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车测试——前途K50与特斯拉Model3

做了17年的F1报道工作,一直支撑爱好是对先进技术的着迷,而不是某个车队或者车手的迷弟。所以当象征着大趋势的电动车时代来临时,怎么能错过呢?

利用F1夏休的机会,我们测试了两台电动车。一台是国产造车新势力截止目前最吸引眼球的上路车型: 前途K50,另一辆是世界第一电动车品牌特斯拉的全球第一热销车型Model3(四驱长续航版)。将这两台车放一起并不为做直接对比,只是因为他们都是电动出行方式。同时比较巧合的是,这两台车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完全一样,在工程技术上会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值得探讨。

从事媒体工作这些年,我一直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一件事情你知道的越少,你的发言权就越少。对于评价一款车也是如此,我认为一辆车当你只在赛道上绕过几圈,或者只在路上开过百八十公里,你是很难对一台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的的。这无关乎你的经验有多丰富,开过多少台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多用车场景可能根本就触碰不到,而这对现阶段的电动车尤为重要。

·前途K50

前途K50这次7天总共跑了780公里,做到了坚持每天都开。Model3相对较少,主要因为之前测试过X P100D。

前途K50,官方的定位是纯电动城市跑车,这里有两个词需要注意,一个是城市,也就是说他的使用场景重在城市,续航是他的短板。这就像我们第一次听到SUV这个词一样,他的强项并不是越野,不是去阿拉善冲沙丘。第二是跑车而不是超跑,虽然他长了一幅超跑的外形。我认为了解官方的车型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去评价一款车型。

外观设计上,K50采用了鲨鱼的仿生学设计,听起来有些抽象,但通过侧身比例以及前脸两侧的散热鳃孔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而运用双色的车身,只为突出使用了碳纤维的轻量化处理。试驾K50期间,所到之处,都拥有极高的回头率。对于一辆跑车来讲,说明他的形是成功的。但是车身的漆面工艺部分,如果能够提高的话,我认为可以为他的外形再加一些分数。

与外观相比,K50的内饰设计并没有那么运动。中控的电动化主题,盖过了运动主题。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碳纤维的中控面板部分,不管是形还是质感都不错,但是整个内饰距离高级感仍有距离。另外在一些人机工程的设计上,有待改进。这包括置于扶手箱前的杯架,一旦放上水之后,会直接干扰右手的换挡操作。另外方向盘3点和9点的握位,我认为对于女性车主来讲, 也过粗了。

中控大屏是电动车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项目。K50屏幕的操作触感,相对于这次试驾的特斯拉有一定的差距。面对炎热的夏日,空调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操作。上下下滑动的风量调节,不论是操作细腻度还是精确度上都有提高空间,而且在使用过的过程中,空调经常会自动关闭。

作为一辆电动车,三电系统是整个研发的核心。这其中最主要的课题是电池的安全和能量密度。如果从三电的研发算起,K50的研发可以追溯到2010年,距今已经近9年。前途先后评估过圆柱形电芯、方形硬壳电芯,以及软包电芯方案,最后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安全的软包电芯,这台车上的电芯,是由上海嘉定的卡特提供的。前途旗下负责三电的公司华特电动做的电箱。

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不仅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也关系到车辆的重量控制。按照官方的数据,K50的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34.35Wh/kg(瓦时每千克),比特斯拉model3 159.5 Wh/kg的电池组密度,低了接近20%(18.71%)。

这对于前途在重量控制上极其不利,虽然K50使用了全铝的车架结构,使用了像宝马I3一样的碳纤维车身面板。但是整备质量依旧达到了1960公斤,你知道吗,一辆价格相近的保时捷718硬顶跑车只有1.4吨左右。即便和四座的model3比,他也重了86公斤,这是导致他在百公里加速上,与定位家用的model3 四驱长续航版打成平手的主要原因。当然,重量是目前电动车共同的短板。包括莲花新出的电动跑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驾驶方面,作为一辆城市跑车,电机面对堵车、低速行驶的工况毫无压力。激烈驾驶下,电机动力响应迅速的优势明显,特别是在S模式下足够敏锐,不过传入你耳朵的不再是传统引擎的咆哮,而是嗡嗡的电机声。按照官方的信息,在输出转速达到500转之前,就可以进入680牛米的峰值扭矩平台。

四驱系统和倍耐力P0轮胎的搭配,让车拥有很好的牵引力表现,踩下电门,你能切实感受到动力作用到路面的过程。宽轮距和低重心让车在弯道上的表现,超出了我的期望,在山路上非常享受。不足之处是,底盘整体的刚性,我认为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接近2吨的车重,加上能量回收的系统的介入,让我对于紧急制动的刹车距离把控,不够自信。

·前途K50重要供应商一览

·特斯拉model3 四驱长续航版

model3 是特拉斯史上最畅销的车型,自 2017年7月7日下线以来,截止今年3月份,累计销售了198,700。美国卖的最好,中国是他的第二大市场,特斯拉在上海建设的中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就是model3。计划是每周至少生产1000辆Model 3。

在车身外观上,Model3延续了家族的设计语言,比例的变化让车身显得比S厚重。

内饰的设计是model3最大的亮点,那就是没有内饰。

你可以看到他几乎把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在了中央触摸屏,方向盘加上头顶的阅读灯,总共只有5个物理按键。这种变化就像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一样大。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现在的后视镜调节,需要先通过中央寸触摸屏找到选项,再通过方向盘上轨按钮进行调整,这显然比传统设计的操作复杂了。但这是否是倒退呢?我认为不是,首先后视镜的调节,不属于高频次的操作。其次这样的设计节约了制造成本,简化了门板,也更利于清洁。

但特斯拉并不是全盘简化,比如像前排的车门,依旧保持了物理的开门按钮,这对于发生事故或断电逃生,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讲,我对于特斯拉在Model3这样的家用代步车型上,采用极简的内饰设计并未感到不适,如果他能在取消仪表盘之后,增加HUD用于显示车速等信息就更好了。当然,你可以说,Model3的定价并不代步啊,35到50万的价格,放到传统的燃油车上,任何一个内饰做工都可以完爆特斯拉,但这就是美式做工。

除去内饰的设计,特拉斯使用钥匙卡取代传统钥匙的设计我很喜欢,特别是在夏天,因为这样可以切实减轻你手包或者裤兜的重量。

作为一辆家用级轿车,我认为Model3是非常称职的,因为它真的非常容易上手,非常容易开。前后足够大的行李空间也是实用性的加分项。双电机4.6的加速成绩,以前对于这个级别的燃油车上是不可想象的,超车让你极其自信。当然,你的驾驶风格,也会想燃油车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续航里程。实际使用过程中掐头去尾,续航里程在450公里左右。

说到驾驶,就不得不提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简称AP。按照官方的说法,AP的目的提升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帮助车主应对枯燥重复的操作环节。所谓枯燥重复的操作环节,除了高速巡航,那就是应对城市驾驶的堵车路况。

这次我们试驾的这台车还处在L2级的水平,按照厂家建议,在任何时刻都不宜让手离开方向盘,所以这这只是一个自动驾驶的雏形。

在实际用车的过程中,我发现AP应对城市堵车路况的体验有待提高,比如当你前方车道突然有车辆并入,或者当前方车道有车辆驶离时,AP的制动和加速都有些唐突,让坐在方向盘后方的你,并未体验到真正的愉悦和舒适,而现阶段变道功能的半自动化操作,让我宁愿自己去接管车辆。自动驾驶无论是技术还是体验上,都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期待系统升级后的下一次体验。

将行驶中周边车辆以图像呈现,是特斯拉将科技可视化的重要创新,但是我这次使用却发现了这样一幕。

除了车辆本身,谈一下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的电动车用车环境。如果家里有充电条件,不管是前途K50或者特斯拉model3,只是用于城市内的通行,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在北京市内,即便最远点的折返路程也不过200公里,除非你是开着它去送货。

然而,拥有这样充电条件的家庭,比例并不高。多数车辆仍然需要使用社会的充电设施进行补给,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现在的充电设备还处在各家分头圈用户的时代,充电设备的激活和付款并不能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平台直接完成,今天在公司上班,当你用A家的设备时,你需要下载A家的app充电,明天你到商场吃饭,可能附近没有A家的设备,你就需要下B家的设备来充电。这次开了一周的电动车,我就下了几个APP。前途给的国家电网的充点卡,反而没用几次。因为国家电网的充点网点分布量是有限的。

此外,这次我还体验了一下下雨在室外充电的情景。按照电动车的使用说明,不建议下大雨时在室外充电,并且在接驳插头的时候,最好有雨伞遮挡。这次我遇到的是小雨,但是又没有带伞,所以很尴尬。同时电动车充电不建议充电时留在车内,所以我得需要冒着下雨,找个地方去打发时间。因为并不是每一次充电,你都刚好要做另一件事,可以打发时间。

这影响了用车体验,你不能完全随心所欲的去安排你的行程,即便在城市里。

·附:前途K50与特斯拉Model3技术参数


(文、图/未来赛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112关注 | 8作品
+ 关注
未来赛车致力于全球赛车文化传播、赛车产业推广以及汽车文化培养。
Ta的内容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