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众生相:有人艰难度日,有人还在玩命扩张

大风吹过,一地鸡毛。


文 ▍砂糖兔


冬天不是骑单车的季节,对于曾经红火过的共享单车来说,这个冬天更是难捱。



经过了两年的野蛮生产,如今共享单车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充满情怀的新四大发明,而变成了城市的牛皮癣。在我们看得到的街边坏车散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堆起了坟场。


今天让我提笔的由头,是一次痛苦的退押金经历,让我又再次关注起了这个曾经欣欣向荣的领域。


为了退ofo押金,我不得不求助知乎


虽然好久不骑单车了,但是因为心疼ofo账户里几块钱的余额,我还是拖到10月19日才提出退款申请。



原本三个工作日到账,变成了15个工作日,可是等到了10月29日,这笔钱还是没退回,系统提示了一个异常,让打客服。但是这个400电话的退款分机号就一直没打通过。


都是有工作的人,不会天天想着催退款,今天我再次拿起电话准备试试运气,还是听了36分钟的ofo宣传曲,无人接听。不过今天我决定求助知乎。



竟然真的有人支招,说不要选退押金,直接转保险报案,才会有人工接听。我再次尝试了一下,终于收到退款了。



原本非常正常的退押金操作,在ofo这变成斗智斗勇的拉锯战了,贴吧里搜了一下,原来是普遍现象。看来ofo就是想把退押金的用户耗到没脾气了,最终放弃这99或199?


苦苦支撑的ofo


2014年成立的ofo,和摩拜一起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从2015年到今年3月之间经历了9轮合计21.46亿美元的融资,相当风光了。


ofo不但把摊子铺满全国,还在两年前就开始进军欧美亚,在20个国家有业务。不过今年夏天开始,这些海外业务陆续结束了。



现在ofo的供应商大都停止生产了,凤凰自行车还因为被拖欠6千多万货款把ofo告上法庭。其位于北京理想国际大厦的总部在租约到期前也搬家了,为了节省成本。


现在ofo对外坚称公司没有准备破产重组,各项业务推进正常有序,用户的押金也很安全。对于这种说法,我当然希望它是真的,不过从退押金的困难程度来看,ofo的资金情况并不好。


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市场


2016年,全国有30多家共享单车品牌,行业总融资额超过30亿元。2017年,整个行业的注册用户超过2亿,骑行里程接近300亿公里。


不过随着悟空单车倒闭,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品牌开始退出市场,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单车品牌一个个倒下。



而幸存者们留给城市的又是什么呢?太多无人管理的破损单车变成城市垃圾,坏车量越来越多让我们需要用车时也骑不到好用的车,大城市本就拥挤的道路资源还被这些车挤占。


虽然单车成本不高,可是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再加上找不到其他盈利的点,让共享单车何时能赚钱成为未知数。目前单车领域前三的摩拜、ofo和哈罗都没盈利。


ofo还想过卖车身广告这种神操作,但是一辆自行车上的广告能有什么价值呢?倒是贴满了租房办证的“牛皮癣”为不法商家创造了商机。


摩拜和哈罗还在扩张


与ofo的处境相比,有金主支持的摩拜和哈罗日子相对好过一些。在摩拜被美团收购、哈罗拿到蚂蚁金服20亿投资之前,这两家日子也是很惨。



今天,这两家公司都有动作。摩拜获得了松下的青睐,后者要在日本景区推出共享电动单车,将引入摩拜的收费系统。未来还打算与摩拜成立合资公司,在日本大街小巷推共享电动单车业务。



哈罗则被美国媒体爆料,说它正在与软银集团谈判,有可能获得这家著名风投的投资。


虽然单车业务不挣钱,不过摩拜和哈罗都已经涉足了网约车领域,看来要想在出行领域活下去,必须把盘子做大,把业务做丰富,同时提高科技含量。


不过即便如此,迎接它们的也是未卜的前景。现在连汽车企业都开始认真做智能电动自行车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了,留给共享单车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少。


诚然,正是中国宽松的环境才催生出了如此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欧美和日本这些国家由于监管过严,很多类似创业项目根本无法萌芽。



不过资本的大风刮过,总是留下一地鸡毛,前两年那些上门洗车的O2O项目还有吗?共享单车可能也会这样,喧嚣过后只剩凄凉。


今天那个36分钟的退押金客服电话,让我把ofo宣传曲生生背下来了,那句“这一次跟小黄车一起起航,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现在还在我耳边回响。


如果这些满地狼藉的共享单车就是中国力量,那我不希望它被世界看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06关注 | 2174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界的各种新鲜事,一个老产业和互联网碰撞后产生的花火,新能源与移动应用激起的层层浪花。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