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烂”的车,只有“错”的车

前天发了领克02的试驾视频,在看网友互动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声音”,引发我的一个思考,今天和大家趁热分享下。

第一种,有些人自己明明还没试过车(像领克02,此刻我相信绝大部分镜头前面的朋友都没像我一样摸过车吧),甚至视频都还没点开看,只见到一些机械规格例如三缸、双离合,就马上下定论:垃圾。

我的回应:先不着急喷,看完视频再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了解多些情况总是无害的。我的视频通常只关注体验,如果体验做好了,把缺点克服了,那就是科技技术的进步。难道容不得技术进步?

就拿三缸来说,虽然当下业界主流排量(1.0-1.5升)的三缸发动机数起来也不够十个指头,但我确实亲眼见证新出的三缸机在一步步长进。这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想想几年前2.0T还没普及时,沃尔沃在XC90上全系用2.0T就找来无数质疑。但接下来短短几年间,宝马X5、奥迪Q7,乃至新的百万级豪车如7系、新奥迪A8L,都搭载甚至主打2.0T了。这就是技术会进步、而且进步可能比你偏信(解释为“偏执地相信”)的还要快得多的实证。

当然如果你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我这些开车肯定比你多的职业开车人),那我说什么其实也不能影响你,你就继续偏信好了。

第二种常见观点:怎么不说缺点?这车在你心目中真的一点缺点都没有了吗?

我的回应:还是这句,先看完视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没说到“缺点”。什么才算缺点?这个问题,其实因人而异。

比如方向的轻重。轻的方向,低速驾驶很舒服,这是新手、老手都喜欢的。但轻的方向在激烈驾驶时可能给不了人安稳扎实的感受,会影响信心,这对新手而言不是好事。但对老手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信心,而是舒服省力,所以老手即便在激烈驾驶状态也会更偏向轻的转向(专业的赛车也是如此)。而对于新手,高速和激烈驾驶状态下更需要安稳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信心,所以重一点的转向会更受他们的青睐。

所以,高速下方向轻——或者说“过轻”,到底是不是一个缺点?我可以告诉你,像大众、丰田还是遵循高速比低速重的转向特性;但像福特、通用、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都用了无论高低速都很轻的转向风格。这里头就没有对与错,只有对不同用户群需求的迎合和适应。

再举个例: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介入时会涌现出一股推背力,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表面听起来,当然是优点对吧,谁不喜欢推背力呢,这代表发动机很带劲嘛。但是如果在你油门不动的情况下,发动机因为涡轮介入,突然产生一个推背力,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会让人觉得车子动力不线性,甚至“不听话”,这样的车,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好控制,甚至害怕开它。

这就要分不同的驾驶喜好来评价了:有些驾驶者风格比较急躁,一见路面有空档就立马要提速,随时随地对动力需求很高,这种人要满足的是“给我就好”,而不太在意“给的方式”。对他们而言,涡轮带来的发力突兀感不是问题,只要来得够快、够猛,他们就开心。甚至越明显的突兀,越能让他们满足。

另一种人,驾驶时油门踩得比较线性,见到路面空档也会根据预判,渐进地给油,希望动力输出可以通过油门的开启角度精确地控制,相比“动力有多大”,更重视“动力怎么来”。对他们而言,涡轮发动机突如其来的动力涌现,就是让人没有预感的,破坏线性度的,叫人不舒服的。所以这类驾驶者就不会对这样的涡轮发动机感到满意,哪怕你的加速数据再好看。

上述两个例子,说的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特性。但往深一层说,就算有些在大众认知里普遍是“不好”的感受,消费者也要了解它和自己的相关度,判断自己受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可接受的程度。

比如:过减速带感觉硬。自然每个人都希望车子如履平地,尤其面对减速带这种故意制造的不必要的颠簸时。但是如果你日常驾车的环境遇到的减速带并不多,或者你就喜欢比较硬、直接、给你干脆感的底盘风格,那么过减速带硬就未必是个需要很纠结的缺点。而如果你买的这车就是为了让家人坐得舒服,甚至还有初生小宝宝,那么过减速带硬,就是一个很需要在意的问题了。

再举个更普遍的例子:换挡顿挫。谁都不希望变速箱换挡有顿挫吧。但实际上永远没顿挫的变速箱几乎是不存在的,永远都在顿挫的变速箱也是不存在的。大部分变速箱顿挫,都发生在某种环境或特定工况下。

比如说,温柔提速时的换挡是平顺的,但在减速过程中突然踩一脚大油门让它提速,它就会突如其来地顿挫一下。这种顿挫的出现与否是和驾驶动作有关的,而“动作”既会取决于路况,更多的是取决于习惯:有些驾驶者可能开几年都不会出现,但有些人可能一天就出现好几回。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一是自己试驾的时候,要争取开多一点路况,开久一点,用自己日常最习惯的驾驶方式风格来开,看看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感受(切忌抱着“我是来试驾的”心态,故意做一些自己平常都不会做、做了也不知道做来干什么的动作);二就是多看YYP的视频,我通常说到顿挫,都会带上是什么驾驶工况下才有的顿挫,这样你就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说到底,一部车最好当然是没有任何瑕疵、没有任何痛处,但那样的车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它肯定还有个缺点:贵。当然,瑕疵和痛处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部车离“好车”有多近。

但我还是想说,随着技术进步,“好车”是越来越多,低水平“烂车”总体占比是越来越少。我20年前在一本台湾汽车刊物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今时今日的好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是成立的。这又让我想到了另外两句车评界经典的话(来自国外媒体):

一、所谓的“好车”,就是最能实现设计目标的车。

二、这年头,你很难买到一台差的车,但很容易买到一台错的车。

这两句话蕴藏了什么哲理,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大家自己去参透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3.2万关注 | 6322作品
+ 关注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共同出品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8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