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摩纳哥汽车博物馆游记

  摩纳哥的富有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当我听说这里有一个王室人员的汽车藏品博物馆时,就预感到这个博物馆,值得一去.......这个王室人员就是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

   这个博物馆可能是最小的汽车博物馆,却是世界上最值得去的汽车博物馆之一,毕竟,这位土豪馆长的爱好就是收藏汽车,好东西必然少不了。

    有句话叫“穷玩车、富玩表、傻子比手机、屌丝玩电脑”,借此机会,去实地探访一下这个“穷人”的博物馆。摩纳哥王子喜欢车是很有名的,再加上摩纳哥悠久的赛车历史以及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所以这位老大的私人藏品多的能开一个博物馆,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最早我曾天真的以为就是个车库,里边有几台车,有点大街上抠下来的车标啊,报废时保留的车牌啊,不过如此,在我看见那隐蔽在大楼之中的博物馆“大门”,更觉得如此,当然,进入之后就想抽自己嘴巴子了。


插个题外图,路遇的阿巴斯500法拉利特别版,小耗子一般的灵活

话说我连个汽车博物馆大门的照片都没有,毕竟太不起眼了,甚至一度怀疑找错地方了,三四米宽的大门,顶部一个蒙特卡洛赛车的标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太容易被忽略,太容易被小瞧了。


虽然自认为是个F1的忠实观众,不过也对长相相似的车分辨不出,不过大门口的这台雷诺R27还不至于不认识,因为ING的赞助,雷诺涂装从以前经典的蓝黄色,变味了黄白蓝橙,个人觉得是R27是雷诺车队衰败的开始。


博物馆并不大,似乎博主(博物馆馆主)也并没有把这些当个宝贝,缺少了聚光灯和展台,我也觉得这些车没什么稀奇的,当然了,“我觉得”三个字很重要(中心思想:我想表的意思其实是,我一个车都不认识.......)


博物馆按照车辆的时间顺序排列,清一色欧美当年的名车,从最早的马车到最新的车,馆内几乎没人,可以很安静的参观,当然,也没有车的介绍.....一块黄牌子,写着品牌,年份等少量信息.......然后没了


毕竟生长在红旗下,在墙内的网络环境生长的,大部分欧洲60年代以前的车,连牌子都没听说过.......

粗略观看,留时间去看后边的车子


雷诺的R5 turbo,混战与残酷的WRC B组,1.4的涡轮达到了285马力,后期的1.6更是达到了360马力,不过对手太过强大,成绩一般........

八个头灯,足够晃瞎我狗眼..........


F1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围观的重点,它代表着汽车技术的最高级。

四位大侠:2004年KIMI的迈凯伦MP4-19,2007年小黑的迈凯伦MP4-22,2007年格洛克的丰田TF003,2003年费斯切拉的乔丹EJ13~~~~~~(靠目测猜的年份和车手,可能有错误)


其实F1和其它赛车的部分车辆也是销售的,不过都是用过的二手车。看看漆面厚度啊,看看漏不漏油啊,看看刹车片磨损啊,然后砍价,那想的太美了,不存在的~~~仅此一辆,没得挑~


不得不说,中国的F1氛围之所以能到现在的程度(其实还是没多少人看),那一定有KIMI的功劳;冰冷的外表和女的子说的KMI,那十有八九是再说某个明星的孩子,男的说KIMI,那基本上说的就是这位了..........

比较让人羡慕的是,KIMI在中国的粉丝群体中,女性粉丝的比例最高!答案也毋庸置疑,曾经围场里最帅的人,最公认的有两位,一个是巴顿,一个就是莱科宁(KIMI)。


丰田一直是F1中骚钱的大户,的确是骚钱......在资金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三,而成绩就呵呵了。其主力车手拉尔夫舒马赫,更是一度被评为性价比最低的车手。

不过个人还是挺怀念那个时代的,作为一个观众,除了车手和车辆的差异,两个品牌的轮胎造成的性能差异,轮胎的软硬差异,油量差异,再加上各种车队策略,比赛此起彼伏,经常全程无尿点......


谁都不可否认,意大利汽车工业在世界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把“意大利”三个字换成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法国印度甚至中国,都可以...........

蓝旗亚(Lancia)虽然现在看上去实力一般,不过曾经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也有过辉煌成就。这台看似有些怪异的STRATOS由博通设计,浑身肌肉充斥着车身,看着一点都不温柔,实际上,也不温柔...

1974年开始连续三年称霸WRC令它名声大噪,短轴距,夸张的轮距,还有法拉利的发动机,足够让它在Group 4组别里厮杀。


中国身影,CCTV在2003年赞助了乔丹车队,豆腐块一样的标志。主要是个人比较疑惑,外国人会看CCTV么?会在北京时间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么?


谈到赛车比赛的任何历史,塞纳一定是要提到的,有了麦克拉伦作为强大后盾,使得大部分车手只能看见塞纳的车屁股.........

2008年,收官战,巴西,英特拉格斯赛道,同样来自巴西的车手马萨,一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那一刻多少车迷伤心,毕竟这是塞纳时代之后,巴西人距离世界冠军最近的一次。


博物馆最深处的屋子里,摆放着几台方程式赛车,看来“馆主”比较喜欢赛车啊,方程式、WRC、勒芒、达喀尔等比赛用车,在这里都能看到

最深处摆放的初代电动方程式和..........GP2...........?(此刻深知自己汽车知识的匮乏......)


1977年的雷诺RS01,应该是第一款在F1运用涡轮增压的车。

1994年的法拉利412T1,阿莱西的座驾


1962年莲花25赛车,比较经典的墨绿色涂装


回到老爷车展区,按照年份整齐排列的老爷车,放眼望去,一台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个认识的,赶紧咔咔的拍

1953年的凯迪拉克黄金国,太具有美国风格了,卜铃卜铃的镀铬,夸张的线条,夸张地车尾鳍。代表了那时候美资本主义的审美


一排排的车子就静静呆在那里,寥寥几个字的介绍却说明了它们曾经不平凡的生活。你就在那里安静地欣赏它们,没有任何打扰。


英国汽车的象征,必定是代表贵族的劳斯莱斯,只要一提到劳斯莱斯,财富、奢华、气质、优雅、奢华、艺术......反正好词就往上堆吧,准没错。这就是劳斯莱斯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车头的“小人儿”,就代表着富有

银云就是劳斯莱斯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前期的代表作,双色车身的外观见仁见智,不过气场那是绝对的足。这台短轴版本的银云都快将近5.4米长。4.9排量的6缸机还没现在的2.0T动力好,不过这个级别的车,动力来源就算是脚蹬子,那也叫优雅........


捷豹最著名的车型,E-type,她曾经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汽车;我总觉得这种细条幅的轮圈不结实.......跟自行车圈似的........


诞生于1968年的法拉利365GTB和下图的1967年的275GTB,两款车要不是查资料,我也不知道.........

虽说两台车年代差不多,而且都是宾尼法瑞纳设计,不过看着起来感觉差异非常明显啊........



缪拉(Miura),兰博基尼的当家力作,关于兰博基尼和缪拉诞生的故事,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堆堆的;从盘古开天辟地能一直讲到1999地球毁灭预言,好像每个人都是亲历者一样........

个人感觉兰博基尼的发展历史中有三个重要节点,第一个就是缪拉,它是兰博基尼第一款现代化的跑车,所以意义深刻。   然后就是70年代中期的康塔奇Countach,它代表了兰博基尼的设计语言,而且时至今日,兰博基尼的所有车型都能找到五十年前康塔奇楔形车身的影子。   最后就是蝙蝠Murcielago,奥迪当“爹”之后的第一款车,也是兰博基尼现代化跑车设计的开始。


康塔奇Countach,兰博基尼发展历史中重要的车型之一。这种车感觉都小小的,身材不好的做进去很费劲的啊,或许这就是我至今也不买跑车的理由............我比较向往风一样的自由,所以我一直骑电驴子上班........


放在角落里的1984年达喀尔拉力赛帕杰罗赛车,250匹马力的2.5的四缸发动机,三菱可以说是达喀尔拉力赛中的霸主,曾经在01-07年荣获七连冠。


为了保证在沙漠中的通过性,采用短轴的非承载车身设置,前杠短小,后杠干脆没有.....尾部最后端,就是弹簧钢板的后铰支点,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车子的接近角与离去角。


法拉利迪诺Dino,是以恩佐先生的儿子艾尔弗雷多(昵称 迪诺)命名的一款车,车头并未采用法拉利的跃马车标,因为这是纪念去世的儿子而推出一款跑车,也是法拉利第一款中置发动机跑车,同时也是法拉利历史上唯一采用V6发动机的系列车型(换句话说,所有V6车型都叫迪诺)。  追其原因,应该是儿子参与了法拉利V6发动机的设计,所以为了纪念而采用V6机器。   好像现在有消息说法拉利有计划复产V6跑车了.....名字不出意外也应该叫迪诺吧.......



看得出这位博物馆馆主真是兴趣广泛的土豪,各种车,各种周边产品,甚至竞速快艇和一战小坦克都有..........而且在寸土寸金的摩纳哥弄了这么一块地方展示,门票还这么低廉,这不是炫富什么是炫富..........



整个博物馆里最接地气的车了......巴博斯的SMART.......中国售价约20W.......之所以把他摆在门口,是不是想让我们这些人在参观完成后,给我们一个缓冲,从梦想回到现实.......当然,也可能这车没背景,进不去那些展台.........


博物馆的最正中,是一台看似普通的雷克萨斯,不过这台车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了艾伯特亲王的婚礼,雷克萨斯官方特意做了这一台,将一台原厂的LS 600h改装成了LS 600h Landaulet,为了在婚礼后搭载艾伯特亲王在摩纳哥中寻回,将后部进行改装,用于典礼。


     总结一下~对于喜好车的人而言,这个博物馆还算值得一来,毕竟摩纳哥就么大,景点也有限。安排两天浏览的话,来这里是很充裕的。博物馆来之前看的攻略,很多攻略上的车已经消失了(比如威龙),看来这位馆主的狠货并不只这些,来这里能看到什么全靠运气了。

     这里的门脸虽然小,但是特别好定位,直接搜索摩纳哥的家乐福,边上上两层楼的台阶就是了。

     每台车的介绍并不多,好像馆主并不屑于去诉说历史,尤其欧洲50年代-60年代以前的车子,没有汽车知识的人看就很郁闷了,比如我..........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最著名赛道的城市,汽车文化好像就是这里生活的一部分,到处的蒙特卡洛的介绍和各种豪车商店也说明了什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捷豹E-Type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587关注 | 317作品
+ 关注
汽车评测、旅行、汽车模型、有关车的各种闲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