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 | 老王撩个车:这么多电动车,到底谁造的靠谱?

本期话题: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在布局电动车,到底谁更有优势,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里程焦虑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安全性是否有保障,可靠性如何?这些都有待时间的检验。(音频节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评车观市》或喜马拉雅专辑《老王撩个车》)

观点:

1、 汽车人和互联网人是电动车的两股主要力量,如果互相补充是最好的组合;

2、 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各有优势,但前者对造车有更深的理解;

3、 电动车更适合解决短途出行的需要;

4、 里程焦虑是电动车绕不开的话题,首先解决的还是续航问题。

撩车实录:

   三石:就在我们现在录节目的这个时候,原来之家的创始人李想,他做的一款电动车,正在搞发布会,他这款车很受关注。电动车因为现在是特别热的一个话题,老王先聊聊你对现在这么多新势力的造车企业的印象吧,一般新势力的造车企业他们都集中在做电动车这一块。

   老王:其实我对电动车并不是特别感冒,因为现在比如说一些高端的电动车,其实对于一些比较富裕的阶层来说,其实他当一个大玩具一样,家里可能有这么两三台比较高端的车,然后再弄一个电动车玩一玩,赶一下潮流也好,赶上一个环保的理念也好。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关注度并不太高。我关注的其实是稍微偏低端一点的,比如说老百姓用得起的大众一点的车型,比如像十万、二十万就能买的、就能用的这些电动车。

   三石:其实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他们聚焦的也都是在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这些车上,他们可能会造一款特别牛的跑车或者什么的,包括比如说像蔚来……

   老王:用来打品牌是吧?

   三石:对,用来打品牌。但是他们实际上最后落地的,就是量产的,都会是这种贴近消费者的这种车型。

   老王:对,所以说实际我们更关注的应该是更贴近实际使用的一些车型。像那些更高端,其实就看看热闹,售价百十来万的那种车型,其实就看看热闹。

   三石:甚至像什么限量款这种。

   老王:给那些大的IP、大V什么用的那些车型,其实拿来也是做广告用的,对吧。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实用性并不太强,我们看那些其实也看一些新技术,看里面的一些新的设计,这些东西。

   三石:那比如说你现在比较看好或者说你关注比较多的是哪几家造车新势力,现在比较热门的比如说像蔚来就不用说了,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然后像威马已经是大量交付了,我记得当时威马也是前一阵子开的发布会,它是交付发布会,真的是一车一车往各地运。比如说像拜腾,拜腾虽然说还没有量产车出来,但是我其实是挺相信那两位创始人的,因为像戴雷博士,他之前是在宝马做过,然后也在英菲尼迪做过,很成熟的一个经理人了,而且在造车这一块也是比较有经验。另外,他的联合创始人是他从宝马i系列里找过来的一位资深的人士,i系列大家知道是宝马专门做电动车的品牌。所以,我觉得其实像很多造车新势力他们也算是创业,创业,看成不成,其实主要是看这个创始人。

   老王:对,其实我觉得创始人分两类人,一类是互联网人,一类是汽车人。

   三石:车企的人。

   老王:比如像蔚来的李斌也好,包括像李想,包括像小鹏这种的,包括像法拉第未来这种的,其实他们都是互联网人。所以说其他的那些人可能都是汽车人,比如说电咖这种的,包括像你刚才说的戴雷这些,其实都是汽车人出身的。所以就看这两类人,哪一类人更靠谱一点。

   三石:你觉得呢?我觉得如果这个组合能混搭一下就好了,就是创始人里面既有互联网人又有车企人,这是一个比较互补的一个组合,对吧?

   老王:但是反正他们有点水火不相容似的。

   三石:我觉得可能就是跟他们每个人人脉的圈子……

   老王:一个是搞实业的,一个是搞情怀的,是不一样的。

   三石:可能他们的人脉圈子也不一样,做互联网的是互联网的一个圈子,做主机厂的,做汽车的是做车的一个圈子,这两个圈子可能在交集上更不多。

   老王:你更看重互联网人,还是更看重于车企人?

   三石:实际上我更相信车企人,说实话。

   老王:是吗?是贾布斯把你伤透了心吗?

   三石: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吧,但是我觉得从汽车这个产品来说,它并不是说像我们看到的互联网,或者说一个软件那种东西,它不是单纯的一个写写代码就OK了的东西,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比如说像特斯拉,特斯拉其实大部分的元件都是奔驰提供的,你如果开过特斯拉,你应该看到很熟悉的各种零件,其实都是奔驰提供的。对吧?包括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他们其实都是有代工厂,你扒拉扒拉数,代工厂其实都是我们熟悉的主机厂,比如蔚来是江淮,比如小鹏是海马,只有有一些它可能是自己去做厂子这种的。

   老王:做生产基地。

   三石:所以我个人可能还是更倾向于做造车的这些人他们去造车。因为车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包括比如说动力、底盘、安全性,尤其是安全性,然后可靠性。就跟你运行一段代码似的,你如果老出bug,那你这个系统一定是失败的,你可能没办法去完成一项任务,车更是这样,如果说一段代码不成了,也就是这个程序不成了。如果车出了问题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每个人每天可能都需要乘坐那个车。我印象最深的是比如特斯拉,特斯拉没有一个物理元件,除了双闪的灯是物理元件之外,其它没有任何物理元件。这个车其实像一台大电脑,电它的“手刹”都是电子的,触屏的。脑是存在死机的可能性,如果说这一块出了问题,我连“手刹”都拉不了。所以我觉得……

   老王:你觉得你要坐后排?

   三石:我觉得那个车如果出了问题,坐哪儿都不是安全的。所以,我相对来说更相信主机厂造车的人来造车,这里边如果能够结合进互联网人,比如它对用户体验,因为互联网上的优势,一个是他对用户体验可能会更敏感。另外,他可能在系统这一块或者人机交互这一块,可能有他的优势,有他的人脉。我刚才也说到,如果是一个主机厂人,一个造车的人和一个互联网人,这样一个组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匹配。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组合。

   老王:所以就是互联网人做情怀,然后汽车人做执行。

   三石:这两方面其实你也知道,作为创业来说,这两方面缺一不可,那一定是有人站在台前去……

   老王:去忽悠。

   三石:对,去鼓动大家或者去推进这个事,就像老罗那样,一定是做一些执行,扎扎实实把车的系统,把车的安全,把车的底盘、动力全都配套好。

   老王:确实汽车是一个很严谨的产品,所以很多东西其实不能是靠一般的想象,是很多千万次的实验才能成为一个落地的产品。

   三石:对。

   老王:所以最终做车的人,可能在这方面理解会更深。做互联网的人可能就是说,在创新能力包括一些其它功能上,包括用户体验上面可能会感觉更好一些。

   三石:没错。

   老王:他可能不像汽车人考虑得那么准确、那么全面。

   三石:对,因为真的汽车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系统工程。比如说像李想他做的这个车也比较有特色,因为他一直强调“我这个车不存在里程焦虑”。因为大家知道买电动车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的电没了,我充电又不方便,可能跑到哪儿,一下子给我撂半路上了。但是李想说他这个车是不存在里程焦虑的,这就是能给很多买电动车的一个安心丸,就是说我可以像开汽油车那样踏实地去感受。

   老王:它是增程式的电动车。

   三石:增程式的,而且是现在所有这些造车新势力里面唯一一款采用增程式的大型的车,因为它造的是一款7座的大型的SUV,其实可以等同于比如蔚来的ES8。

   老王:其实它这个就是专门去解决消费者的那个痛点,对里程的焦虑。

   三石:对,因为电动车大家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里程,走到半截没电了,或者说我要去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但是可能这个电量储备我表示怀疑,它不能走往返,比如说我从北京去到怀柔进趟山,如果说一个标定400公里的车,如果是在冬天,真的有可能撂半路上了。但是如果说我这个车能到700公里,那这个事我就完全不用担心了。你如果在挑选电动车的时候,或者你觉得电动车除了里程方面还有哪些点要特别注意?

   老王:你不能说除了里程,里程是最关键的一点。其它的比如充电的速度,包括一些充电设施的布局,或者说一些局限性,都要考虑进去。

   另外,电车实际上科技感一定要强一些,因为很多东西要领先汽油车的话,其实是在一些内在的东西,除了电机、电池这些以外,科技感的东西我觉得要更重要一些。

   三石:现在其实就是好多互联网造车,他们就是把科技感打造成什么呢?语音交互。包括蔚来是有nomi,它是一个类似于小机器人似的,有表情的,可以根据你的一些语音指令做一些反馈,很多这种电动车它都开始做人机交互的东西。

   老王:对,这时互联网的一个优势。

   三石:增加车的一些科技感的东西。

   老王:实际上作为电车来讲是很简单的,它的结构各方面没有像汽油车那么复杂,电池加上电机,再加上各项的一些东西,也不用特别的保养,各方面也比较省事。但是说最关键的点是解决里程焦虑,除非就是说你这个用户对这个里程没有焦虑了,或者是你的使用环境就是上下班代步,它又省电,而且你每天都能按时充电,不去外边跑或者怎么样。所以,里程焦虑其实跟你的使用需求是有关系的,你天天往野外跑,你真的没有必要买这个车,即使是增程的电动车,你可能也会有这个焦虑。

   三石:对,对,是的,是的。所以有一种观点是其实电动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它其实只适合在城里头作为一个通勤的工具使用。如果真的再远一点就不太合适了。

   老王:其实我是认可这个,因为首先电价便宜,而且在市区来说走走停停的话,用电其实是很合算的,起步扭矩又大,早晚通勤的话,基本上首先市内它有充电的地方,无论是公司也好或者是酒店也好,写字楼也好,都有充电的场所,家里也可以充电,或者说去国家电网这种固定的场所充电都可以解决。如果说你固定的那种很规律的上下班,使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如一两天充一次电都没有问题,我觉得很方便。

   三石:如果你要买的话,现在这些车型里你会考虑谁呢?

   老王:其实我最初接触电动车的其实是比亚迪和吉利。

   三石:是传统车企,不是造车新势力。

   老王:这两款我是在搭顺风车的时候,坐过人家车主开的车,因为咱们是搞汽车行业的嘛,跟车主聊得很深入。其实我接触的车主对这两款车都特别赞赏,因为他们其实买这两款车的时候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比我们做传媒也好,做其它的不是作为车主来说,研究得非常透彻,比我们研究得特别透彻,比如充电的时间,充电在某种状态下这个电用到什么程度,其实他们都研究得特别透彻了。而且很多买电车的,其实他们也是听从了一些朋友的一些口碑,口口相传,才买的电动车,因为大家都觉得电动车是新事物,接受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有很多人深入研究之后,再通过口碑传递之后,对这个车的销售也好,各方面品质的那种感觉也好,都提升得很快。所以,从我个人接触来说,实用性来说,比亚迪的车和吉利的车印象很深的。

   三石:所以通过你这个观点,我觉得你跟我是站在一条战线上,你还是更相信造车人来造的电动车。

   老王:我其实认为传统的汽车企业去做自己的产品,隔行如隔山,特别是汽车这个东西,是一个大规模的集成化的东西,需要调动很多的资源去做这些东西,而不是像贾布斯那样,一说造,投个几十亿、几百亿,现在车也出不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事情。

   三石:所以现在好多其实不管是传统车企,尤其是新势力造车,他们都强调交付率,就是我真正把车造出来了,并且交到用户手里,用户已经开着在路上走了,这个是他们认为这个事已经成了一点了,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老王:其实现在这种造车新势力有它的一些考量,除了一些资本的一些层面来讲,它做完的这个车好是好,但是你的成本能不能降下来,用户接受得了接受不了,就算你批量量产了以后,没人买怎么办?所以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在往网约车转型,最终我要做网约车,把自己的产品找一个城市去落地,比如说在北京也好,在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我做网约车市场,用自己的车运转自己的出租车似的,做网约车,这样的话车生产出来至少我自己能用。

   三石:能消化得了。

   老王:能消化得了。你造出这些车之后,你没有自己的客户,客户群没有,然后别人也不敢买,口碑也不行,那你造出越多的车赔得越多,而且汽车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小钱。所以,怎么解决好销路和渠道的问题,你才能考虑这个车能不能上量。不是说你造的车特别好,就一定能卖得出去。

   三石:有可能有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老王:对,车辆比如说是特别好,但是真正买得起的人、信得过的人没有,那你的资金能不能周转得过来?这都是个问题。我觉得造车这个东西造是可能会相对来说比较主观一点,真正去开拓市场、打开市场,让人们去接受你这个品牌和你这个车型,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所以说这方面其实传统汽车企业是很有优势的。

   三石:你刚才说的这种模式……

   老王:它有成熟的体系在里边,销售体系、渠道,包括经销商体系,包括它的品牌宣传,各方面所有都是成熟的体系。

   三石:不需要再单独创立什么或者建立什么?

   老王:对,它只需要在某些层面去做升华。

   三石:升华就可以了。

   老王:找到自己真正的用户就好了。

   三石:像你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吉利不就是在做吗?还有一个曹操专车的那个,就是把自己的车转化到运营这一块。

   老王:对,这样能稍微消化掉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辆的车,这是一个很大的池子,我把这些车通过良性循环运转起来,自己造的车,到自己的运营层面,然后再造新车,再替换这些运营层面的车,这样的话它完全正向地循环了。

   三石:而且这些车的话,其实就像你说的,它等于是自我消化,而且还能帮助它去打品牌。哎,你看我这个车在这个城市整个去做运营,这个品质是什么,大家都是天天看的。

   老王:对,你做网约车以后,车辆在城市里去跑,大家都乘试驾过,其实无形中就是一个广告资源。

   三石:对,对。

   老王:再加上它一下子就占领了那些比如出行方面尽管有车,可能也要坐那种专车的这些人群的消费理念,这些一打通了以后,对车企来说未来是很大的一块蛋糕。

   三石:怎么说呢?未来的话我们拭目以待吧,因为造车的话,我们罗列了一下,造车新势力将近有20家,传统车企其实也没有放弃这一块,未来的话可能大家的选择会越来越多,而且能解决里程焦虑的车也会逐渐多起来,因为对电动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痛点。

   老王:我觉得未来科技的创新其实是飞速的发展,有些东西可能十年、二十年没解决,但是突然某一天就解决了,这个东西就会发生一些突变。

   三石:一些量变然后突然到质变。

   老王:比如说充电原来可能说10个小时才能充满,后来突然说俩小时充满或者半个小时充满了,所以很多东西就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可能就不要限制我们的想象力。

   三石:对。

   老王:未来的汽车可能会像我在有一年的世博会上看到,未来的车型可能就是小型化的、电动化的、智能化的、互联网化的车型,它其实可能并不在于你更多的驾驶感受,而是说通过无人驾驶,包括一些出行的顺畅程度,通过更高科技的情况,把出行解决了,最终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

   三石:以后的话,像性能车就完全是玩具类型的。

   老王:是一个爱好。

   三石:是一个爱好了,出行就靠这些车型就解决了。

   老王:对。

   三石:谢谢老王为我们分享的这些。

   老王:希望我们早点用上这种高性能的电动车。

   三石:谢谢大家。

   老王:谢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能源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688关注 | 91作品
+ 关注
关注汽车行业讯息,提供有质量的行业动态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