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宝马第五代电驱动,车企自研电驱动会成行业趋势吗?

文/大钊


传统汽车品牌之所以形成品牌溢价能力,一个核心技术点在于发动机为自研。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的电驱动都来自零部件供应商,只有宝马、比亚迪等少数几个品牌的电驱动是自研。


宝马的电驱动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代,首款搭载车型就是上个月上市的iX3,后续将会应用于i4、iNEXT,以及捷豹路虎等车型上。


那么,搭载于iX3的宝马第五代电驱动技术水平如何?新能源车企自研电驱动会是以后的趋势吗?


1、第五代电驱动的性能要义


2017年,宝马正式发布第五代电驱动系统,直至今日已过三年之久,可谓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打磨。


与行业发展电驱动的理念基本一致,宝马第五代电驱动的特点同样是轻量化、小型化、集成化和可扩展。




在整体结构上,与第四代一样,宝马第五代电驱动依旧采用将电机、减速器、逆变器融合在一起的三合一总成。


对于宝马第四代和第五代电驱动的区别,如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其中左图是i3上的第四代电驱动,右图是第五代电驱动样机,尺寸缩小明显。




至于可扩展性,第五代电驱动不仅可以应用于小型车,也可用于跑车。以i4的电驱动为例,其能够产生高达390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宝马的V8内燃机相当。


另外,第五代电驱动除了可以适配电动车,还能适配插混车型。既能布置于前轴,也能布置于后轴。


2、iX3的成功应用


以第一款采用第五代电驱动的车型iX3为例,其为后轮布置驱动。但是据宝马透露,不排除后面会推出四驱版。


虽然iX3是单电机后驱,比直接竞争对手奔驰EQC的四驱少了前轴电机,但是最高输出功率却一样,都是210千瓦。


iX3单电机能够爆发最高400的扭矩,而且由于采用励磁技术,不仅初段加速迅猛,高转速区间的持续扭矩输出依然可观。


在整体效率上,相较第四代电驱动,第五代的功率密度提升了约30%,最高能效高达93%。


凭借高效电机和高密度电池,宝马iX3用74度可用电实现了500公里NEDC续航,而奔驰EQC则用79度可用电实现415公里续航。


是的,宝马单电机实现的效能超过了奔驰的ZF双电机效能。从工程角度来说,宝马第五代电驱动的应用基本已经取得成功。


3、给其它车企带来什么启示?


在今年的宝马集团年度盛宴——#NEXTGen未来峰会上,宝马再一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其也体现到了宝马第五代电驱动的开发上。


据悉,宝马第五代电驱动的电机不是我们常用的永磁电机,而是励磁同步电机,不含稀土元素,以降低对稀缺资源的依赖,并为环保做贡献。




当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个因素是绿色、环保,如果车企能够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无疑为产品赋予真正环保的内涵。


宝马电驱动的另一个特点是由宝马自研,而且已经坚持到第五代,在普遍外购电驱动的行业当下,宝马的坚持显得有些另类。


所以问题是,自研电驱动会成为行业趋势吗?


我们判断,只要大家对汽车还充满驾驶欲望,车企自研电驱动是绕不开的。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目前的电驱动技术相比内燃机技术,整体还不算先进。


比如档位,目前的电驱动普遍都是单速,够用,但是效率不高,而传统内燃机已经发展到10速甚至11速。电动车不一定会采用那么多档位变速箱,但是现在的单速肯定是少了的。




所以我们看到,像保时捷TAYCAN、WEY P8等一些车型已经开始尝试两速变速箱,这说明两速变速箱装车的技术条件已经扫清。


所以,车企一旦开始自研电驱动,必然形成技术差异化,体验差距也会拉开,品牌力也会由此形成。


(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80关注 | 1148作品
+ 关注
深耕新能源深度报道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