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阁:化解汽车与交通矛盾 教育改革首当其冲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与交通出行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通过新技术来提高交通效率迫在眉睫。日前,在第18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CICTP2018)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阁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从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两个角度,将汽车和交通产业的变革趋势进行了梳理。

在杨殿阁看来,本届年会是首届由汽车专业院系主办的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这本身就体现了很大的变化趋势。而汽车新四化到来以后,整个交通出行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这无形中将汽车与交通两个行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融合中,汽车与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难符行业需求 汽车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问到“汽车和交通两个专业是否会有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交流与知识共享”时,杨殿阁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进行,汽车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一变化不仅在中国存在。

“我现在也是全球汽车工程师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会前两天发了一封邮件过来,说现在发现全球所有的汽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汽车行业的需求了,”对此杨殿阁分析道,“汽车不再是单纯的机械了,它是一个智能的集合体,是网联的,是跟交通融合到一起的有机体,所以,这个情况下需要的知识结构就不仅仅是传统机械了。”

调整知识结构,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调整学校的教学结构。“清华大学目前在做尝试”,杨殿阁介绍道,“我们原来车辆工程人才培养,都是基于传统的机械工程,但从去年开始,招生时就有三分之一学生专门放到了电子信息大类里面去了;不仅如此,机械大类的课程也做了调整,增加了很多电子类的课,连基础的数学教学都改变了。”

“但是,这个调整非常的难,”杨殿阁感叹道,首先学校里面的调整就很难,而到了社会上同样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按照目前标准,车辆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方向的人才就拿不到教委的车辆工程师认证——可喜的是,汽车工程学会目前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不仅是车辆工程专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交通专业也一样。传统交通就是道路,桥梁管理等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而现在,车变得智能了、网联了,交通系统也会发生变化,这一专业学生所学的东西也会发生变化。杨殿阁总结道:“可能将来会先涉及到车辆和交通两个专业的内部调整,同时,因为二者在深度地融合,所以我认为将来车辆跟交通是会融合到一起去的,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自动驾驶切忌激进论调 传统企业发力需脚踏实地

智能网联和共享汽车能够切实提高每辆车的交通效率,这毋庸置疑,但汽车智能化与自动驾驶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杨殿阁认为,直到2030年才有可能在专用卡车、专用清扫车等领域实现L4到L5级的自动驾驶,而民用车需要的时间则更长,“所以,把这个事情说的很激进的,都是为了融资需要,”杨殿阁笑道,“汽车真正要实现这个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在车本身的技术上,整车架构,整车电器智能化,包括车辆感知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还以及高精度的数据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要跟着改变才可以,这个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杨殿阁认为,在这期间,传统汽车企业不需要因为自动驾驶的过度炒作而焦虑。“对于传统车企来讲,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把这个路走好,”杨殿阁表示,一些基础的准备,如整车高精度数字化控制、车内元件工作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控等工作,是实现高级别无人驾驶必不可少的,也是目前整车制造企业的发力点。

“对于车企来讲,这个改造完了以后,下一步做什么呢?就是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以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功能等功能为例,这些都是消费者切实需要的,也是企业能够迅速变现的技术。

“所以车企现在就可以把这些辅助驾驶技术做产业化推广,而且需要大力地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完成数字化控制和整车监控方面的准备,”杨殿阁总结道,“企业把自己的技术储备做好的同时,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来做3级,4级,5级的研究,等这个技术成熟的时候,企业再孵化过来、结合起来。所以我觉得对于车企来讲,现在还是踏踏实实把基础一些工作做好,后面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发展3级4级5级的(自动驾驶),千万不要想一步到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人物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62关注 | 211作品
+ 关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