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宴,一个来自著名车企保时捷的SUV车型,如今已经更新换代到了第三代。随着车型的新老交替,许多不足都得以改进。如此强悍的生命力,可以说是给当时看扁卡宴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在2002年第一代卡宴发布时,不少德国人并不看好这台车的前途。它庞大的身躯、大排量V8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沉重的车体都与保时捷的跑车理念背道而驰。不过,光阴荏苒,现在卡宴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在许多领域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可以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保时捷经典的911车系越造越好,赢得了众多赞誉。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卡宴给保时捷带来的丰厚利润。两者在公司内部的分工相当明确。卡宴问世之时,在传统欧洲消费者眼里,和911比起来,卡宴就是保时捷品牌中的怪物。但后来它在北美和中国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让保时捷坚定了继续生产卡宴的决心。渐渐的,德国的消费者也开始接受了这个挂着保时捷牌子的SUV。因此,为了满足欧洲消费者的喜好,第二代的卡宴变得更具运动特性,在新科技的使用上也更下功夫,同时提供了多种动力配置,满足消费者及环保的需求。随后,这些特性在第二代卡宴的小改款车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这一代的车型上,保时捷为卡宴增加了在欧洲广受欢迎的混合动力及柴油动力总成,以营造更环保的形象。但不幸的是,由于之前大众集团的柴油发动机被发现安装了排放作弊软件,这使得柴油动力在欧洲日渐失宠,占有率持续下降。这就意味着,保时捷必须有壮士断臂的决心,摒弃柴油动力,在降低排放的路上寻找另一种可行的方法。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到,在第三代卡宴正式发布之前,我们跟随着保时捷的工程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对新车进行了路测。测试环境十分炎热,测试车辆不仅需要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路上高负荷行驶,也要在拥挤的城市道路里缓行。稀薄的空气加上工程师们的大负荷测试工况,车上的机件都被逼催到了极限。这样的测试主要是为了考量整套动力系统的耐久性,测试其在面对各种工况时,还是否能正常工作。而接下来介绍的两套全新混合动力总成也会经历这种严峻的考验。
全新一代的混动卡宴摒弃了之前的V8动力总成,拆分成了两个功率等级的车型。其中功率较大的车型将配备经济性更好的3.0 V6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电动机的辅助下,整套动力总成能输出491马力的最大功率。而另一套排量及功率更小的动力总成则是由全新加入的,排量为2.0升的直列4缸发动机当主唱。配合电动机,整套系统能最大对外输出378马力的功率。保时捷说,开发这套2.0升混动总成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排量税政策。因为2.0升排量在中国是一个分水岭,在此排量以下会有税收上的优惠。不过就如之前所说的,虽然由于排放门事件,大众集团内那台3.0升双涡轮增压的柴油发动机已经逐渐失宠,但柴油机在大部分欧洲消费者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那这套新的4缸混动系统是否也能在欧洲分得一杯羹呢?我们现在就带大家去南非,去看一看这套动力究竟表现如何。
有意思的是,从外观上,人们几乎无法区别出4缸和6缸混动卡宴之间的区别。轮胎方面采用了混合尺寸的搭配,两车的后轮同样都是315/35 R21,而前轮则均为285/40 R2的尺寸。刹车卡钳方面也不会有区别,全都采用了保时捷混动车型的经典绿色。带阀门的双出排气和后保险杠上的排气口完美融合。在左后翼子板上有一个额外的小盖板,在它后面就是外接电源的插口。以上这些特点就是混动车型和普通燃油车在外观上的区别。此外在量产车型上,不同于普通车型的固定式尾翼,混动车型上的尾翼是可以伸出来的,能更好地优化车尾乱流,提高车身整体的空气动力学效能。只不过我们这次在测试车上并没能见到这个机构。在这个机构的帮助下,身躯庞大的卡宴能纯电行驶达50公里。
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想象保时捷会给一台超过两顿重的SUV配上4缸发动机,更想不到的是这车开起来动力还相当充足。这是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即使你和他说了这是混动车型,它们都会自动忽视掉电动机的存在,先入为主用固有的内燃机动力水平去思考。这台最大功率100kW(136马力)的电动机能在多种工况下帮助发动机输出,在内燃机原有400牛·米的基础上能额外提供300牛·米的最大扭矩。两个动力级别的混动卡宴在电机及电池方面都共享同一套的电器系统。电动机被布置在了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之间,分别通过一套离合器与两端相连。而电池组的电芯则源自韩国的LG。电池组使用了104节锂离子电池,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个总重达150kg的电池组单元被安放在了后备厢的底板上。电池组总输出电压为375伏,能量等级为10.7kWh。如果通过3.6kW(16安培电流)的充电装置充电,充满最多需要3小时30分钟,而如果换用更高功率的7.2kW(32安培电流)充电桩的话,充满只需1小40分钟。当你生活环境附近没有合适的充电桩,保时捷也会提供常规的家用220伏充电装置,只不过这时候最大电流被限制在10安培,充满电的时间则会延长至5个小时。虽然相对的,充电时间延长了,但这个时间恰好是会被晚上回家或者白天上班的时间段所覆盖的,所以并不会影响到实际的使用体验。此外,这一整套的充电以及配电技术和早已投入使用的Panamera E Hybrid混动车型是一样的,通用性很强。
在人们的认知里,保时捷是一个非常注重性能的品牌。所以来自Weissach性能部门的工程师和我们说,混合动力卡宴的整套动力系统将更偏向驾驶性能的提升,而不像其他车辆那样侧重省油。偏向性能这点其实只要坐上驾驶座,踩下油门踏板就能马上知道工程师所言非虚。当驾驶模式处于运动模式的时候,只要你深踩油门踏板,电动机那300牛·米的扭矩就能在瞬间尽数释放。有了电动机的加持,混动卡宴在起步的头几米内显得冲劲十足。对比一些有着差不多电动机输出数据的纯电SUV来说,它们在头段完全没有混动卡宴这种令人惊讶的扭矩输出。随着车辆起步,内燃机的转速也开始提升,那转速表上的绿色指针也随之迅速上扬。在转速超过1700rpm之后,发动机开始输出400牛·米的峰值扭矩。此时,总共700牛·米的扭矩会把你猛烈地向前推进,这时候驾驶员就像是一条橡皮筋被蛮力疯狂地拉扯着。最终它0-100km/h的驾驶时间为6.2秒。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台更强悍动力的柴油发动机,在起步加速的阶段,普通的柴油车根本不是混动卡宴的对手。
小排量的混动卡宴除了有媲美大排量柴油机的动力性外,其在山路上灵活的动态表现也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在小排量版本的卡宴车头,装配的是一台更轻的直列4缸发动机,所以对比起它的姐妹车型,也就是V6混动及V8燃油车,这台卡宴入弯表现明显更敏捷,在弯中的路线保持也更加精确。这当然也少不了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功劳。其不仅提供线性的手感回馈,同时指向也非常精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可能对驾驶员的日常驾驶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你得时刻注意转向操作,不然这个精准的转向系统会让你觉得方向太贼。如果有人不喜欢这种精准的操控感,那奔驰的那种转向手感应该会满足那部分人的要求。
一台保时捷除了要有出色的动力,还得有优秀的行驶品质。例如这个在中国市场上标配的空气悬架,能根据不同的路况工况,瞬间调整好减振器的阻尼。在正常的模式下,悬架的对振动的吸收可以说非常完整,在经过一些长波起伏路段以及路面接缝的时候,车内的乘员可以说几乎感觉不到这些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在面对加减速以及转弯时的负载转移,这套悬架又能很快调节增强阻尼,给车体提供更强的支撑。如果你想要更激进的设定,则可以通过中控台上的触摸按钮进一步选择更硬的减振模式。在此模式下,城市驾驶显然是不适合的,但多弯的山路驾驶将会变成一种享受。此外,车厢内部的噪音水平也值得一说,因为保时捷在这方面控制得很棒。在120km/h时速以下,来自车身及底盘的风噪,以及轮胎滚动的声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闻。只有在超过150km/h且深踩油门才能感觉到来自发动机的噪音。因为此时那台小排量的内燃机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才能快速推动这两顿重的车身。在道路条件及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这台小排量的混合动力卡宴能跑到230km/h的最高时速。不过冲击极速的过程会有点漫长。
总的来说,这台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安静的,只有在高负载且转速超过3000rpm的情况下,驾驶员才能感觉得到这发动机的动静。不过声音也都是并不扰人的低频率噪音。这台来自大众集团的4缸发动机被加入了保时捷独有的“配方”,不会有我们传统印象中的那种,4缸机在高转时嘶声力竭的情况。若你把驾驶模式调到运动+,发动机就会在这8速自动变速箱每次降档时,主动地进行补油操作。驾驶员也能在车内听到令人兴奋的排气声。而这令驾驶更有趣的排气声,主要是得益于标配的阀门排气,它在运动模式下能让排气发出更嘹亮的声浪。
因为两个功率等级的混动车型在都采用了相同的电动部件,所以在纯电行驶方面,两台车纯电行驶的最高时速同为160km/h。同时,为了迎合部分中国一线城市的上牌策略,两个版本的混动卡宴都能在纯电模式下行驶最多50km的里程。在多种驾驶模式中,H模式是混动卡宴的最为经济的模式。在此模式下,当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发动机就会自动的熄火,车辆会进入完全熄火的滑行模式。而当你减速的时候,需要消耗掉的动能也可通过电动机反转发电储存在电池中。
在配置方面,除了之前所说的,中国市场会标配自适应空气悬架之外,还会标配先进的空调过滤系统,以应对中国恶劣的空气质量。这套系统使用了活性炭的滤芯以及负离子发生器,力求让车内空气更加清新。此外,中国车型还会标配全景天窗。这样一来,拥有这些标配的4缸混动卡宴,车重已经上升到了2346kg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保时捷官方还没有正式给出油耗数据。因为测试数据仍处于认证阶段。但据估计,4缸版本的混动卡宴会在油耗上比6缸版本的低25%。这就意味着,这2.0升小排量的混动卡宴不仅有着和柴油机一样优秀的油耗数据和动力,还有更灵活的车身响应,欧洲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这套新动力。至于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来说,新混动卡宴的上市,将会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体受益。(文/Juergen Zoellter 编辑/王苦公)
作者简介:
我叫Juergen Zoellter,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家也可以叫我老左。在汽车媒体工作30余年,如今很高兴成为车家号的作者,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我会定期为中国读者带来全球热点车型的试驾报告,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中国的汽车市场及产品。希望大家能在下面的评论区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