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长期运转的传统「发动机」,会见到这番惨状:
![打开20万公里的发动机所见(实拍)](http://cjh2.autoimg.cn/chejiahaodfs/g17/M07/7B/67/1000x0_q100_autohomecar__ChsEu2AXeT-AY9HtAAx0AgdspvA985.png?x_image_process=text/5YWD56W66IGK6L2m/fontSize/13)
相信大家的感受都是一样的——这些黏糊糊、黑不拉几的东西真恶心。所以,在展开详解前,我们先通过快问快答的方式,快速了解全文内容:
Q:这些恶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A:上图中展示的这些污垢,主要是沉淀在「油底壳」中的油泥、胶质,以及一些金属碎屑和积碳。
Q:这些沉积物是怎么产生的呢?
A:个人归纳认为,这与以下3种因素有关:
1. 燃料(汽油、柴油)不能充分燃烧,产生的积碳;
2.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油泥、胶质和金属碎屑;
3. 外部空气中的杂质被吸入「发动机」后,不能被燃烧产生的垃圾。
当然,「发动机」的不同位置,产生污垢的原因不同,后文详解。
Q:这些污垢一般位于哪些位置?
A:以最常见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例,「发动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启动系统」组成。而这些污垢主要存在于「配气机构」以及「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中。
Q:这些污垢会带来什么危害?
A:不同部位的污垢带来的危害略有不同,此后会详解,从实际驾驶体验而言,较轻的危害是造成动力下降,怠速抖动,加速不良,油耗升高等,较重的危害是忽然熄火,甚至「发动机」直接损毁等故障。
Q:这些污垢要如何清洗?
A:不同部位的清洗方法也有所不同,此后会分开详解,不过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3种方式:
1. 拆装清洗:直接拆下相应的部件进行清洗;
2. 专业免拆清洗:通过往专业清洗工具(比如『吊瓶』或「循环清洗机」)加入「清洗剂」(或清洗溶液),利用专业清洗工具进行不同部件或部位的清洗;
3. 添加剂清洗:车主自己往油箱或发动机中倒入「燃油/机油添加剂」,通过油路或管道(主要是「燃油油路」和「润滑系统油油路」)进行直接清洗。
当然,清洗的效果也是有区别的,通常认为排序是:拆装清洗>专业免拆清洗>添加剂清洗。
Q:听起来思路很简单,有坑吗?
A:坑太多了,清洗后反而出现故障的案例太多了,所以,看官请坐稳,我们准备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