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车 | 这是你离李荣浩最近的一次 试驾一汽-大众探影

(文/图:贺重钢)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懂得什么是珍贵

那些美梦

没给你 我一生有愧……”

如果你在看到这段歌词的时候还能跟着哼唱出旋律,那么恭喜你,现在仍然处于年少可为的阶段。其貌不扬的李荣浩是这首传唱度颇高的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他从2010年发行首张EP以来,留下多首经典单曲,并且以近乎开挂的方式横扫各大音乐盛典,获奖无数。而生于1985年的他也正处于年少有为的阶段。

本次咱们要聊的这辆车与李荣浩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李荣浩是它的形象代言人,而是它和李荣浩在发展历程中有着一些相通的地方。

生于1985年的李荣浩论颜值似乎完全不适合俊男美女无数的娱乐圈,但论才华它却能够让大部分只会唱的歌手自惭形秽。除了一手包办上文提到的单曲《年少有为》,李荣浩专辑里的大部分歌曲也都是他自己完成谱曲、作词及演唱。除了唱得好,李荣浩在韩寒导演的电影《乘风破浪》里把喜怒不形于色的帮派老大也演得入木三分。

李荣浩坐在 探影里唱着代表作《模特》,应该是在去年年末那场上市音乐会里最值得现场和观看直播观众期待的画面。从新车亮相伊始,现场欢呼声就没有停过,从一汽-大众高层脸上洋溢的笑容来看,选择李荣浩作为代言的这波操作显然是稳了。

作为主角之一,一汽-大众探影显然是想依靠李荣浩在年轻族群里的受欢迎程度来传播自己,这也符合一汽-大众推出年轻化产品的理念。

在以前能够满足年轻人展示个性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和性价比的产品只有小型两厢车,在大众品牌下则有且仅有Polo这么一个选择。当SUV浪潮开始席卷中国车市的时候,大众也拿出了跨界范儿的Cross Polo进行应对。

但即便有着大众品牌的背书以及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型SUV产品还是让大众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颓势尽显。好在自从推出了SUV家族概念之后,大众品牌在SUV细分市场全面发力,上汽大众的途字辈车型涵盖了从小型到中大型SUV,构成了完整的产品线,一汽-大众也凭借三款探字辈车型,杀入了竞争火热的SUV市场,探影就是其中最适合年轻人的一款产品。

初见探影,它的设计与竞品相比其实算不上惊艳,但是出挑的8种车身颜色还是能够让年轻人在车流当中一眼便发现这辆挂着大众标的小型SUV。这其实就像是深处娱乐圈里的李荣浩,在俊男靓女中间的他虽然眼睛小小但却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引无数歌迷折腰。

巧的是我手里这辆探影使用了与李荣浩乘坐那辆一样的红色车身,热情似火的探影能够给以黑白灰为主的车流大军增添一抹亮色,另外诸如松石绿和魔力黄两种配色方案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捋一捋细节,就像最开始说的那样,我认为探影的颜值并不像竞品那般特立独行。买发动机送车和后窗过小的两款日系竞品车型可能更紧跟潮流,但探影已经在大众四平八稳的设计风格上努力增加了迎合年轻人的元素。

比如车头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除了两侧延伸至前大灯扩展了撞风面积外,内部辐条也增加了镀铬和类似钢琴烤漆质感的涂装。在灯光配置上,除了两款低配车型使用卤素光源外,其余配置都标配了远近光一体并且带有LED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的大灯组。雾灯则都是卤素光源,并且带转向补光功能。

虽然与Polo同平台,但探影与曾经的Cross Polo不一样。探影是正统的SUV,因此车身设计与定位为轿车的Polo有明显区别。三角窗放在了尺寸更大的后车门内,给了探影一个更粗壮的D柱。

车身下半部分采用了塑料材质,从前保险杠一直延伸到后保险杠,在两扇车门处还将面积进行了扩大。虽然几乎不会有人开着探影去越野,但这种设计在非铺装路面驾驶的时候能够减少石子砂砾对车身漆面的伤害,也能降低在城市驾驶时因意外剐蹭造成的维修成本。

车尾部分的风格比车头更硬朗一些,多边形的尾灯在灯腔部分作出了一定的设计感。尾灯内部光源只有刹车灯采用了LED。后备箱门上采用一块装饰板连接了左右尾灯,看上去像是使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但出于成本考虑,这里的装饰板并不具备照明功能。想要真正的贯穿式尾灯,或许得寄希望于后市场或者等到探影改款。

大众车型上具有代表性的车标翻转后视摄像头在探影身上也因为成本关系被传统设计所取代,不知道追求标新立异的年轻用户对这样的改变是不是会足够在意。

作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的产品,探影的隐藏式排气管设计过于低调,应该是带有装饰罩的双边单出或者单边双出排气才对味。

进入到车内就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探影也采用了与车身同色的装饰面板,这是从甲壳虫这类小众产品上下放到探影这样匹配年轻消费者的配置。当然,这套内饰已经在之前出现在Polo上面,无论是材质还是功能都没有明显不同。

液晶仪表盘应该是在同级里无出其右的元素,也是大众小型SUV与其他合资品牌竞品对标时具备绝对优势的配置之一。虽然有不少中国品牌也在同类产品里应用了液晶仪表盘,但论操作逻辑和界面设计水平,还得是大众这套最好。

中控台上保留大量的物理按键似乎在现在这个大屏为王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种设计其实是在最大化的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为驾驶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体验。在探影这款入门产品上,大众还是有着清晰的思考,没有盲目迎合市场需求。

空调控制面板下方有一个带防滑垫的开放式储物格,这里很适合放置手机,如果能够加入无线充电功能就更方便了。在一款入门级SUV车型上看到氛围灯这项配置还是很令人意外的。


机械式挡把和手刹的设定对于驾驶来说并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滑动式中央扶手箱盖与杯架储物槽也不会与手刹和挡把产生干涉。挡把后方有一个很“德味”的卡槽,再往后还有一个可放置手机的插槽。

打开带阻尼的副驾手套箱,缓慢下落的感觉没有给车头的大众标抹黑,质感有时候就是依靠这些细节来体现的。

探影对于内部空间的利用达到了某些日系车型的水准,四扇车门内饰板储物格可以放下一个成年人的胸包,在加上几瓶瓶装矿泉水,应对零碎物品也毫无压力。

仪表台顶部中央有一个储物槽,底部带有防滑处理,也能临时存放一些物品。B柱内侧顶部带有一个挂钩,在车内乘员携带一些易撒漏的袋装物品时可以挂在这里,是一个值得表扬的小细节。

基于产品的定位,探影全系都没有提供电动调节座椅。如果是以往的大众车型,面对手动调节的座椅总会让人眉头一皱,特别是那个大众坚持使用的调节靠背角度的旋钮。好在大众在新一代的产品里都将调节旋钮改为了更常见的拨杆,操作一下子就变得方便了。

探影的轴距相对于海外版车型有所加长,这样就给后排带来了更充裕的乘坐空间,膝部空间表现尤为突出。中央独立空调出风口能够给后排带来更舒适的乘坐小环境,两个USB充电接口也能给患上手机电量综合症的年轻人以安全感。

后排座椅的表现就不是那么美好了,首先就是座椅填充物还是很欧洲的风格,偏硬的填充物让座椅的包裹性变差,也不太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预期。靠背角度还是有些陡,两者结合起来导致长时间乘坐容易产生疲劳。

把发布会办成演唱会,请实力唱作人做代言人,一汽-大众的这种操作可不仅仅是想借娱乐明星给探影赋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音乐与这款车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年轻人来说,欣赏不同的音乐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而要想在车里欣赏音乐,对于车载音响的要求就高了。

探影在两个排量的顶配车型上搭载了Beats音响系统,为了体现这套系统的存在,探影在座舱A柱高音单元和门槛处都有明显的logo和铭牌。与之前Polo采用的方案所不同的是,探影上的logo变得更为低调,而且也都隐藏在座舱内。

这套带有低音炮和一共6个扬声器的音响足以提供满足绝大部分普通用户需求的效果。当然,Beats品牌系列产品更适合的还是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流行音乐,重低音还原效果也更好。

当然,音响再好也是加分项,一辆车的好坏更多还得看驾驶层面。探影在时尚年轻的外表下还是有着一颗相对沉稳的心。高配车型搭载的1.4T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变速箱已经是大众品牌下的老牌搭档了,踩下油门车辆所给到的也是熟悉的回馈。

深踩一脚下去,变速箱会稍稍反应一下然后快速完成将挡。在涡轮的帮助下,车速提升较快。80公里/小时巡航状态下,转速不高,油耗表现比较友好。

遇到缓堵路况,变速箱的表现不如高速工况,低速时比较容易出现拖挡现象而导致发动机抖动变得更为明显。这在大众系应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上算是一个不影响性能,但对驾乘舒适度有影响的小毛病。变速箱在低速工况下的的选挡策略还有可优化的地方。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搭配在这级别的车型上也算是主流,但不同品牌在调校风格上各有取舍。在舒适性和操控层面,探影的选择更偏向于后者,因此其悬架的整体调校风格偏向硬朗,在铺装良好的路面上底盘表现整体感强。但是面对减速带或者明显颠簸的路面时,悬架的滤震表现还显得过于生硬,非独立结构的后悬会让坐在后排的乘客感受到更明显的弹跳感。

在产品调性上,探影与日系竞品的在配置、设计等层面有着不同的取舍。这并不是一个孰优孰劣的结果,就像每个人对音乐的品味一样,有人喜欢古典高雅的交响乐,但对于探影的目标用户来说,以李荣浩为代表的实力唱作人应该能对他们的胃口。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探影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万关注 | 1.2万作品
+ 关注
木仓科技旗下汽车媒体资讯中心,将为车友提供真实、中立、客观的试驾体验、专业评测以及更有价值的新车导购信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