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步行指南 | 漫步沈阳:铁西鬼楼、艳粉老平房、苏老板夜总会

「城市步行指南」是给散步者的系列专题,介绍各个城市散步的舒适指数。

王家卫、侯孝贤非常喜欢的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劳伦斯·布洛克便是个资深的散步者,他最著名的作品叫做《八百万种死法》,几年前还出了一本回忆录,叫做《八百万种走法》。这个可爱的老头大概已经走遍了整个纽约,也经常在书里介绍自己是怎样步行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如果把所有那些文字都整理下来的话,或许可以做成一张纽约的地图了。

我曾是全职汽车媒体,经常会到处出差,也时不时去陌生的地方过几天生活。我很喜欢散步,我认为那是认识一个城市最棒的方式。(文中照片并非同一天拍摄,因此有时晴、有时阴、有时白昼、有时黑夜)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讲讲沈阳——我的故乡——一个并不适合散步的地方。

沈阳的道路设施对散步者还算友好,每一条马路上都留下了慷慨的步行道,越宽的马路步道也越宽,在一些河边还有专门的景观步道,步行商业街也有很多。

沈阳糟糕的地方在于在经过一些门店和小型商业市场的时候,入口处常常放置着一台超大功率的音响,用极差的质感、极大的音量,播放促销招募广播,或者一些相当土、相当嗨的土嗨曲,土嗨到会让你觉得《一人饮酒醉》是中产阶级喝咖啡放松心情时听的音乐。

多数公园里都有很多人,而且同样很热衷于用大功率音响播放音乐跳广场舞,还有城区结队的健步团,阿姨叔叔们组成编队用同样的步伐行进,前面带队会拖着一个拉杆车,载着不出意外的——播放着土嗨曲的——大功率音响。气魄惊人。

沈阳人对大功率音响的执念之重,绝对超乎你们的想象。如果喜欢听着播客或者音乐散步,这里会把你活活逼疯掉的。

缺点还不止这个——

在经过一些烟火气很浓重的原住民社区的时候,那里有很多的小饭馆、小饭店,卫生条件十分可疑,门口会摆着一个硕大的垃圾桶,边沿上挂着泔水,店门前的下水井盖边上,经常有为了防堵塞给抽出来的看起来像淤泥、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秽物。夏天的时候还有感人的气味。

交通状况则如同遵守原始丛林法则,不要指望在过马路的时候右转的车辆会按规矩让你先走,他们永远会跟你抢着先过,甚至呼啸着过去。在步道上乱窜的车辆也不少,甚至在狭窄的过道上与你擦肩而过时也不减速。

这些之外,沈阳对于散步者来说就还都算比较友好了。多数公园虽然规模不大、人也多,但数量还算可观。而且说不定你会在老社区里别有洞天地发现一排几十年历史的老平房,门前架着一根根细铁柱,在上面挂绳,用来晾衣服。生活的味道非常浓厚。

沈阳也不乏名满全国的传说地标。我就住在铁西区、艳粉街道,这里是东北文艺复兴的黄金坐标。这几年闯出名堂的沈阳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都以这里为蓝本写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最有名的是铁西鬼楼,位于沈辽中路与齐贤街交汇处西南角。实际上就是一个烂尾楼,业主陆陆续续搬出去之后住进了一些流浪汉,郑执在他的小说《生吞》里有过介绍。

铁西鬼楼

这里也是我经常散步经过的地方,我上初中时还在那座楼旁边的小区里补过课。可能是这些年管得严了,也并没有感觉到特别荒凉。一楼的商铺也都正常经营着。

「铁西鬼楼」的入口,其实已经跟正常的小区差异不大了

与铁西鬼楼隔着沈辽中路相对的商铺,在九十年代初期时,曾是沈阳一个超级大富豪的夜总会。那位大富豪被称作「苏老板」,当年全沈阳无人不知,据说他的夜总会里每晚都有很精彩的表演,经常有俄罗斯姑娘在那里跳舞。

苏老板大概可以说是当年的沈阳贾跃亭,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在夜总会门前的齐贤街两条路之间摆满了花圈,那场葬礼成了当时全沈阳市的人都在谈论的城中热事。

苏老板母亲去世的那天,曾经摆满了花圈的街道

苏老板后来做起了非法集资的生意,一开始投钱的老百姓都赚了不少利息,后来入股的人再也没拿回自己的钱。据说苏老板逃到了美国,卷走了几个亿,那可是九几年刚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的时候。一直到大概六七年、七八年前吧,曾经是苏老板的夜总会的那家店铺前,还经常会有至少十几个叔叔阿姨在那里站成排,想要讨回被骗走的钱。

曾经苏老板的夜总会,现在是超市和视力矫正中心

我个人在沈阳最记忆犹新的一次散步经历是前年的万圣节之夜。

那天我居住的小区全天停电,我就在Airbnb上租了中街(沈阳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东边的一套公寓,晚上出门去中街散步,看到了很多精心打扮的年轻人,后来比一比北京上海的年轻人,发现沈阳还是不够摩登。

凌晨过了十二点,我又走出公寓再去转了一圈,几乎已经没人了,街上零星散落着丢掉的饮料杯子、小吃纸包、粗糙的面具和披风之类。白天拥挤的商业街道那个时候非常冷清,甚至有点惊悚,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想起了科比那个经典的「凌晨四点半的洛杉矶」。

万圣节夜后,凌晨的中街

RIP科比。这段时间我们过得都不好

我很喜欢沈阳,我的妈妈爸爸都在这里,我在北京收养的狗狗也跟我回到了这里,我自己也越来越离不开这里。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听到毛不易的《消愁》之后,我回沈阳喝酒的时候经常跟朋友说:一杯敬北京,一杯敬沈阳。

现在我就回来了沈阳,有一杯不知道该敬哪里了,说起来这也挺惆怅的。

 The End 

撰文:铁西区的李子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5关注 | 43作品
+ 关注
拍摄有温度的汽车照片,捕捉每辆车的高光时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