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长安,大不易,外地车为啥在北京越来越不受欢迎?
直男说车第93期:随着11月1日最严格的外地车进京政策实施,外地车在北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

文:直男

说实话,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外地车进京限制措施,北京人有欢迎的。

当然,没有中签的土著或许有怨言,这属于误伤了刚需。

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其出于缓解拥堵、照顾本地居住人的交通权益,从这个层面讲,本人是拥护和支持的。

毕竟不分时段、不分路段的拥堵,对本地居住的人(当然也包括在京居住的外地人)没什么好处,临时外来的人也会受影响,这不是大都市该有的面貌。

这些远非远在天边的键盘侠们能感受到的,所以对他们的政策感受,就此略过。

先说明下,哪些是不受欢迎的外地车?

个人吐槽,政策里虽然没有明说,但居住在北京的人都心知肚明,有些外地车不受欢迎。

这里所说的,当然不是指“偶尔来北京真是来办事”的外地车,这个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和北京人面前,都不是个事儿,这个肚量北京人还是有的,要不然北京也不会容许那么多外地人在此居住、工作和生活。

但有些外地车是不受欢迎的。

第一种:常年在北京使用的外地车,不管您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在北京缴纳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却常年占用北京的公共交通资源,从这一层面讲,对北京人及北京纳税人(也包括在北京纳税的外地人)是不公平的,放在国外哪个城市,也不会轻易说服本地纳税人放任这种行为。

第二种:前阵子随处可见的外地网约车,这个已经整治的差不多了,必须赞一个,从某个层面说,那些网约车多数属于“黑车”,不仅非法运营(乘客会有诸多风险),还带来不必要的拥堵——很多车长期非法占道且停车不规范,北京人见得多了,都懒得管了。

第三种:没中签但购买外地车牌的北京人,这个属于打“擦边球”,是合理需求,但不合法,如果大家都这么干,北京交通又该乱了,您说是不是?大家都是明理之人,守法还是第一位的。

限制外地车使用天数——每年只能12次进京,每次最长7天!

先解读下这个政策。

早在2018年6月北京发布《关于对部分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给了一年半的缓冲期,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其中规定:每辆外埠牌照客车一年最多办理“进京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为7天,“进京证”有效期届满前,应驶出限行区域。

重点是“一年”,是指一个自然年,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也就是说即使2019年11月1日实施后,外地车可以连续办理12次“进京证”,最长84天,足以覆盖到12月底,这其实预留了另一个缓冲期。

限制外地车使用区域——北京六环里和通州区域!

同时限制的还有使用区域,即外埠车的限行区域为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区全域范围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而远郊区县拥有自行划定办理“进京证”区域的权利,“进京证”有效期届满前,外埠车应驶出限行区域。

此外衍生出关于汽车停放的要求,未办理“进京证”或“进京证”超过有效期,在限行范围内支路等级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根据停放天数相应扣减当年可办理进京证的天数,但外埠号牌车辆停放在小区、单位、公司的停车场,以及路外正规停车场并不违规,因而不会进行处罚、不会扣减办证天数。

敲黑板——以上两条,直男(公号直男说车三分半)认为是该政策的重点,即使用天数和限行区域。

以下内容才是越来越严格管控的重点措施,我们接着聊。

限制停放——越来越规范的电子停车管理!

早在2018年北京市就制定落实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关于道路停车费收费、催缴及处罚规定的实施意见。具体落实举措,你有必要了解下:北京市分三批推进全市道路停车改革并实行电子收费,2019年1月1日起,东城、西城、通州率先实施;2019年7月1日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实施;2019年12月1日起,其他区实施。

也就是说到2019年年底,北京全市会推广道路停车位电子收费,且车位分为白实线和白虚线,“白实线停车位”以服务出行停车为主——就是服务社会车辆停车“白虚线停车位”以服务居住停车为主——这个我们下文会提到,关于居住停车位认证的问题,你得继续关注,会越来越精细和精彩。

如今,你是不是见到很多橘色牌子的停车告示,基本都是电子停车场的告示牌。

这张图是在东城区我家附近的路边停车场的收费告示牌,白天(7点-19点)“小型车”停车,大概首小时10元,第二小时15元,你感受下如果你来上班的话,停满8个小时要多少钱?

所以,自从那条路有了电子停车收费后,我看到路边停的车真的越来越少了——估计都嫌贵,还不如停到地下或自有车位便宜。

这种电子停车管理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而且年底就会覆盖到北京各区,你感受下气氛吧。

如果欠缴电子停车费(超过一个自然月未缴),可处以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罚款,感兴趣的可自行百度。

直男(公号直男说车三分半)只提醒你一句:这些提供停车服务的都是专业的停车公司,而且都是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的,落地和实施都有充分保障。

关于白实线和白虚线的停车费会有不同吗?

这几天,收到所在小区的告知,要进行“道路停车居住认证”,这个主要是按照《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道路居住停车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京交函〔2019〕1024号的规定进行实施,其规定发布时间是2019年7月14日,具体可网查。

个人理解,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居住停车机制”,说直白点,就是为了方便小区居民停车(有些小区内部几乎没有足够停车位),让居民把车停放在路边停车位上(政府和街道会进行适当规划),但为了区分“小区居民的车辆”和“社会车辆”,所以要做个系统认证,做了认证之后,社会车辆停放到白实线停车位或白虚线停车位,均按社会车辆收费(刚才的8小时计价,你感受到了吗),但如果是“道路停车居民认证”的车辆,原则上应停放到白虚线停车位,且按居民停车费来计算——举个例子,如果社会车辆停8小时收费115元,而居民认证停车8小时收费15元,你感受下差距?

这才是“道路停车居民认证”的核心,做出不同车辆的划分,以方便居民停车且同时杜绝社会车辆乱停乱放,当然政策规定一般意义上一处居民只能认证所在小区附近的道路停车位,防止居民跨区停放,即再打擦边球。

刚才忘了说最最重要的一点,这个认证,似乎是需要房本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京牌车租房/无房,或在京有外地牌车有房/租房/无房,或在京租京牌车有房/租房/无房的,或许均在认证之外,停车会按照社会车辆计价!

外地车在京的使用成本会越来越高!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综合目的是,让在京的外地车产生越来越高的使用成本,促使他们离开或少居北京,以缓解北京的道路拥堵。

说来残酷,但这确实又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前几天,直男(公号直男说车三分半)看到网上有个别收费停车费对于外埠车辆购买固定车位的通知,对于外埠车辆购买北京固定车位也会提高门槛和成本,这或许只是大棋局中的一小步而已。

此外,北京政策与行政的重拳还有最近开展的“两打击一整治”百日专项行动,主要是严打“酒驾、醉驾”和“涉牌违法”以及“违法停车、占用应急车道、僵尸车、货车(皮卡)闯禁行等严重影响路面通行秩序”的违法行为。

虽然这属于短期专向行动,但假牌、套牌、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确实该大力查处,否则又是一系列的擦边球,具体你懂的。

个人观点:居长安,大不易!

外地车牌在北京会越来越受到限制,一方面你可以说,北京越来越排外,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说,北京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你若不把北京当家,还想让北京把你当家人看待,对彼此都不公平。

这期就聊到这,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关注公号“直男说车三分半”或微博“直男说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111作品
+ 关注
对车敢爱敢恨,有情怀又不被情怀所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