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的一个动作酿成惨剧,请引以为戒!

这个案例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司机的一个动作酿成一个惨烈的悲剧。梦飞不想过多在技术层面进行阐述,而是想从驾驶心智方面与大家探讨一二。

这几天不断有车友给我留言,反思自己的错误,他们最大的感叹是:知行合一真难。

他们当中,有人看梦飞的文章已经好几个年头了,而且前几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他们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全部要点,有了足够的安全意识,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犯下了错误。事后才猛然意识到,知道和做到真的不是一回事,很多东西自己远远还没有掌握。

驾龄2-7年,是经典的生手期,为了平稳渡过这个时期,内外因必须同时起作用,内因是需要个人不断反思、总结;外因是需要一个平台,不断进行敲打和警醒。

梦飞研究安全驾驶快7年了,有时候都会一不留神犯错,比如“眼不到手不动”没做好,或者偶尔走神……

事后,我会进行深刻地反思。

为什么梦飞总说:开车是一场修行,既然是修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还是请大家每天花几分钟反思自我,关键是千万不要有“满”的情绪,别认为自己什么都掌握了。

知和行,真的是两回事。

这个案例给我们如下启示:

1、驾驶观

每个司机,一定要“严于律己”,保持自己驾驶心智的纯净,不被污染。

具体体现在,驾驶时,每个动作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比如变道打灯、扫后视镜,这些步骤都要一丝不苟执行,而不能敷衍了事,当然更不能随意行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人的错误示范效应,对正确事物的坚守确实很难做到。和自己抗争,守住底线,这也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驾驶心智被污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坚守原则,长期保持驾驶的正念,需要你强大而正确的驾驶观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经常看看车祸案例分析,借助外力时常提醒自己,这也是梦飞创立“梦飞驾道”这个平台的初衷。

2、变道步骤

案例中,这种不扫后视镜,不管是否时机合适的变道方式是不可取的。变道是个严谨的过程,忌讳的是临时起意和肆意妄为。

变道需要和周边车辆进行互动,最核心的是寻找到最佳时机。好时机不常有,所以需要提前准备。

具体步骤是:

a、扫内

b、打灯

c、瞟外

d、加速

缺一不可。

同时,这个案例,也是八大好习惯之“眼不到、手不动”的最好体现。

3、把路况做最坏的打算

梦飞强调过驾驶的心法:把路况做最坏的打算,把周边的人当疯子。

不是我们过于悲观,而是现阶段疯子确实多,如果不多加留意,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大货车万万没想到小轿车会如此变道,但想一想,小轿车这样变道也并非事出无因,它想趁着快到护栏的时候越到对向车道去,所以才走了极端。

类似的例子还有下面这个:

这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护栏的豁口也是逢道路变化,不管能不能掉头,很多车辆就会在此掉头,以后我们在碰到豁口,且接近前车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们必须守护好自己的驾驶心智,正心、坚守正确的事情,同时,把周边人当疯子,时刻提防特殊情况的发生。

学驾驶,找梦飞,上手快,更安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711关注 | 1017作品
+ 关注
学驾驶,找梦飞,上手快,更安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