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欲为的车|华人运通的智能汽车与神经网络

10月22日华人运通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大型发布会,邀请了600多家媒体,但现场观众达到了近千人,巨大的宽幅屏幕如果用来看电影一定十分震撼,但整个发布会为我们展示的内容比一部科幻大片还要精彩,很多人都说看得云里雾里,纷纷表示看不懂,因为华人运通为所欲为地为我们展示了几辆突破想象力的车,我们太习惯用传统的汽车单品思维来看汽车,新车发布,我们习惯于看平台、尺寸、看动力总成,看配置,但是这些东西在这三辆概念车上被击得粉碎,玩转空气的Concept H Hypervelocity竟然还可以让车里的每一个人参与驾驶,如同积木一般自由组合的Concept A Active-agility还可以飞上天,有人说胡乱想谁不会,我一拍脑门还能直上云霄呢。



但华人运通真正展示的其实是整个未来交通的打包方案,路、车、城三个方向有机结合。现场的三款概念车,不过是整个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当整个体系建立起来了,车就可以在这套体系里面为所欲为。这让我想起法国的未来空军作战体系,其中的一部无人机就叫做神经元,这事儿可不是胡乱想那么简单。

看不懂很正常,这篇文章也一样硬核,全是技术,全是名词,但技术控一定会十分兴奋,我知道这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发布会之后的第二天,华人运通的公关总监负责人果铁夫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却有那几款概念车最核心的主创人员,我们在这两款概念车旁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设计沟通。

这两款看起来酷炫但似乎一时半会造不出来的概念车其实并不是纸上谈兵之作,作为神经网络的神经单元,概念车的设计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从这两款车的设计理念来一窥华人运通对未来他们所畅想的智能交通网络的规划方向。

Concept H Hypervelocity概念车由石志杰和高级设计总监Riaz Sherazee先生带领团队完成设计。其原始设计理念源自设计师YC Yao先生的创想。Concept H Hypervelocity是全球首个气流导正管理系统A.F.I.R.M.(Air Flow Integration and Recla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应用的车型,把车身造型和动态气流的轨迹紧密结合,空气动力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在这辆车上被实际应用,为空气规划一条条路线,让空气按照需要的方式来走路。空气动力学只是一部分,我们先来吧这辆概念车其他的技术亮点列出来给大家看:

底盘转向集成系统 A.C.C.S.I. (Advanced Chassis Control Steering Integration)


Concept H Hypervelocity的“悬挂-转向-轮罩”集成系统受F1赛车悬挂设计的启发,确保在任何弯道转弯时都拥有最佳的稳定性,说白了就是转向不仅仅在悬架末端完成,整个悬架包括轮毂罩都参与了转向,但这个只是过渡技术,更为遥远的未来,磁约束悬架才是终极解决之道。

线控可变位转向系统R.E.C.E.S.S. (RE-configurable Cockpit Electric Steering System) 

 

线传操控不是什么特别黑的黑科技,因为1991年首飞的F22就用了线传操作,现在的绝大多数客机也使用了线传操作,更黑科技的已经使用光传,使用线传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机械传动零件,而对于这辆车而已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方向盘可以转换移动至车内任意座位,使车内三人都可以驾驶车辆。这一设计,让人人都能成为车辆的掌控者,不管是不是噱头,但绝对有趣,车里的乘客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固定,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超现实沉浸座舱系统E.A.S.E. (Electronic Advanced Surreal Environment System)


该系统通过一个尺寸巨大的连续多曲面屏,能够以图像的方式链接真实或虚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无缝切换。例如可根据驾乘者的意愿,模拟蓝天白云的虚拟环境景象等。这样一来我们的驾驶场景就可以无限定制,只要需要我们可以在任何场景下驾驶,屏幕作为终端可以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还可以将两者叠加,就相当于我们给整辆车戴了一副VR眼镜,这种体验想一想就十分令人向往。

液晶调光薄膜座舱系統 P.E.A.C.E. (PDLC-Enclosure Advanced Cabin Entry System)


车辆自动驾驶时,采用独特的可自动调节两侧车窗的透明度,根据驾乘者的意愿,与外界部分或彻底隔绝。空客A380的电致可变色玻璃了解吧,这个就是那个的升级版。


另一辆概念车叫:Concept A Active-agility,中文名称叫全新连结概念车:“个人自由”和“群体生活”

Concept A Active-agility力求实现高度灵活的未来出行方式的理念。它特有的城市多元出行载体POD-System(Personification On Demand-System),使路上行驶及融入社区形成系统交通的一部分。车辆是模块化的,可以和很多扩展有机结合,可以作为私人车辆,也可以变成飞行汽车,可以变成物流车辆,也可以组合成公关交通工具,这种模块化让汽车的概念进一步升华为交通,A点到B点的无限可能,衍生出太多关于未来交通网络的畅想,总之就是脑洞只要打得足够开,就有足够多的可能,我们所乘坐的车内空间就像一颗可以被各种交通载体携带的胶囊,“胶囊”与其他模块的组合都是自动化的,根据大数据所计算的需求来自由组合。

这两款概念车听起来云里雾里,但我们看这些理念其实都是基于未来的智能交通网络,传统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更多的车载传感器,比如毫米波雷达解决车辆的近距和低速行驶时对周围环境的侦测,长波雷达负责车辆高速行驶时对远距离环境的侦测,激光雷达也负责对远距离环境的精准侦测,与长波雷达形成数据叠加。视频摄像头则负责周围环境的图像收集和分析,双摄像头形成立体视觉,更利于通过距离的变化量判断速度和车辆的姿态,还需要叠加车辆的姿态传感器返回的数据,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和其他侦测车身姿态的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则负责侦测带有热源的物体,比如行人和动物。


但是在整个智能城市网络中,城市会分担部分车载传感器的工作,并且车辆上的这些传感器单元收集上来的数据经过处理后,被整车的控制系统所利用和分析,根据目的地设定,车辆自动行驶,在智能城市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在行驶的过程中,单个车辆会将这些数据中的信息上传到云端,云端服务器将车辆数据和道路传感器数据进行整合,匹配地图,分析每一辆行驶中的车辆,对这些车辆下发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正在行驶的车辆,能够避开拥堵,选择行驶方式,控制行驶速度,预判潜在的危险并规避。进而提升整个交通网络系统的通行效率甚至可以保障绝对的安全。云端服务器还可以让每一辆行驶在路上的汽车成为扫描元件,收集道路信息,进而建立精确到厘米级别的精准地图,再将这套地图下发给终端车机,供其自动行驶时参与数据整合。



智能化交通网络实现后的技术,真正的突破点在于路和城,道路的铺设需要为自动驾驶服务的大量传感器,城市的智能化,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接口,通用接口,数据整合,当车辆已经不需要为道路和城市妥协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今天的概念车,A和H概念车不过是个开始,别忘了英文有26个字母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Concept H Concept A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2029作品
+ 关注
以专业的姿态去认知解读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