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了,车友们也是时候屯点年货了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联想到了什么?是瓜子,坚果,春联,红包,还是机油,机滤,刹车片,轮胎?如果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后者,那恭喜你,你是一个硬核的汽(jue)车(shi)玩(han)家(han)。

好了好了,不开玩笑,其实和做饭一样,每个做饭的家庭,总会屯点油盐酱醋啥的,葱姜蒜也是要经常备着,毕竟一直会用到不是么?而且春节即将临近,到时候菜农都回老家过年去了,断粮就麻烦了。汽车养护也是一样,春节将近,汽修店也陆续关门了,所以像我这种不甘于平庸,非要作死自己做保养乃至动手改装的人,肯定要在快递彻底停运之前,把过冬用的物资储备好。趁着最近各大平台都在打折(放心,这篇不是广告,你们能买到多便宜的东西各凭本事),还是能淘到不少宝贝的。

就像女同胞们喜欢买包包,买鞋子,买衣服一样,哪怕买来一年都穿不了几次,反正不能没有。而我,看到汽车零配件就会两眼放光,要是价格还便宜的话,那就完全就是一副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做派了。

了解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整了一堆小垃圾车,所以保养就变得十分频繁了。而且每次送出去保养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自己抽个半小时顺手做个保养,0成本岂不美哉?

下面,我将从耗材和装备两方面给大家推荐并汇总一下如今我正使用的东西,并且附上我的评价,供各位参考。

1.    机油

前两天我看网上有打折,所以小手一抖,就买了40升机油回来(还有20升在路上),中间的那一桶Moty‘s的赛油是我之前买来准备给我赛车用的,因为我之前的一桶20升用到最后一点的时候,我就果断下单又屯了一桶。但是事与愿违,我直接换了一台更高功率的发动机,所以机油黏度就不再适合用5W-30了,所以之后我就都会用嘉实多的0W-40了,和我的福克斯RS还有奥迪RS3共用。

至于为什么我对嘉实多如此情有独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福特的官方推荐就是嘉实多极护,所以每次4S店保养完,都会剩下一点,我都会带回家里,积少成多,最后就成了习惯,想着再买一点又能凑出一次保养,总比浪费了强。久而久之,我就用上嘉实多了。

之前我在法国用过很久的壳牌,根据宣传来看,好像清洁效果会比较好。美孚我还真是没用过,也就不好评价了。但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只要确保机油的来路正确,而且黏度和认证符合原厂的要求,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那些赛油我个人不是十分推荐,因为寿命实在太短了,在赛车上基本都是跑完几百公里就换掉,拿来民用代步显然是不合适的。相反,像美孚,嘉实多,壳牌等民用油,在各项性能的综合表现都非常好,以至于我赛车也在用,完全没有问题,还不用三天两头保养。(此处打个广告,对我那桶5W-30的Moty‘s赛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联系我,未开封,便宜出,哈哈哈)

2.    机滤

换了机油,肯定要换机滤,当然了,在赛车上因为隔三岔五会换机油,所以机滤可以两三趟保养换一次都可以。不过机滤一共也没多少钱,换一个保平安会比较好。

机滤的品牌方面,我比较推荐博世,马勒,曼牌之类的大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机滤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还是很关键的零部件。滤纸是长期浸泡在机油里的,而且机油温度动辄一百度,同时伴随着500-600kpa的压力,所以一旦滤纸破裂或者机滤出现什么故障,那发动机就要遭殃了。这些大厂对于机滤制造的经验和工艺,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而且看似机滤种类繁多,其实无非就是直径,螺纹,还有长度等参数发生了变化,核心结构和原理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每台车我都会屯它四五个机滤,以备不时之需。当然了,机滤也是有保质期的,82年的机滤和82年的拉菲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3.    刹车油

考虑到我经常会去赛道撒野,但是又要考虑到日常代步的车辆,所以我并没有选择屯那些昂贵的赛用刹车油,因为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有些赛油甚至不如民用油好使,比方说我上次在福克斯RS上更换的RF650,没几脚刹车下去,就热衰减了,而且刹车管路中伴随着气泡,脚感变得怪怪的(问题出在油比刹车片更早过热)。但是之前的原厂油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一方面刹车不那么容易过热,另外脚感也更线性。

我个人屯的是博世的dot4刹车油,便宜又好用,三天两头排个空气也完全不心疼,我在赛车上用的也是这款。用量方面,全车换一次刹车油大概要用掉2升,正常排空气的话大概一升左右就够了,所以我常年会备个2升,随时可以给自己换刹车油。

4.    防冻液

和刹车油一样,由于我经常折腾老车,所以经常会洗个水箱啥的,老车的水箱又特别大,还时不时会碰到漏水啥的。因此,我通常会屯个8升防冻液。通常来说,4-6升防冻液就能喂饱一台车了,8升绰绰有余。我之前对比过各家防冻液产品,综合性价比后,我选择了壳牌的防冻液,没记错的话应该是4升不到60块,零下30度的冰点,应对江浙沪足以。一年换一次也才100块,简直美滋滋。

5.    轮胎

我因为每周都会跑赛道,所以轮胎的消耗量异于常人。也正因为这个契机,我拥有了一个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使用场景:一个月一套轮胎。通常来说,一套轮胎在家用车上少则三四年,多则六七年,公里数也从三万到七八万不等。但是在我手里,快则一个周末,最坚挺也不过两三周,绝对就见上帝了。更高的更换频率,可以让我很方便对比各个不同轮胎的性能表现。同时,为了保证自己出行不受影响,我在家里会常年屯一些轮胎。

你以为这些就是我的所有存货了?那你太天真了,来看看我的移动仓库:

轮胎的选择方面,我一直崇尚捡到什么就用什么,周末我都会开着我的移动仓库等在赛车场门口,专挑其他玩家用剩下的轮胎捡到车上。因为我对于练习胎的要求就只有四个字:不爆就行。

但是眼尖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发现了,在我家的轮胎架上,分明有两套标签都没撕的全新轮胎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两套轮胎就是我所说专门用来代步的胎,并不是说它们性能不好,只是更全面,无论是静音,节油,抓地,湿地等表现。

这次我选择屯的轮胎是马牌,作为一个德国品牌,大陆集团的业务涵盖了从轮胎到先进安全系统等各个汽车领域。在主机厂工作的朋友们应该都对大陆集团不会陌生。我第一次用马牌轮胎是当年还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换上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去德国跑了一个不限速的高速,一路拉到200多,静音和舒适性的确如它宣传的一样,因此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手机中至今还留存着当年第一次换上马牌时候的照片,那是我的第一台车,也是我自己买的第一套轮胎。

从马牌官方策略来看,对于亚太市场,夏季轿车轮胎主要分成三个阶梯。主要定位静音和舒适的CC,主要定位均衡的UC,以及主打运动操控的MC。分别用三个小logo表现其特性,音符,钻石,方格旗。所以从照片里就能一眼看出,我屯的两套轮胎分别属于CC和MC系列。 

当然,如今的汽车型号越来越多,用途也变得逐渐广泛,除了这些夏级轿车轮胎以外,马牌的产品矩阵中还有专为SUV设计的轮胎,根据公路和越野需求的不同比例,马牌在亚太区推出了以下产品。我现在正打算给我爸的SUV也屯一套轮胎,拉去越野美滋滋。

我虽然身在南方,基本用不到冬季胎,不过在法国的留学经验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冬季胎或者雪地胎的重要性。在国内北方城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保命技能,一套冬季胎,比什么四驱都管用。马牌专为北方的消费者而生的NC系列,能大幅降低行驶在冬季路面的事故风险。

既然聊到轮胎了,正好就展开讲讲性能胎和街胎在设计上的不同。比方说,我直接把现在放在家里的CC6和MC6之间做一个对比。如上图所示,最直观的就是轮胎表面的花纹相对较少,利用大块的橡胶,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增强抓地力。但是对于排水性,多少会有一些影响,而且在沙石或者泥土路面,由于花纹较少,会相对吃亏一些。不过毕竟是性能胎,还是要以干地抓地力为主的。

第二个不同就是性能胎的花纹深度不会做得很大。因为花纹高,意味着橡胶块在纵向的高度会更大。所以在受到侧向力时,橡胶会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操控性。我这里放一张图简单示意一下。比如在向右转弯时,轮胎会受到向左的力,这个变形就出现了,所有车轮都会发生这个变形,其中,左前轮的变形量最大,因为它的受力也最大。

马牌工程师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在减小橡胶块高度的前提下,还在根部增加了肋条。这样一来,在不影响耐磨性的同时,提高了转向的响应速度。

除此之外,轮胎沟槽里还加入了类似磨损指示块一般的稳定键,作用同样是为了限制Y向的形变。

说完了横向,再来看纵向。连续式的纵向肋条,没有被花纹打断,所以就像上面所说的一样,在纵向的形变也得到了控制。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加速和刹车性能。

花纹固然重要,但配方其实更重要。因为花纹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排水,但是抓地力的提供,还是要靠轮胎本身的配方。这也是为什么赛车用的轮胎都是光头的,没有花纹(雨胎除外)。

轮胎和地面的接触,主要靠两种力,其一是轮胎通过微小的形变,与地面上的凹凸不平形成啮合,然后变成像齿轮一样的稳固连接。这就需要轮胎的配方足够软,因为轮胎滚动是一瞬间的事,如果太硬的话,还来不及变形就已经离开地面了。其二是通过范德华力,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将轮胎粘在地上。这同样考研轮胎的配方。在这方面,我使用过的轮胎里,三家轮胎大厂的运动型产品配方都很不错,不过考虑到性价比,马牌会更胜一筹。

如果走街的话,我还是会选择CC系列,更多的花纹,更耐用的配方,更舒适的体验。其实选轮胎和选车一样,很难两全,你很难让一台跑车舒适,也很难让一台买菜车运动。所以既然车换不起,我换轮胎总行了吧?


6.    轮辋

既然屯了轮胎,那轮辋自然也要屯上点。每台车除了原厂轮辋以外,我会另外准备一套轮辋,毕竟家里目前还没有条件安排扒胎机(其实马上就有了),所以还是准备一套比较方便。直接把车顶起来,换一套就完事了。这里我要控诉一下福特和标致,这俩一个用5*108,一个用4*108的非主流PCD,导致轮辋的选择范围一下子收窄,迫不得已只能定制。这里我要特别推荐一下OZ和RAYS,也是我目前自己在用的两个品牌,比原厂更轻,而且更结实。关键是更帅一些(自认为的)。为了这俩的妖怪尺寸,基本都是要去国外订货的,反正来之不易。

赛车用的就方便得多了,直接一个转矩套上,然后转成飞度尺寸,海量便宜轮辋扑面而来。我个人比较推荐国产品牌雅泛迪的N718,重量极轻,但是价格略贵。外观有极致的偷轻处理,黑色细条幅的设计,基本能应对大多数车型,起码看上去都是比较战斗的。白色的那个ctcc通用款还是挺漂亮的,价格也很美丽,两三百一个,而且贼扎实,唯一的缺点就是沉,死沉。


耗材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了,设备方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基本买齐就能应对大部分的DIY维修了。工具方面我也是信奉一分钱一分货的,所以全套SATA+Bosch安排上。


1.    卧式千斤顶

在家修车,无论是换胎还是换机油,都需要把车顶起来。所以千斤顶是必须的。花个大几百买一个商用千斤顶,或者是小型的油压千斤顶。如果觉得商用的那种太重而且太占地方的话,一个小型2吨左右的即可。


2.    马凳

一个千斤顶显然不能把整台车顶离地面,最多顶起两个车轮。而且千斤顶并不能作为支撑结构,只是临时撑一下罢了。所以安全起见,在车辆离开地面后,或者人俯身钻到车底之前,都必须在车的大梁或坚固部位下方支起马凳,防止千斤顶意外失效被压死。有了马凳以后,也可以把整辆车架空,近行诸如抬变速箱之类的高阶操作。


3.    维修坡道

如果只是为了做简单的换机油保养,塑料的维修坡道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可以告别以上两种工具。但其实塑料坡道还是挺占地方的,唯一的好处是换机油的时候比较方面,直接把车开上去就完事了。


4.    维修工具套装

修车工具其实相对简单,全套的扳手,套筒,机油转换座,螺丝刀,基本就够了。可以直接在某宝或者某东搜索汽修套装,找一个合适的买就行了,反正工具这东西也是多多益善,我已经屯了以车库了,看着亮闪闪的工具,心生愉悦。


5.    电动工具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就不妨尝试一下电炮,这玩意对拆装车轮来说简直有如神助。争分夺秒的赛场更是需要一套这玩意。别人换两个轮胎的功夫,你能换四个。动动手指,四个螺母就能被轻松卸下来了。


6.    接油盘

不想弄脏地面的话,接油盘也是必备的。直接买便宜的就行,毕竟就算买再贵的,到最后也会是油乎乎的。这里我推荐买那种带倒油口的,方便事后把废机油重新灌装处理。不要买那种自带容器的,因为那种接油盘看似好用,实则的下油速度慢且接油面积小,很容易弄一地。


7.    一次性手套

买那种便宜的医用一次性手套即可,同时也可以备一些棉纱手套,以应对不同的工作条件。


8.    洗车机

自己在家弄车的话,洗车也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情。相比于自来水管洗车,我更推荐用加压喷枪。有条件的朋友还是推荐直接上220V交流电的那种,功率大,谁用谁说爽。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用锂电的,基本一瓶水加一块电洗一台车,也能凑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用品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332关注 | 6作品
+ 关注
一级注册键盘车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