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SUV都是伪越野

        很多消费级的汽车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比如操控性,有的人觉得配有ESP的福睿斯就有操控性,有人认为低重心水平对置发动机的BRZ才有操控性;对于越野,有人认为去趟蓟县算越野,也有人认为去趟老掌沟,爬上好汉坡才算越野入门。如果这位朋友只是想在周末带着家人朋友去郊外,景区游玩,那么以上几款车都可以应付;而如果想去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完成一次极限穿越……你最好打消这个念头。。。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以上几款车都不能实现我心目当中的越野,甚至连大家普遍热议的福特撼路者,日产途达,江铃驭胜等车型,虽然拥有很好的越野底子,在原车状态下也只能称为是兼顾了轻度越野的家用SUV。

我们可以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样的车才能真正算的上越野车。


丨在车身结构上

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越野车,使用的都是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大家俗话说的带大梁的车(当然并不绝对,这个稍后讲)比如牧马人,吉姆尼,奔驰G,路虎发现4等。

                                                                             (全新一代铃木吉姆尼底盘结构)

该类结构的车型底盘与车身结构是两个部分,行驶起来的特点是震动不容易被吸附,要么硬如铁,要么软似棉,除了一些顶级豪车,很少能把非承载式底盘做到舒适。但是由于底盘是独立的,因此无论车轮发生怎样的极端运动运作,都不会对车身产生过大影响。

                                                                              (全新一代奔驰G已改为前独立悬架)

除此以外,类似普拉多,奔驰G会采用前独立后整体桥式悬架,牧马人,吉姆尼,老奔驰G甚至采用了前后整体桥的悬架,此类结构虽然在平常铺装路面行驶堪称灾难,但在真正的极限路况时,却可以发挥它的特点,强度更大,压缩行程也更长,可以保证车厢不会产生过大的倾斜,保证乘客的舒适性。

                                                                                        ( 全时四驱的斯巴鲁XV)

而目前的SUV市场,绝大多数车型使用的是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类结构的优势有很多,车身刚性强,操控极限高,重心低,有助于降低油耗,但这个结构生来就不是为了越野的,它的车体与底盘是一个整体。极限路况中,经常会出现两边悬架分别达到上止点和下止点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车身会受到非常大的扭转力,很多刚性不够的车会出现车门打不开或者关不上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异响和驾驶质感的退步。


丨在车身造型上

除了结构,车身造型也是一大关键,越野车拥有很多硬指标,比如接近角,离去角,具体概念大家可以看上图理解/

参加达喀尔的赛车,以及Buggy的车轮几乎在车身的四个角上,民用车里牧马人之所以通过性能强,很大原因就在于他近乎变态的接近角离去角。而SUV车型普遍会把前悬,后悬加长,一方面让车看起来更威武,另一方面也为了腾出来后备箱空间和乘坐空间,但这样会很容易把“鼻子”或者“屁股”蹭了。


丨在“打野”装备上

                                                                                      (奔驰G的差速锁控制按钮)

当然了,一再和大家强调,任何一个元素都不会对车辆整体起决定性作用,结构上的优势不会决定一辆车的越野性能,非承载式车身,整体桥式悬架可以奠定好的基础,但越野车领域不乏三菱帕杰罗,铃木超级维特拉这样使用承载式车身,前后独立悬架的异类。

                                                                            (福特与路虎的全地形反馈系统旋钮)

除了结构,一身好装备也是完成“打野”的必备,陆巡,奔驰G著名的前中后三把锁,牧马人核心装备分动箱,路虎以及福特偷师而来的全地形反馈系统,都是越野车领域的神装。

                                                                                  (三菱欧蓝德中央差速器“锁”按钮)

家用SUV上最硬核的越野配置无非是一把电子限滑的中央差速锁,轮间限滑也多采用电子结构,虽然相应速度快,但如果是真正的极端路况,电子结构很容易出现偶发性故障,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机械机构会更值得信赖。


丨从动力上

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出去越野,没有想象中的风花雪月,大漠孤烟,只有不断的受困,脱困,受困,脱困……在有良好技术,越野装备的基础上,大马力,大扭矩,拥有线性动力输出的动力总成也是标配。涡轮发动机存在扭矩跃升现象,部分自动变速箱即便在手动模式下也存在自动升档现象,因此并不适合越野。

                                                                           (吉姆尼仍然坚持使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爱好者是仅仅为了满足一份情怀,因此连牧马人这类的硬派SUV都开始使用小排量涡轮发动机,但对于真正追求极限越野爱好者而言,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手动变速箱仍然是最适合越野的动力配置。


丨在……上

除了这些硬核元素,例如内饰,座椅这些软性装备也会或多或少影响越野性能,比如……从心理上。哪怕是奔驰G这些顶尖豪华越野车,坐着也很难称的上舒适,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是为乘客考虑的。

                                                                                (只有官图才可以发现牧马人内饰的“美”)

牧马人,陆巡,发现4的内饰观感绝对落后于同价位的SUV车型,他们都可以给人一种正襟危坐的“战斗感”,所谓输人不输阵。。。家用SUV更注重内装的豪华。这种区别就像。。。金城武与巨石强森。

其实回归到概念上,SUV是Sport utility vehcle(运动多功能车)或者Suburban utility vehicle(城郊多功能车)三个单词的缩写,可以看到,其概念和越野,Offroad等字眼没有任何关系,更多侧重于多功能性,这也是SUV车型能够在我们国家风靡起来的一大原因。

把四驱和越野直接划等号,让SUV等同于越野车,这些错误观点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SUV的底盘大部分都很高。即便是类似现代ENCINO,丰田C-HR,马自达CX-4等运动型SUV,他们的底盘高度也要高于传统印象里的轿车,通过能力也要略好于轿车,降低了托底的风险。

第二:厂家的宣传诱导。我不是针对途观,我是说在座的SUV都是……SUV最常见的一类宣传图,宣传片,都是一辆城市SUV在大漠戈壁疾驰,扬起漫天黄沙,或在巨石路上“翻山越岭”,映衬浩瀚星海,下一幕就是一家人支着帐篷,围着篝火其乐融融。这些都造成了SUV可以通过极限路况的假象。

第三:传统印象。在30岁往上的人儿时记忆里,除了老上海,伏尔加等轿车之外,见的最多的小车就是BJ212之类的越野车型,该类车大多做工粗糙,结构简单,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有的还使用柴油发动机,非常适合当时的道路状况,加上军车背景,它们经常面对一些极端路况,因此在很多朋友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的SUV车型从外观上讲与该类车拥有许多相似。


本期文章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纠正错误观点,避免因为开着家用SUV进行超越车型可承受极限的越野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选车时,大家也可以结合以上提到的几个要素,判断这辆车的越野性能属于什么水准。

最后要提醒大家,真实越野面对的风险种类非常多,绝对不是厂家设置的场地器械体验那么简单。作为汽车运动的一部分,越野本身也是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单人,单车进入未知领域的做法是绝对不赞成的,合适的车辆,装备,专业的组织领导,详尽线路规划是完成一段安全愉快越野穿越的前提。

另外随着加入到越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新开发的线路也越来越多,类似上图这种破坏环境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些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的高低,更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要求。

希望我们的听众,观众在参与到越野活动中时,合理选择装备,遵守法规,不破坏环境,不打扰野生动植物,也不贸然深入位置领域,尽情享受越野带来的愉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越野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119作品
+ 关注
放心,不会有人充值我们的。。。因为他们不稀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