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长安街之舟即将登场,提前剧透大1路的“中国红”!

几乎每个城市的1路公交背后都有一段故事,1代表第一,所以1路公交一般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公交线路。北京的1路公交从1935年开线至今,期间经历了无数变革,至今已经有83年的历史了。1路不仅仅是北京公交的旗帜,更是北京的门面线路。

大1路的线路图十分简洁,整条线路造型就如同毛笔字中的“一”一样。大1路西起老山公交站,东至四惠枢纽站,单程27.1公里,沿着长安街,经过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当18米铰接公交车驶过天安门前,无数的游客都能够领略到首都公交的魅力,所以1路公交被北京市民亲切的称为“大1路”。

目前正在1路服役的福田BJ6180C8CTD“大福后”

相信公交迷和许多读者都有所了解,大1路使用的车辆一直走在公交配置的前沿。从建国以来至今,1路使用的都是北京最先进的公交车,例如BK6111CNG、BK6141CNGA“小巡”、DD6180S01“大黄前”、DD6180S02“大黄后”、JNP6181GVC“鲶鱼”和BJ6180C8CTD“大福后”等知名车型。

投入的第一批试验车,最早是为BRT打造的。

2017年10月,大1路迎来了一辆银隆的GTQ6186BEVBT3纯电动铰接公交试验车。第一辆试验车的主色调使用了红、黑、银三色涂装,全车为4车门设计。相比之前投入大1路的铰接公交车,它的外形更具有现代气息,因其拥有圆滑的车头和独特的前脸造型,北京公交迷们给它起了“大红鱼”这样一个独特的名字。

2017年北京公交集团重新设计的LOGO

后来投入的GTQ6186BEVBT3车身涂装由中国红、银色、黑色和白色四色组成,车门也由试验车的四门改为三门,和现在长安街上行驶的“红鱼”没有太多出入之处。其实“红鱼”使用这种涂装不是没有原因的,整车的红、灰、黑、白四色涂装其实体现出了北京公交集团的新LOGO。从中不难看出,大1路的红色不仅仅代表着“中国红”,其代表的是整个北京公交。

“红鱼”的挡风玻璃呈圆形设计,勾勒出了圆弧形的前脸。下面尖锐的车灯与圆润的前脸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车灯与镀铬装饰条将红色与白色分隔开来,并连接了车身左右两侧延伸过来的黑色线条,造型与中国的京剧脸谱有些神似。“大红鱼”的尺寸为18000mm×2550mm×3350mm,整备质量为18.4吨。

圆润的车头造型不仅仅提高了车辆的美观性,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阻,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不过公交车一直以来都是倡导“大视野”,而受到这种“凸出”式设计的限制,车辆前部产生了一定的盲区。

副驾驶一侧设置了非常齐全的后视镜组,包括前部照地镜、侧照地镜、后视镜和镶嵌在后视镜上的圆形广角镜。


正是因为车辆前部独特的设计,使得前车门的高度被限制在了1.8米,身高1.8米的笔者下车时蹭到了车门顶上的橡胶块。

中门和后门均使用了塞拉门的开关形式

红色线条从车顶上的装饰罩一直过渡到了车尾,遮挡住了车窗。“红鱼”这款车尾部车顶可以选装包围装饰罩或者是尾翼,而投入到大1路的这批“红鱼”选装了尾翼。“红鱼”的电池组和电控系统全部位于车尾,所以采用了封尾设计,在车尾上还粘贴了电动汽车必须粘贴的EV标识。

“红鱼”采用了容量为274kWh的钛酸锂电池,电池由银隆新能源自主生产,带有BMS管理系统。与其匹配的是峰值功率为300马力的轮边电机,相比普通的单电机来说更加节省车辆内部空间。根据使用情况来看,“红鱼”的续航里程在100公里左右,而1路来回路程为54公里,也就是说一个来回就需要补充一次电力。得益于钛酸锂电池快速充电的特性,将电量从0%充到100%只需要15-20分钟。

“红鱼”一共安装了10条尺寸为275/70R22.5的米其林轮胎,并且还安装了FCT的铝制轮毂。不过车桥并没有使用采埃孚的产品,采用的是吉客传动的车桥。

尾翼下面隐藏了一个摄像头,车辆左右两侧也安装了一对这样的摄像头,驾驶员可以从工作台上的LED液晶显示器上直观的观察到这些区域的实时情况。


进入车厢内部,首先看到的是驾驶区域。驾驶区域的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过于豪华的配置。不过其主动安全系统配置的还是非常齐全,包括LDWS车道偏移系统和FCW防碰撞预警系统,在公交车上这种配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

集成在工作台上的智达系统,负责监控车辆行驶情况和车辆实时车速。而且车内还有五个摄像头连接到智达系统上,这些摄像头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基本上可以达到车内无死角的监控。

包围式中控台,车辆挡位操作位于这个部分。

在这一侧还设置了一块挡板,防止那些素质较低或者图谋不轨的乘客扰乱车辆正常行驶。

新造型也浪费了一定的车内空间

驾驶区域后面的是轮包,一侧是车辆的电气设备箱,另一侧则是工具箱。

车厢内部不再采用传统的线路贴纸图,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化的线路图,不过反光问题还有待解决。

轮包后面的地铁座采用了左6右4的安置形式,右侧主要是为了给售票台留出位置。

车门中部的售票台,售票台位于中间车门的右侧,北京的铰接公交都配备这样的售票台。因为“红鱼”中门和后门采用塞拉门结构,所以说乘客上车就可以直接和售票员交流。

靠近车厢中部的是两对背靠式座椅,座椅安装在中间支撑轮的轮包上面。

车辆中部过道

车辆尾部过道

由于该车中桥使用的是门式负重桥,而尾桥则是轮边电机驱动桥,所以说中部通道会比尾部更宽敞。采用门式负重桥和轮边电机,赋予了其真正意义上的“平地板大通道”。

车尾采用了和车辆前半部分几乎相同的座椅排布,车尾前部靠近铰接的部位采用了对向地铁座。靠近车门的一侧仅安装了一个座椅,座椅边上设有灭火器桶;而车身左侧则安装了四个座位。

车尾轮包上同样安装了两对背靠式座椅,而最尾部则是一对两座座椅,中间安装了一根弧形扶手。

“红鱼”内部一共安装了35张乘客座椅,如果加上司机座椅和售票员座椅,该车可供37人乘坐,而该车最大载客量可以达到130人。面对大1路这种长时间拥有大客流的路线,“红鱼”的运载量还是能够满足需求的。

虽说“大红鱼”不是最早投入北京使用的18米电动铰接公交车,但它却是最早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其实“红鱼”这辆车吸引人的不是外观,而是其包含的寓意,其涂装代表着北京公交,更是代表了喜庆、祥和的“中国红”。如今,“红鱼”即将取代运营6年之久的“大福后”,成为新一代的“长安街之舟”。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9万关注 | 1263作品
+ 关注
媒体人
Ta的内容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