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伟大的诞生“也终将迎来逝去 一只”甲壳虫“的前世今生


对于时常关注车展的小伙伴来说,刚刚结束的洛杉矶车展无疑是临近年末的一道丰盛大餐。在今年的洛杉矶车展上,保时捷带来了全世界车迷翘首期盼的全新一代911;宝马则正式发布了旗舰级SUV全新X7;而对于小编这样的入门级消费者来说,也有最新的马自达3可以关注。

 


正当人们为各家新车上市亮相而欢呼时,本应同样欢庆热闹的大众汽车展台的一角,却显得有一丝悲凉。因为就在这届洛杉矶车展上,大众集团正式发布了 甲壳虫的Final Edition版。至此,之前网上有关大众将要停产这款可爱小车的消息终于得到了“官宣”,这款拥有80年历史的小车终于要画上一个休止符。

 

一圆造车梦的波尔舍博士



任何事物的诞生都有其源动力,甲壳虫的诞生就是源于希特勒的一句话:“我们要生产出一种老百姓都买得起的车!”这也与当时受到奔驰等大车企排挤而决定自立门户,成立保时捷汽车公司(当时以设计为主)的费迪南德·波尔舍博士不谋而合。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个项目也交由波尔舍来完成。

 

从1934年图纸落地到1937年正式获得官方的认可,准许批量生产与销售。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波尔舍和他的甲壳虫原型车VW3获得了不少德国民众的关注,人们对于这台廉价小车都寄予厚望。

 


到了1938年,甲壳虫终于诞生了,并在大众狼堡工厂正式投产。至此,波尔舍博士的造车梦想终于得到了实现,同时也为未来保时捷跑车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当然,当时的甲壳虫并没有正式的命名,车上只有大众“Volkswagen”的车标和另外一个别名“KDF wagen(力量贯穿快乐的汽车)”。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这才有了“甲壳虫”的外号。

 

一手将大众捧上神坛的Type 1




当KDF正准备大规模投产时,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来临了。战争的过程无需赘述,1945年德国战败,战争期间的沃尔夫斯堡工厂也受到了破坏。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军队接手了大众工厂。在英国人眼里,大众是一个“政治产物”,不再是一个商业公司。因此,在波兹坦公告(中美英三国一致打击日本至其投降的约定)问世后,大众总部作为军事工厂,得到了修缮。当时接管大众汽车的英国军队首领赫斯特将一辆甲壳虫漆成绿色,运回英国的总司令部。

 

好在这款小车得到了英军总部的青睐,到了1945年9月1日,英军总部下令大众生产20000辆甲壳虫,这笔订单成了大众的救命稻草。部分驻德国的英军在结束任务回国时带走了分配给他们的甲壳虫。一部车牌号为JLT 420的甲壳虫至今仍留存于世,他的主人是Peter Colborne-Baber(大众甲壳虫在英国的第一个进口商之子)。

 

弄巧成拙,就这样,甲壳虫开始走上了汽车的历史舞台。

 


1949年,以车型代号命名的甲壳虫Type1开始运往美国,1951年,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向29个国家出口。自此甲壳虫开始了国际征途,地位也向神坛迈进。到了1967年,产量已经达到第1000万辆。到了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Beetle)”。从此“甲壳虫”由绰号变成了车型名称。

 

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达到历史的巅峰。不过年近四十的甲壳虫此时难免显露疲态,没有过多改进的单一车型难逃抛物曲线状的命运。

 


1974年7月1日,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4年后,在德国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到了1985年,大众家族中更符合欧洲市场的小型车代表Polo与高尔夫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最终,大众汽车停止了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在墨西哥继续生产了18年之后,最后一辆后驱、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驶下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至此,古典甲壳虫的时代结束了。

 


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百废待兴,在人们生活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经济实惠的甲壳虫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只有大众一家推出了经济实用的家庭小车,但只有甲壳虫不仅奇迹般地将这家车企从濒临倒闭的死亡线上拉回来,还让大众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同时,甲壳虫还从人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为精神的寄托与文化的象征。

 


在大众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过这样一段小插曲。由于在当时的英军报告中认定:“在狼堡建造商业化汽车公司是一个非常不经济的决定。”因此英国政府急于将这个“烫手山芋”出手,还曾试图无偿将大众汽车送给远在美国的福特公司。福特的第三代掌门人亨利·福特二世亲自前往西德考察,但最终在亲信的鼓吹下拒绝了这一馈赠。大众或许还要感谢福特当年的“不杀之恩”。

 

情怀最终敌不过市场



当然,大众并没有舍得就这么让甲壳虫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复古浪潮兴起,大众在上世纪末推出了新款甲壳虫。除了拱起的车顶、倾斜的大灯等个性化外观设计,发动机、底盘件等都采用了高尔夫的设计,实际上这就是一辆披着复古外观的高尔夫。这样的设计更多的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对于汽车历史并不发达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我们对于经典车型的启蒙,90%都是来自于这款车。

 

然而,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到没有什么可以与世长存。即便是新甲壳虫这样成功的车型也因为市场的需求以及车型平台的变换,早早将换代提上了议事日程。

 


到了2011年,现款的甲壳虫发布,被命名为“回归的甲壳虫”,而外观造型在融入潮流元素之后,整体线条也向着Type1靠拢。虽是换代的进化,但也是向原型车致敬,虽然第一眼印象可能不太成功,但这种“复刻”式的创作,在了解了品牌历史之后就会发现,文化仍在继续传承。

 

因为大众的模块化生产,现款甲壳虫的内饰与主流的大众车型颇为相似,易用性确实提高了,配置也增加了。只不过,与1998年推出的上一代甲壳虫一样,在好看的皮囊下面总让人感觉缺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而最终,为了将更多的产能留给SUV的研发与生产,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大众集团以一款甲壳虫Final Edition作为最后的纪念,向这款陪伴过几代人的经典车型告别。

 


甲壳虫的陨落与它惨淡的销量密不可分,根据销量数据显示,2016年甲壳虫全球销量为25127辆,这一年也是这一代甲壳虫从大部分市场上逐渐退市的第一年,一年的销售总和比今年10月份大众朗逸单月43974辆的成绩还少。包括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等主流市场的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一辆SUV或者轿车。为了这么一款并不赚钱的情怀车,还要腾出一条生产线,任何理智且冷酷的CFO都难以接受。

 


其实,不只是甲壳虫,同样作为经典小车代表的菲亚特500在现阶段的生存状态同样举步维艰。如果将锅简单地扔给复古造型的车,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相较于甲壳虫与菲亚特500,同样是情怀车的MINI却在中国风光无限,据10月销量数据显示,MINI旗下的三款车型牢牢占据了20-30万元进口小型车销量榜的前三名,这和MINI产品线的丰富不无关系。同样是情怀个性化小车,MINI的产品线实在是太丰富了,MINI分为2种车型,MINI和MINI JCW,其中MINI轿车有MINI ROADSTER、MINI CLUBMAN,SUV有MINI COUNTRYMAN、MINI PACEMAN,跑车有MINI COUPE,而MINI JCW则是其性能版本,相当于宝马家族的M车系。相比而言,甲壳虫却远没有这么多车型。

 

写在最后

 

即便你不是一名甲壳虫粉,相信你也很难接受这款最个性、最富情怀的大众车彻底消失。在EVO、86/BRZ和中国车迷告别之后,甲壳虫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离我们而去,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满大街的SUV,怎么就容不下这么可爱的甲壳虫呢?


- END -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甲壳虫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3万关注 | 1.2万作品
+ 关注
汽车工程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