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制胜,斯柯达柯珞克能掀翻缤智和逍客吗?

文/丁丁、摄影/Paperman

柯珞克是当下斯柯达在SUV市场的第二款车,也是第一款紧凑级SUV。而到今年年底,斯柯达在紧凑级SUV这个市场上会拥有三位选手,按照定位高低,分别为柯迪亚克GT、柯珞克和Model Q(内部代号)。

看来,斯柯达是铁了心要把这个市场吃透。毕竟,2017年紧凑级SUV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654万,占整个SUV市场的比重高达65%。

​对所有品牌而言,得SUV者得天下;对中端品牌而言,得紧凑级SUV者得天下。

​那么,绰号“熊二”的柯珞克实力如何?

空间

大是王道。在我看来也是柯珞克的一大利器。

柯珞克的欧洲原版Karoq是一款小型SUV。国产后,车长增加5厘米,达到4432毫米;轴距增加5.8厘米,达到2688毫米。从数据上看,这个尺寸介于缤智、昂科拉这样的小型SUV和老途观、CR-V这样的紧凑级SUV之间。

​但从实际效果看,它的空间表现让它完全无愧于紧凑级SUV的身份。身高1.77米的我可以在后排拥有超过一个大号智能手机的膝部空间,前后排的头部空间也都非常宽裕。事实上,柯珞克的乘坐空间比Q5、Macan、F-Pace这样的豪华品牌中型SUV更加充裕。

​乘坐体验,1.4T车型的前排是皮和织物混搭的座椅,包裹性和舒适性都不错。后排座椅的支撑性很好,坐垫进深足够,但包裹性一般,靠背有些直;另外后排中央的隆起不算小,满载时第5位乘客的舒适性受到一些影响。

​后备厢空间中规中矩。455-1543升的容量不算小,后排座椅4/6折叠灵活性也足够,但遗憾的是座椅折叠后无法形成一个全平的空间,对实用性有些影响。另外有一个需要小小吐槽一下的地方是,即便是1.4T顶配车型,也没有装备后备厢电动按钮。

外观

颜值即正义。对斯柯达而言,从“更便宜的大众”进化为“更时尚的大众”,关键就在设计。

​柯珞克显然继承了“熊大”柯迪亚克的设计风格,但是相比大众品牌,“套娃”得不算很彻底。从侧面看,“熊二”更加紧凑、饱满。同样是分体式头灯,柯珞克上的这款没有了锐利感,而是显得比较时尚。1.4T车型前脸的横贯镀铬饰条,可能会取悦一些终端消费者。但在我看来,C型LED尾灯才是柯珞克上最耀眼的设计。

​车身颜色,除了常规的黑、白、灰,还有更具活力的丹霞橙、石英绿和海沙金。

内饰

内饰的家族化特色更加鲜明一些。

从布局而言,是典型的理工男风格,逻辑性强,容易上手。1.4T顶配车型提供了无边框设计的8英寸玻璃触控屏(1.2T和1.4T低配车型分别配备多功能收音机和9英寸多功能导航),支持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看上去很有设计感。它的下方则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键,来进行空调、自动启停、泊车辅助等基本操作。对中端品牌而言,这样的组合兼顾了操作便利性、科技感和成本控制,整体体验不错。

​就质感而言,“中规中矩”是恰如其分的形容。在1.4T车型上,大T型中控区域的上半部分基本覆盖了软性材料,而下半部分以硬质塑料为主;车门靠手部位有皮质包裹,其余部分为硬质塑料。

​值得一提的是异常丰富的储物空间,中控台上方的浅槽、挡把前方的空格、中控扶手区域的大空格、车门上用来固定饮料瓶的橡胶带,都设计得比较贴心。此外,全景天窗提供了出色的通透感,后排2个USB接口的设计也很实用。

动力

柯珞克的动力系统有两个版本,都不是新鲜货:TSI 280车型是1.4T+7挡DSG,最大功率150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TSI 230是1.2T+7挡DSG,116马力,200牛·米。

实际体验,1.2T车型的动力完全够用,只是在100公里/小时以后,加速才略显疲态。1.4T车型,则在整个合法限速范围内,拥有可观的加速能力。

​1.2T车型的动力表现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毕竟,116马力驱动1.3吨的车身(车上还坐着3位乘客),看上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众系双离合变速箱出色的传动效率。

虽然对很多键盘车神而言,7挡干式双离合是怎么喷也不为过的黑点;但事实上,在大众升级ECU之后,这款变速箱的可靠性已大为提升。现在,无论在D挡还是S挡,这款变速箱在低速蠕动状态下都会一直保持2挡状态,从而避免了在1挡和2挡间频繁切换带来的过热现象。

​这款7挡双离合仍然有一些不足,比如低速状态下轻微的换挡顿挫、中高速状态下制动后突然加速时短暂的动力迟滞,但是它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表现得顺畅、敏捷而高效。至少在我看来,它比同级别车型搭载的大部分CVT变速箱和AT变速箱拥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操控和舒适性

典型的大众系操控风格。但标准模式下方向盘手感格外地轻,运动模式才比较正常。

底盘比明显舒适性导向的明锐旅行版要硬朗许多,但比本田缤智还是要稍微柔软一些。对路面的细微颠簸有不错的过滤能力,经过正常减速带的动作也比较干净利落。很难说这是一辆非常舒适的SUV,但是坐在后排的你基本也不会抱怨什么。

​相比之下,柯珞克在弯道中表现出来的侧向支撑力和车身刚性,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柯珞克提供了经济、标准、运动和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但不同驾驶模式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的响应、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和转向系统的手感上,底盘没有任何变化。

噪音控制不是柯珞克的强项。1.4T车型的静音表现整体而言还算可以,即便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风噪明显增大,仍然称不上恼人。不过,1.2T车型搭载的韩泰轮胎的胎噪就比较明显了。

配置和性价比

在3月19日正式上市之前,关于柯珞克的配置还没有完整的信息。

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先期上市的车型包括1款TSI 230(下图)和3款TSI 280。

​全系标配:轮胎气压监测系统、智能疲劳提醒功能、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数字式倒车雷达、定速巡航、前后空气动力无骨雨刮、发动机启停、制动能量回收等。

中高配车型标配或选配:电子驻车+Autohold、第三代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支持平行或垂直车位,可车头驶入垂直车位)、ACC自适应巡航带走停功能、前方安全辅助系统(先提醒,再主动刹车)、倒车警示刹停功能(先提醒,再主动刹车)、智能多路况全LED大灯模式(在不同路况和天气条件下智能切换照明方式)等。

​从14-19万元的预售价来看,基本与同等身材的逍客、小一号的缤智持平,比两驱的指南者便宜一些。考虑到正式售价很可能会再下探一些,柯珞克的性价比大概率还是不错的。

惟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斯柯达没有提供一款1.2T的中高配车型。现在的1.2T车型,动力完全够,但配置的可选择性太小了。

总结

空间上的降维攻击,是柯珞克的首要武器。它比本田双雄缤智/XR-V、即将上市的丰田双雄CH-R/奕泽、以及自己的大众兄弟T-Roc都有着比较明显的空间优势。相比曾经以同样战略独领风骚的日产逍客,它的整体设计质感领先了一代。

​产品力上没有“硬伤”。至于从设计到调校是不是你喜欢的风格,请自行判断。

最后,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你需要期待的,就是斯柯达最终会给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配置清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柯珞克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1万关注 | 1.2万作品
+ 关注
一个有营养的汽车自媒体,消费|科技|文化|生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