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品牌向上力 众泰汽车创新研发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众泰能做什么?这是众泰汽车深耕中国汽车市场16年,面对全新市场环境所一直在思考的事情。2025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各种纷纷杂杂的科创概念层出不穷,如何把可用的科技落实应用到人类生活中?

为此,众泰汽车积极投身于科技、技术创新研发,以与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众泰汽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众泰博士后工作站为载体,依托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不断吸纳集聚高层次人才,将博士后科研项目与企业创新研发相结合,为提升众泰汽车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做出了贡献。

工作站以众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牛丽媛博士为主要负责人,近年来,在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连结硕果,有效的提升了众泰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11月20日上午,众泰汽车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2017年进站两位博士后进行了出站答辩,2019年进站的一位博士后进行了开题答辩。会议由副总工程师牛丽媛博士主持,她对博士后工作站相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自2012 年成立以来,工作站做到了博士后开题有评审、中期有考核,出站有答辩的评审制度,较好地促进了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科技创新的质量。随后两位出站博士后分别进行了出站答辩。

首先,胡博士对他的研究课题《铝合金车身关键连接技术研究》的内容、结果和创新点进行了详细汇报。胡博士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研究论文3篇,在“多材料混合车身侧围连接方法”以及“钢铝混合汽车后地板连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创新,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2019年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

随后,张博士对她的研究课题《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技术研究》的内容、结果和创新点进行了详细汇报。张博士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研究论文2篇,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异种材料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CFRP/金属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及其加工工装”以及“汽车A柱上加强板总成结构及其成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创新,申请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评审专家针对其研究内容、成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经专家小组讨论,胡博士、张博士在站期间表现优秀,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创新成果显著,达到出站要求,同意两位博士后出站。同时,这也标志着众泰汽车完成了铝合金车身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量产技术方面的储备,这也为新材料在众泰产品上的大规模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苏博士就《汽车零部件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课题进行了开题答辩。其研究内容包括碳纤维汽车零部件铺层设计技术研究、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力学性能研究以及低成本碳玻混合复合材料零件设计等三部分,为汽车设计开发中的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积累技术数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开题报告所述课题具有可行性,列为工作站研究课题。

轻量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大势所趋,众泰汽车一直在轻量化领域不断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和积累,通过创新制造工艺、零部件结构设计等多种技术手段,众泰汽车已经实现了减震器座、保险杠、仪表板横梁、副车架等多个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而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在车身上的更大范围运用,则是推进汽车整体轻量化的核心技术手段。

根据规划,未来众泰汽车车身覆盖件制造将以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车身为重点,逐步掌握轻量化材料制造技术,实现2020年铝、镁合金整车质量占比15%和1.2%以上,车体减重25% ;到2025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上使用量达到2%,车身重量降低30%的技术指标。

从2012年成立以来,众泰博士后工作站已经在汽车轻量化、智能网联、新能源等汽车前瞻性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主开发的“汽车全铝独立悬架总成”和“铝合金汽车发动机盖”获得2018年浙江省省级新产品立项,并承担了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智能网联混合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工作站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1项。工作站的博士后研发人员从关键技术、行业共性瓶颈技术的细节入手,以点带面,深入探索,与众泰汽车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以项目为引领推进研发创新。工作站对众泰前瞻技术研发、研究院团队的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众泰汽车在产品、品牌上的全面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推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81关注 | 832作品
+ 关注
众泰汽车是以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和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市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6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