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全景技术发展到天花板了吗?

360发展10年有余了,回顾一下这个历程。众多360英雄投入到这场跨越10年的历史中,沉浮跌宕,让我们看看他的技术发展历程。

2011年

4分割开始进入市场,来源于跨界的4路监控技术的应用于车上。这个要感谢天才的跨界构想,让监控录像和4面影像出现在车上。

2012年

第一代NXP平台360由灵动飞扬(宝视)研发出来,最大贡献是理顺了整个产业配置链条。包括摄像头、感光芯片、通用模具到专用模具的打通,同时也实现了在全景校正部分的自动化。

2012年-2014年

进入到标清2D 360的市场释放期。

2015年

技术方向发生了变化。以海思监控芯片为代表的高清路线,以全志A10(基础GPU配置)为代表的标清3D方向。

2016年

两条线路都在努力前行,实际就算一些监控芯片有天然的缺陷,包括,帧率不足,启动慢。但是确实高清更能在直观上得到市场及车主青睐。

2017年

高清2D成为市场主流,同时整个市场又由于技术门槛的突破,使大批2D 高清进入到市场。高清的PK转移到摄像头感光芯片的PK,夜视成为标配需求。

同一阶段,基于高清的3D的360开始进入市场,灵动飞扬(宝视)又一次走在前面,最早把高清3D做到实用化,稳定化。


2018年

出现2D高清和3D高清并行情况。

2019年

除了2D/3D继续并行情况,又出现了“小3D”,在不带GPU(图形处理器)的主芯片上实现3D感觉,这个还是挺难为360全景的研发兄弟,这一切都是被市场的价格导向思维逼出来的。同样,以T7为基础的大屏一体机开始在市场大行其道,成功站稳360全景市场的一定份额。

2020来了,360的技术发展该怎样呢?

/此篇文章主要是描述360技术在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发展历程,不包括这10年市场发展历程以及360技术与解码技术的结合的历程。/

360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技术层面讲已经到了一个稳定期。现在的现状是:

1.基于监控芯片还在占有主流市场,价格在不断的探底;
2.基于带GPU的主芯片广泛使用,且成熟掌握GPU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多,所以3D的普及到今天才算逐渐开始。

其实,无论2D、3D其产品技术核心就是把车身周边图像--拼接成一幅画面,让车主以正常视角看到车的周边环境。360给车主带来的最大利益就是看盲区,2D和3D的最大差别是3D看到的盲区更多一些,更加人性化符合车主视觉感受。

灵动飞扬(宝视)作为2D的开拓者、 3D的先行者,早就以“多”字—盲区看得多做了精准的总结。

还有很多朋友说3D全的看的晕,这个就是在3D呈现技术+场景匹配设计方面是有研究的,绝不是算法实现了就算打完收工,还要考虑更多。3D全景呈现方式的丰富性与2D鸟瞰平面场景完全不同,呈现如下图:

目前市场主流的360技术到了这个阶段,下一阶段的技术发展是怎样呢?*有360在和通讯模块结合了,以实现远程的图像获取,同时结合车身数据的获取。这是在横向扩展面的发展。 *360+安卓多媒体系统结合,来实现原车屏升级,接管原车屏实现车机功能。

同样也是360在横向面结合应用技术扩展。目前在纵向面基于视频技术深度开发面上,鲜见更深度发展。难道基于行车安全视频技术就到此了吗?

不,没有。

灵动飞扬(宝视)在此时此刻告诉大家,基于行车安全视频技术找到了它的方向!

智能AI 3D 360全景

宝视 3D智能版 横空出世!

我们的基本思想是:把主动安全的视频技术有机融入到360系统中,为车主带来主动安全预警功能。使一个360作为一个主动安全产品的定位更加丰满和立体化。

宝视3D智能版加入了智能识别算法,可以为车主提供在21㎡范围的动态物检测和识别,并把动态情况传递给车主,这样车主在用车的场景下同时又提供一个安全提示。

本篇不再展开宝视A7智能版AI 3D的功能,我们通过回顾这10年以来360的技术历程,想给业界分享一下灵动飞扬(宝视)的思路,360的下个技术方向是智能 AI化。希望大家一起来,我们一起不断把360的技术发展向前推进。

所述内容,纯属本公司视角,不免片面,欢迎拍砖补充留言,还望大家海涵!

感谢大家关注宝视360全景影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用品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59关注 | 47作品
+ 关注
深圳市灵动飞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业从事于车辆主动安全设备研、产和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