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发生的事,记忆中总是伴随着一股烧荒草的味道。”
这是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一句台词。主人公马小军多年后回忆往事,最深刻的记忆竟然来源于嗅觉。
很诗意不是吗?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也许并不完全是电影的艺术加工,甚至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可循的。
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两大感觉系统参与。嗅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感受长距离的化学刺激,也与我们的记忆息息相关。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通过气味回忆起的往事大部分发生在人生的头十年,比通过画面、文字等其他线索激发出的记忆更加古老。不仅如此,嗅觉唤起的记忆也更为清晰、更富于细节,就像电影中的闪回画面,能带给我们情真意切之感。
这也能解释,为何闻到热气腾腾的饺子,你就会想起想起妈妈做的饭;闻到鞭炮的气味,儿时过年的一幕幕欢声笑语就会浮现眼前……
究其原因,相比其他感官信息要经过丘脑——前额叶皮层——海马体这条“翻山越岭”的路径才能形成长期记忆,嗅觉信号可以“抄近道”似的直达海马体以及杏仁核,从而让保存下来的记忆更完整、更持久、更能牵动情绪。
人的鼻子可以识别外界约1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但嗅觉与人体的内在关联性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这也让近年来医学领域的嗅觉研究愈发受到关注。
你的鼻子有多奇妙,其实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1.鼻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动物嗅觉之最
嗅觉也是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主要感觉之一,特别是对大部分哺乳类及爬虫类动物而言。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狗鼻子似乎是天下最灵的。的确,狗狗拥有大约3亿个嗅觉细胞,是人类的60倍。
经过训练的警犬可以轻松辨别毒品、炸药等特定气味,在人类的缉毒、反恐领域屡立战功。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狗狗甚至可以通过嗅探人腋下的汗水来辨别新冠肺炎患者,准确率高达75%-100%。
可跟狗相比,自然界还有许多嗅觉大咖深藏不露。它们可以依靠嗅觉获得极大的生存优势,甚至占据生物链顶端。
举个例子,猪的嗅觉其实就比狗强得多。猪鼻的嗅粘膜绒毛面积大,嗅神经密集,嗅区广阔。据科学家测定,猪大脑中负责嗅觉的部分与负责听觉、视觉的两个部分大小相当,所以猪的嗅觉发达程度高于狗数倍,高于人类7-8倍。
通过某些特定方式的训练,猪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里的地雷,甚至可以作为海关侦缉动物,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警犬的工作。
熊也是地球上嗅觉最灵敏的哺乳动物之一。熊的大脑体积约为人类的三分之一,但嗅觉区域却是人类的五倍大。保守估计,一只熊的嗅觉要比人类的嗅觉好上2100倍,这足以让它探测到32公里外的动物尸体,也有助于精确地寻找伴侣、躲避危险并追踪幼崽。
体型更小的动物也可以拥有一副“好鼻子”,比如王蝶(又称大斑蝶)。根据科学研究,雄王蝶可以在11公里外嗅到雌王蝶身上发出的气味,考虑到它的体型大小,王蝶堪称动物界嗅觉能力排行榜之首。
此外,在蚂蚁、飞蛾和小鼠的族群中,人类都发现了它们通过气味分子交流的案例。可以说,鼻子是上帝赐予世间万物的礼物,灵敏的嗅觉对许多动物的生存繁衍也至关重要,这也证明了嗅觉拥有相当古老的进化地位。
2.人类也有“超级嗅觉”,能治病还能挣钱
与上面提到的动物们相比,人类的嗅觉似乎要“弱鸡”许多,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5年,BBC报道了一位英国退休女护士乔伊·米恩尔的神奇故事。她在丈夫莱斯诊断出帕金森病数年之前,就在他身上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她确信帕金森病患者会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帕金森病的神经生物学家蒂洛·库纳特为乔伊安排了一次测试,结果是她准确闻出了12名被测人员中的6名帕金森患者。
科学家们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二十烷、马尿酸、十八烷醛和紫苏醛是导致帕金森特殊气味的最重要的化合物。而这四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竟然能够被乔伊的鼻子捕捉到。嗅觉就这样神奇地成为了她的“超能力”。
不仅如此,嗅觉还能带来“钞能力”。
随着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苛求,世界上诞生了许多“靠鼻子吃饭”的职业,如葡萄酒酿酒师、香水调香师、香烟调香师等等。这些职业往往待遇丰厚,从业者的鼻子自然也“身价不菲”。
据报道,法国酿酒师伊利亚·戈特曾为自己的鼻子买了一份保险,如果他的鼻子和嗅觉出现意外,他将获得39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423万元)的保险赔偿。
用他的话说:“鼻子是我最重要的资产。许多人都以为酿制出好酒和味蕾有关,但实际上我们却是用鼻子工作。”
没有必要羡慕。这些人的鼻子与你的鼻子也许根本就不一样。
根据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的研究,人的嗅觉系统中有一个由将近1000种不同基因编码的嗅觉受体基因群,它们的交叉组合使人类可分辨并记忆1万多种气味。
也就是说,那些拥有“超级嗅觉”的人从本质而言是由基因造就的,他们的左右脑也均比常人发达许多。
3.用鼻子捍卫生命健康?嗅觉其实还能这样用
21世纪初,来自瑞典的沃尔沃汽车组建了一支专门检验汽车空气质量的“鼻子小组”。小组共8位成员,人人天生都有一个异于常人的灵敏鼻子。
8位小组成员一般会分为4人一组,坐进刚下线的新车里辨别车内40多种混合气味。随后,他们还将随车进入高温实验室,在60℃的车厢内检验气味。
测试结束后,“鼻子小组”会将车内味道分为6个等级:1级最高,代表“察觉不到”,6级最低,代表“不可接受”,而3级“细微察觉,但可接受”通常会被作为通过标准。
如果组内超过一半成员判断“不可接受”,哪怕这台车已经通过了仪器的安全检测,也需要对材料、流程进行重新检查。
可以说,“鼻子小组”是所有沃尔沃新车能否顺利下线的“把关人”。
为了达成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沃尔沃汽车在中国也有一支这样的“鼻子小组”。其成员的筛选标准极为严苛,不过敏、不吸烟是基本门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保持鼻子的嗅觉敏锐度。
一个有趣的故事是,成都的沃尔沃“鼻子小组”成员某次检测新车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怪味,虽然专业仪器的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已完全合格,但“鼻子小组”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它。
为此,沃尔沃彻查全部流程,发现一批顶棚曾误放进运输海鲜的卡车当中,从而染上了一些鱼腥味。为了彻底杜绝这份令人不适的味道,沃尔沃并没有简单地进行除味处理,而是将该批次新车返厂重新组装。
沃尔沃是当今市面上为数不多具备车内空气健康测试环节的汽车厂商,这一优良传统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埋下了伏笔。
彼时,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北欧各国也逐渐培养起了强烈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它们发现,工业化国家中有45%以上的人口都患有某种程度的过敏或超敏的反应性疾病,超过10%的人有哮喘。
沃尔沃从那时起,就致力于研究并优化车内空气与人的关系。如今,这支“鼻子小组”就像一位捍卫车内空气健康的勇士,用最寻常不过的方式,让人类的嗅觉发挥了最温暖、最善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