压缩量的比,这个会影响车辆运动表现)
4 车体固定位置
5 防倾杆
6 刹车卡钳和刹车碟
由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提供。
7 副车架(前横梁,钢制冲压焊接)
和第四代翼豹一样(GP/GJ)采用了I字型副车架,但是因为引擎和搭载位置不同,所以造型完全不同。斯巴鲁对I字形副车架有着常年的生产制造经验,从成本和空间考虑使用了这一结构。但是这款副车架对引擎的机脚位确不太友好,因为引擎重心前方无法固定,导致车辆上下运动时,引擎也会产生惯性运动的力量,这对整车的运动性有着不好的影响。
8 方向机
左右对称固定在副车架上。固定轴前后方向形成一条斜线,比较少见。方向机拉杆位于后方。
9 下摆臂(钢制冲压)
下摆臂由一整块钢板成型,为了让引擎尽可能靠近驾驶室,同时降低引擎搭载高度并考虑到方向机的布置,下摆臂前方形成了一个γ形。下摆臂厚度得到保障的同时通过CAE解析设计出了最佳形状,强度和刚性在斯巴鲁车中也是高等级的。
86/BRZ后悬挂
基本构造沿袭了4代翼豹的双叉臂。这个构造因拉杆类的配置及固定位置,会让盘头周围各个悬挂部件在避震减衰行程的同时产生一个向前滚动的力量,再加上下控制杆的橡胶套变形,使得避震无法吸收震动。虽然在纸面上的设计阶段无法对这一现象作出判断,但后驱使得这一缺陷被放大。
下面用图示进行细节说明
1 上控制臂 (钢制,铸造)
4代翼豹首次采用了这一结构的后悬挂,使用了冲压成形+焊接的制造工艺。BRZ则使用了铸造工艺。因为是后驱,所以后悬挂的负担变大了,所以使用了铸造工艺。虽然在重量上边不占优势,但是如果使用轻量化的制工艺造成后悬挂的强度和刚性不足的话,那就本末倒置了。
2 车体后方固定位置
3 副车架
4 下控制杆(钢制,冲压)
斯巴鲁把这一部件称为“横控制杆”。コ形断面的舟型杆,上面有避震桶下端和防倾杆的固定位置。另外在盘头的固定侧采用了球头球笼的结构,这可以抑制因外乱而引起的束角变化,提高车辆直线稳定性。这里的设计是忠于后驱设计的理论的。
5 弹簧和避震
和前边一样都是昭和(SHOWA)制。
6副车架(钢制,冲压+焊接)
比起3代翼豹的双叉臂后悬挂大了一圈,4代的双叉臂又在此之上进行了改良。例如,之前副车架的车体前部固定侧都在下控制杆后方,改良后大幅度地移动到了前方。这样前后车体固侧之间的距离变长了,能够提高扭曲力矩的抗性。而且BRZ为了应对后轮扭矩的增大,所以驱动系的尺寸也有所增加,副车架为此做出了全面的改良。
7 防倾杆
8 车体前方固定位置
9 束角控制杆
10 下控制杆(钢制,冲压)
コ形断面冲压成形的控制杆基本和4代翼豹一样。到5代力狮为止下控制杆在副车架上的固定位置都是单独一侧的,改良后,コ型断面控制杆从左右固定到副车架上,提高了固定侧的刚性。但是这套悬挂在碰上大的车体上下运动、轴距及轮距的变化或是通过一些凹凸路段的时候,会发生横向G力,而后驱的驱动方式会放大这一缺点。因为是物理结构造成的,所以没法通过改装来进行改善。能够做的,最多就是把车体前方固定侧换成球头球笼结构。
11 刹车卡钳和刹车碟
由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提供。
最后附上一组和86/BRZ动力、重量差不多的车辆赛道成绩
筑波赛道
86(2012款) 1分09秒78 200马力 1180kg
迷你 Cooper S(2014款) 1分12秒11 192马力 1240kg
福特 野马GT(2010款) 1分10秒88 318马力 1620kg
迷你John Cooper Works(2008款) 1分09秒77 211马力 1130kg
本田 思域Type-R(EK9)(1997款) 1分09秒48 185马力 1073kg
宝马 Z4 3.0i(2003款) 1分08秒73 231马力 1384kg
纽堡林北环赛道
86(2012款) 8分44秒90 200马力 1180kg
大众 尚酷2.0TSI(2008款) 8分46秒40 200马力 1298kg
沃尔沃 C30 T5(2006款) 8分44秒70 220马力 1453kg
奥迪 S3(2000款)8分41秒 210马力 1420kg
奥迪 TT 2.0TFSI(2006款)8分40秒 200马力 1310kg
迷你 John Cooper Works(2008款)8分35秒 211马力 1130kg
Top Gear赛道
86(2012款) 1分31秒30 200马力 1180kg
标致 208GTI (2012款)1分33秒20 200马力 1160kg
宝马 130i(2005款) 1分31秒90 258马力 1450kg
奥迪 TT 2.0TFSI(2006款) 1分31秒40 200马力 1310kg
大众 高尔夫GTI(2013款) 1分29秒60 220马力 1351kg
霍根海姆短侧赛道
BRZ(2012款) 1分21秒 200马力 1236kg
86(2012款) 1分19秒40 200马力 1180kg
奔驰 SLK350(2012款) 1分19秒70 306马力 1549kg
奥迪 TT敞篷2.0TFSI(2007款) 1分19秒60 200马力 1386kg
迷你 JCW敞篷(2009款) 1分19秒30 211马力 1280kg
宝马 130i(2005款) 1分19秒20 258马力 1450kg
马自达 MX-5 2.0(ND) 1分19秒10 157马力 1060kg
全文结束!我知道这篇文章和主流看法分歧很大,有些读者无法接受,但是我认为国政久郎老师所说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相信上图面列举的几个赛道成绩也能旁证国政久郎老师的论点。虽然86/BRZ在底盘有一些不足,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86/BRZ的喜爱,因为现在这个唯功利至上的时代,丰田和斯巴鲁还能给我们带来这么一款已驾驶者为本的车已是非常难得,这里我仍然要为86/BRZ点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