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致敬经典!试驾末代Beetle大众甲壳虫珍藏版

2019年7月,最后一台 大众甲壳虫驶下了墨西哥普埃布拉生产线,宣告了历经81年,三代车型的甲壳虫正式成为了历史。此次进口到国内的甲壳虫正是最后一批,我也依依不舍的对它做了最后一次的新车评测。​我特意贴上了从朋友手里得到的沃尔夫斯堡车牌,一边拍摄,一边去重温那些辉煌的历史时刻。



要说甲壳虫为何停产,当然是第三代车型的PQ时代也该画上句号了,而它的销量却无法给大众为它继续加持MQ​B平台的信心。我驾驶着它来到了熟悉的国贸拍摄点,正巧碰到一对爱车的情侣拍摄着自己刚收来的一台E38平台宝马728iL,一款经典的老车。而他们正想于近期购买一台甲壳虫,既有情怀,上下班代步也很方便。一聊家庭条件:“我家里指标少,才仨,他们家多”。


由此可见:玩情怀,需要足够的资本!


毕竟,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画家。你和一个拖家带口的工程师去讨论艺术、历史、情怀,人家只会告诉你赚钱、养家、还房贷。20多万元的价格,就算你多么钟情于它的造型与辉煌的历史,但多半会向现实低头,转而选择一台迈腾。当然,世界是多元化的,如果一台甲壳虫真的可以为你带来快乐,拥有它的10年内,还能够保持着最初的新鲜感,那么你便可以毫不犹豫的去选择它。


就算甲壳虫并不实用,而作为单一车型82年的历史传承,它在汽车历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人们也值得为这样的情怀买单。第一代甲壳虫从1938年一直生产到2003年,从1974年之后,便由沃尔夫斯堡转到墨西哥生产。而19年夏天,我正好也偶遇了一台第一代的后期版本,也正是产自墨西哥。


正好在自家小区楼下,也捕捉到了两代同框。2000年诞生的第二代甲壳虫,它的造型颇有些为了复古而复古,前后的造型有些高度一致,也不由得让人想起国产神车QQme。第三代车型更多的回归了传统,更加讨喜的同时,却未曾想成为了绝唱。


我还是先说产品,后谈情怀

第三代甲壳虫无疑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经典。它诞生于高尔夫5/6代的PQ35平台,相比第二代车型基于四代高尔夫的平台,第三代显得更加圆润饱满,圆圆的轮拱也显得更有肌肉感。人们说,第二代更像一台女性专用车,而第三代更加运动的造型,男女皆适宜。


第三代甲壳虫的侧面线条令我十分满意,车身重心向尾部倾斜的设计,在致敬了初代甲壳虫经典,也不像第二代那样分不清哪个是车头,哪个是车尾。这样的设计更大的意义是增加了后排乘员与行李厢的空间,至少成年人能够坐得进去,当然也不要奢求什么舒适。


圆弧的车尾,尾翼是绝对的点睛之笔。尾灯的设计最初并没有能够让我适应,然而面对当今的法规以及人们的审美,这也是最佳的权衡。总之,甲壳虫造型就是最大的卖点,它展现得更多的是文化的魅力,​让热爱它的人可以欲罢不能。


这次试驾的甲壳虫作为2019款珍藏版的1.4 TSI车型,其采用了18寸电镀高光轮毂,同时造型也致敬了第一代甲壳虫的经典。


打开无边框车门,复古的气息向我们袭来。与车身同色的面板正对我们,好似上世纪60年代,那些直接镶嵌在金属车体上的仪表与操作按键。不过整车的一切操作方式都是现代化的,今天的更多消费者,喜欢在使用便利的基础上,去追求一些复古所带来的个性。


夜色下的黄色氛围灯光,犹如泛黄的老照片。而副驾驶在上方的手套箱也还原了很多老爷车的经典设计,与下方的手套箱同时存在,储物空间变得更多,也算是以复古之名的“赠品”。


在这样一个令你愉悦的驾驶氛围中,也许你早已不在乎它的车机系统还是大众的RNS时代。而习惯仅连接手机蓝牙的我,其实很少用到车机功能。也许,我这一代人已经“老”​了吧。


仪表、方向盘都采用了圆形的设计,也没有如今花里胡哨的全液晶显示,黑底白字看起来非常舒服。


多功能方向盘按键还停留在高6的模块,然而这对于你实际的使用同样没有任何的影响。置身于这样的车内,伴随着历史的温度,它会比一个科技化的全液晶内饰令我开心。当然,如果新款车型可以用电子仪表模拟出一套复古的界面,我也并不会拒绝​。


这款高配车型还配备了一套Fender芬德音响,这个品牌的乐器与音箱曾经在美国的爵士、布鲁斯、乡村、摇滚等众多流行音乐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出产的吉他更加知名。这款音箱虽比不上BBA里的柏林之声、哈曼卡顿,但在情怀上,与甲壳虫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文化更加匹配。


虽然甲壳虫的设计足以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然而我多数一人驾驶,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几率选择一台两门车。其中两点:因为照顾到后排乘客的上下,安全带靠后,每次伸手去够十分费力;平时我会习惯性的拉开后门,将小件个人物品放在后座,而对于两门车来说,还真的需要改变已经形成了10年的惯性思维。

但如果你对它足够喜欢,你当然也愿意去适应它


确实,很多都市白领购买了一台两厢车,也许开了两三年后排都没坐过一次人。而甲壳虫的后排,对于身高175cm的成年人可以正好坐下,不算挤也不富裕。如果后排需要长期使用,那么就是你与甲壳虫之间的缘分没到。


也许我好久没有开过高尔夫,也不在乎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关系。驾驶这台甲壳虫在北京的街头,犹如驾驶一台穿越回过去的时光机。当然,它有着进口大众原汁原味的风格,底盘调校偏硬,韧性十足。转向十分精准,弯道侧倾很小,同时轮胎有着很好的抓地力,驾驶起来十分有乐趣,当然它并不如本土化大众的那般舒适,这也是为何很多人会选择进口大众,原汁原味即是最大优点。


1.4TSI的动力在城市中已经充沛到无处安放,配合换挡迅速的7速双离合,8.3s的0-100公里也能够干净利索的完成超车动作。而甲壳虫380TSI的2.0T车型也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1.2T的180TSI也足够人们的日常使用,毕竟驾驶一台甲壳虫,你更需要的是自在的独自享受,不紧不慢的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面对着希望选择甲壳虫的消费者,谈什么性价比、产品力其实意义不大,谈情怀也许能跟你聊上个俩小时。体验完了新甲壳虫,面对着它即将告别历史舞台,我们再来简要的回顾一下它的过往。

 

下面是情怀部分:

说到甲壳虫的历史,时间要追溯到1933年。希特勒为当时的费迪南德·波尔舍下了一个任务,就是设计出一款能够走进每个德国家庭的汽车。1934年,费迪南德·波尔舍完成了设计,经过了4年的不断改进、累计完成了240万公里的测试,德国汽车制造协会才正式下了30台的订单。


1938年,第一代甲壳虫问世,它最初的名字叫做KDF wagen。由于车身十分小巧、圆润,而不如当时主流的车型大气,美国《时代》周刊讥讽它为“Beetle”甲壳虫。然而,德国人却发现,这样的名字岂不是更能够令人印象深刻。于是,甲壳虫的称谓就这样诞生了。


每一个德国品牌几乎都没有逃过二战的命运,大众此时也仅生产军用车辆。1945年德国战败,残破的大众工厂被英国接管。随后,甲壳虫恢复了生产,并且在之后的几十年大批量生产,与当时的MINI、菲亚特500、雪铁龙2CV等车型,为二战之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英国将大众汽车工厂交还德国政府。1955年,甲壳虫产量达到了100万辆。1960年,随着当时人们开始质疑主流文化,崇尚与众不同,价格便宜的甲壳虫成为了当时嬉皮士们的最爱。于是,甲壳虫以一款小车的身份,成功登陆了只认大车的美国市场。


1972年,甲壳虫产量达到了1500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记录。1974与1978年,甲壳虫分别停止了在沃尔夫斯堡与埃姆登工厂的生产,进而转移至欧洲之外。


1981年,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普埃布拉下线,标志着一个新的世界记录的诞生。而2003年,最后一辆编号为21529464的甲壳虫驶下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随后运往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博物馆收藏,未经换代的单一车型持续生产了65年,终于正式落幕。


1994年,大众第二代甲壳虫以Concept one的概念车亮相于北美车展,4年后以New Beetle重新上市,开创了“复古未来派”的设计风潮。不过,人们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对于一台车的实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它也必然成为了小众产品,在当时颇受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下图是我2010年刚入行时所拍摄的第二代甲壳虫墨橘版。


从整个汽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车企之间价格的竞争,产量越低的车型无法分摊高昂的研发与生产成本。一台车要涉及上百种模具、碰撞试验通常也会耗掉100多台样车。于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小众产品开始离我们远去,越来越多的经典车型,成为了历史与记忆。


确实,甲壳虫不如MINI般小巧,造型完全无法与四门相匹配,更不能衍生出SUV、或像Clubman这样的旅行版,仅靠一个复古的造型并不能赢得市场。从国民车的角度来讲,甲壳虫真正的接替者是1970年推出的高尔夫,发展至今已历经了8代。


当然,在车迷、经典车收藏家的眼中,物以稀为贵。甲壳虫的停产,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它的关注,也许未来的二手车市场,甲壳虫也会有着更好的保值率。而在大众官方所发布的一部动画短片中,一个年轻人,伴随着一台甲壳虫慢慢的变老,最终甲壳虫在人们的掌声中,消失在公路的尽头。结尾以全新电动车ID.系列的前脸,告诉大家,大众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甲壳虫却与我们告别,那些峥嵘过往,终将变成回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甲壳虫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738作品
+ 关注
自驾旅行摄影,分享有价值的汽车观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